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惊悉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与世长辞之噩耗,我们全家人心情十分悲痛。特别是身在中国的爸爸莫先铨,他同谢晋导演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情。还有我妈妈林琳、我本人、弟弟莫光远, 相似文献
2.
名冠华夏,中国影坛崛起雄师 1923年11月,谢晋出生于浙江上虞谢塘镇一个书香门弟,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至今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谢家祖宅,虽历尽沧桑,但依然可见当年谢家望族气象。据说,谢晋名字中的“晋”字,就是纪念他的先祖东晋名将谢安,而当地耸立的东山,即是当年“东山再起”之地,所以此地谢家亦被称之“东山谢氏”。 相似文献
3.
王斌 《社会观察(上海)》2008,(12):68-69
斯人已去,记忆留存。无论是那些留竭力扫除所谓“谢晋模式”阴影走向新电影时代的叛逆青年,还是追随他多年的后辈电影人,或者是留经热爱他而又长时间遗忘了他的观众,谁都不能否认,作为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扛鼎人物,谢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文化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4.
5.
子鱼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9,(1):30-31
<正>这一天的明媚阳光里,他像往常一样和妻子告别,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生命的诀别。那天,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今朝去,明朝就赶回来。"她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他穿上最喜欢的米灰色休闲西服、牛仔裤和运动型皮鞋,看着他在镜子 相似文献
6.
朱大坤 《社会观察(上海)》2008,(12):71-72
第一次见面就是一场“面试”
2003年谢晋导演萌生了排一部舞台话剧的想法,他拍电影有一整套的班子,有许多合作过的制片人,但是要排话剧却没有一位合适的制作人,后来我作为话剧《商鞅》的制作人有幸被推荐与他合作。第—次见面,谢晋问了我很多问题,其实在考察我,其中一个是“你觉得‘金大班’这部戏的重点是什么?”我就回答: 相似文献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9)
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人,被称为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作为时代的呼应者,他们的电影创作形成共同的趋向,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所赋予的总体特征,如强烈的政治观念与阶级意识,明显的教化意图和拯救倾向等。在艺术风格上,明朗、朴质、抒情健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风尚。谢晋在第三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以谢晋为例,解析谢晋一生的创作,分析第三代导演人。 相似文献
9.
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的票房过亿,让明星和演员徐静蕾瞬间成为横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才女"导演.之后,《杜拉拉升职记2》、《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等中小成本电影不断刷新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如今,随着"亿元俱乐部"里的导演不断增多,票房过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已经不再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而更像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0.
有人如此评价他的影响力,说:一个人的影响力,不光在他的登台亮相,也在于他的辞世谢幕。是的,85岁谢晋的离开,仍如巨石击水,荡起巨大的反响.猛地震醒人们一度沉睡的记忆,让人们去追寻他的光亮,去触抚他的背影。出生于浙江上虞的谢晋早年辗转重庆,求学江安国立戏专。江安地属四川宜宾,号称长江边上的第一城。谢晋当年书囊相伴,奔走码头,想来那沿江连天的号子,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我这个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我小时候向往生活像电影,希望我的人生就可以像电影一样。因为电影里的人不睡觉不吃饭,很少做日常的事情,如果我们平时的生活像电影一样,就很精彩。”——王小慧 相似文献
12.
彭军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9,(1):6-8
2008年10月17日,电影大师谢晋在老家上虞仙逝。他是巨星,一生传奇,一生坎坷;他是慈祥的父亲,为命运多舛的孩子们倾注了无限心血,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哀愁。 相似文献
1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1)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孤岛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特殊繁荣时期。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电影经历了由古装片到现代时装片的发展,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繁荣发展面貌。孤岛电影的商业化繁荣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文章旨在通过对孤岛电影发展的阐述,进而探究其商业化繁荣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15.
1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9)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最为活跃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之一。1933年,伴随着新兴电影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以黄嘉谟、刘呐鸥等人为代表创办了《现代电影》杂志,它以介绍中外电影知识、理论和最新动态为主要内容,曾刊登了不少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虽然曾引发了"软硬电影"的重要论争,但客观上讲它也是一本较为纯粹的电影理论刊物,其内容更加接近世界先进的文化观念。罗伯特·C·艾伦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曾说过:"评论话语为电影史学家建立起过去某个时期主流电影风格的规范程度。但是当评论家碰上一部‘与众不同’影片时,也就是说,当影片并不完全适用于标准评论话语所习惯的参照框架时,那些规范的限度也就暴露出来了。"显然,软性电影在当时的"特立独行"受到了左翼影评人强烈批判,但从侧面来讲,左翼电影着重强调"内容"的这个限度也掩盖了所谓的"软性电影"中所蕴藏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双方评判的标准问题上就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18.
梅箐 《社会观察(上海)》2006,(5):54-56
如果说导演既想走商业片路线讨好大众,又想把自己当成昔日的文化英雄高屋建瓴地阐述宏大理想,最终只能像堂吉何德遭遇风车,虽然是出悲剧,但这悲剧是自找的。只是在一个一切都可以娱乐化的消费文化时代,这种“悲剧”又具有了观赏性与娱乐性,观众也不会寂寞,观看电影有了另外的快感——叱骂与起哄的快感,就像《英雄》的命运与《无极》的遭遇。 相似文献
19.
公申政 《社会观察(上海)》2010,(1):61-61
第46届金马奖颁奖后,大陆媒体的报道或评论,似乎负面的居多。大多认为侯孝贤接任金马奖主席后,搞起了自娱自乐、敝帚自珍的游戏。按照大陆如今流行的电影观,一部投资不过一百多万元人民币的黑白电影《不能没有你》,之所以能够包揽最佳导演、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原刨剧本和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四项大奖,无非沾了台湾本土电影的光。 相似文献
20.
从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手机》,在中国贺岁片的龙椅上,稳稳当当地端坐着一位其貌不扬的导演——冯小刚。不管人们怎么评价冯小刚和他的“冯氏电影”,说他是个俗导演也好,说他的作品只是商业片也罢,没有人能够忽视这个既无背景又半路出家,却有本事把观众招回电影院的编导。冯小刚自称是个“相貌怪诞的苦孩子”,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冯导年轻时都吃过哪些“苦”吧!转业1984年,26岁的冯小刚还是名军人,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美术设计。有一天,政委笑眯眯地找他谈话,让他转业。冯小刚心头一沉,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无所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