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冶 《老年人》2008,(1):18-19
柯蓝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曾创作出《洋铁桶的故事》、《风满潇湘》等著名作品。他1920年出生于长沙县江背镇五美村,少年时便投身革命,解放后曾担任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华东作协秘书长等职。作为家乡人,我有幸与他交往了多年,在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文化名人革命激情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着恋之情。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曾给我很多启迪。近年来李先生在革命与改良、救亡与启蒙、自由与平等问题上的许多论述显示出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理解的许多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3.
郭小川,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76年因病去世,至今28年了。但是,在他夫人杜惠与儿女们的心中,郭小川仍然活着———有棱有角,才华横溢,激昂慷慨,神采飞扬。他不仅是一位受人景仰的革命诗人,而且是一位重情重义、操守高尚、善良而敦厚的好丈夫、好父亲。杜惠与郭小川是一对恩爱夫妻  相似文献   

4.
“非常女孩”值得追求与呵护 2015年2月的一天,在沈阳一家外企工作的高万里正与一位朋友吃饭时,那位朋友问他:“万里,你还没有女朋友吧?”见他点点头,朋友继续说道:“那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女孩在民政系统上班,具体点儿说,是在殡葬管理处,我这里还有她的照片呢!”  相似文献   

5.
宋超鹏 《公关世界》2010,(10):81-81
我去欧洲拜访客户,有两家公司的老职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65岁的老工程师,他在A公司整整干了39年,他说:我在这家公司经历了三位老板,爷爷、儿子、孙子,我与他们都相处的很好,我打算干到70岁。另外是一位49岁的女职员,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在B公司整整干了27年,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4,(10)
有 读 者 来 信 来 电 询 问 原 每 年 1400 元 调 整 为 1680 事 业 单 位 工(公)伤 人 员 伤 元;二等甲级伤 残保健金由 残 保 健 金 标 准 是 否 有 所 提 原每年670元调整为790元; 高,本刊咨 询省人事厅有关 二 等 乙 级 伤 残 保 健 金 由 原 部门得知:湖南省人事厅已 每年560元调整为660元 ;三 于 2003 年12 月 15 日 发 出 通 等 甲 级 伤 残 保 健 金 由 原 每 知 , 提 高 我 省 事 业 单 位 工 年420元调整为490元;三等(公)伤残人员伤残保健金, 乙 …  相似文献   

7.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复杂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是复杂而且多变的。他名扬于追随中山先生革命与宣扬三民主义,名裂于投日卖国之行径。从历史的事实上看,汪精卫的思想和行为的效应是分阶段的,思想的多变性贯穿于他的政治生涯,不变的是对个人权力的追求,其进行个人政治权力争夺的工具是歪曲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8.
情场点迷津     
Q:婚前他就追求过我,但我还是嫁给了相处8年的男友。婚后,我与老公性生活不和谐。他知道后,又开始追求我,在精神和性生活上都很体贴我。前几年,他因为生意亏了很多钱,目前算是东山再起。他说我善良温柔,是他梦想中的女人,强烈要求我为他生孩子,待他事业进入正轨后再让我离婚与他成家。目前他不赞成我离婚,是因为担心我还得跟他吃苦受  相似文献   

9.
生活拼图     
圆子 《现代妇女》2009,(12):52-52
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单亲母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高中时的一位同学,他现在是我们县医院的医生,一直未找到合心意的女朋友。他热烈地追求我,并表示会把我的孩子当做亲生孩子一样看待,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我们结婚了。  相似文献   

10.
常听人们说:现在的女孩,真是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主动了。   一次出差,我结识一位年龄相仿的朋友,乍见之下,很容易让我想到“前卫”两个字,果然,她一开口就震得我瞠目结舌。话题缘于我们是同龄人,又同是女性,很自然提到找男朋友这件事。我以传统女性的观点认为:就应该男生追求女生。但她一口否定了我。她说:“追求你的人,一定有不如你的地方,表面看起来你很幸福,实际你是委屈了自己。我在遇到我老公之前,对追求我的人一概不屑一顾,遇到他以后,我认定他是我要找的人。我就问他:你有女朋友吗 ?如果没有,你就不用再考虑…  相似文献   

11.
记得是今年4月29日下午,我刚从乡下作完《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报告归来,办公室的同志递过来一张两天前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看标题,我心里“格登”一下往下沉:李琦同志逝世了。晚上,沉浸在悲痛中的我无法入眠,干脆起身翻找他生前写给我的信件和他赠给我的书籍。李琦是一位革命老前辈,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后来一直领导文献研究方面的工作。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1992年3月5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为《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一书举行首发式。那天,周恩来生前身边的工作人…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是一位谦谦长者,更是一个心灵依然年轻的诗人。南京大学是他的母校。为母校的百年华诞,他专门写了7000字的美文祝贺,校庆时他携夫人从台湾赶来,把母校当成了这次探亲的家。采访他时,余光中激动地说:“我在南京出生,从1928年到1937年一直住在南京,在这里我读了小学、中学、大学。可以说南京是我生命的起点,是一切回忆的源头。”诗人多情,是因为生活有诗。且不说余光中事业辉煌,只要问问他的家庭生活,就可以感受到他追求的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是怎样一种心灵自由。关于婚姻,余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家是讲…  相似文献   

13.
埃德蒙·伯克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保守主义者,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以来的保守主义因子,1970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他发表的《法国革命论》标志着保守主义正式诞生,他排斥一切反对自由的行为,他的保守主义更多是对传统"自由"理念的捍卫和对渐进式改革而非革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孙克 《公关世界》2016,(13):36-42
孙培增是一位热爱生活、醉心艺术、勤奋作画、充满创造活力的画家。此前,我在国家画院的一次展览会上见到他的大幅人物画作品,前些时候有人送来他已出版的多本画集,对他的艺术面目和积极追求有了比较全面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11,(8):51-51
问:交往了两年的男友最近因为跟我大吵两架,说他没有以前那么喜欢我了。我有点心虚,因为这两次都是我无理取闹。一次是半夜三更有一女孩打他电话,我认为他劈腿了,事实上那女孩是他好哥们的女友,因为找不到男朋友才打他电话。我为这件事情闹得很凶,很伤他的自尊。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的漫漫征途中,许多革命志士为了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而走到一起,其中不少的成为革命情侣。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不仅忠于革命、忠于党,而且使爱情之花开得绚烂多彩。陈为人和韩慧英就是这样的一对。一陈为人,1899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江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和著名活动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1926年夏末的一天,陈为人作为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到北京男高师参加学校支部大会。与会人员中,一位身材俊秀、有着一双乌黑大眼睛的姑娘引起了他的注意。询问得知,姑娘叫韩慧英,原…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一位年轻人曾经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的是,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我也将在天堂给予他欢呼与掌声。遗嘱刊出之后…  相似文献   

18.
我的生死劫     
第一次在聊天室遇到领是在那年冬天,我的心像北方小城的空气一样阴冷。寒冷让我无比孤寂。喜欢深夜蜷在大大的房间上网的我渴望一段神话的降临。只要,他具备驱散我寂寞的能力。 之前,我曾深深爱过一个男孩。他有羞涩的笑容和黑黑的皮肤。我叫他“黑人”。中学时代他陪了我六年。只是,与各方面都追求卓越的我不同,他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他说,父母早已经安排好了他退学后要接替的生意。  相似文献   

19.
我与夏德元副编审相交5年,在他荣获中国图书编辑的最高奖——“全国第二届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并且得知他在上海获奖的三位编辑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时候,我不仅由衷地为他高兴,而且禁不住要为他写点东西,让我们公关界的同仁都来认识一位默默无闻地为公关事业推波助澜的编辑,现在他已经是副编审了,让我们都来为公关界的一位同仁突破公关界获得殊荣而感到骄傲。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我与夏德元相识于1991年。此前我知道复旦大学出版过公关书,但只记得作者长居延安,却没留意编辑是谁。那年我持了《公关心理学》的编写  相似文献   

20.
周礼 《老人世界》2013,(8):41-41
在瑞士旅居期间,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朋友,他叫肯里尔,是瑞士一名中学退休教师,与我是忘年之交。依照肯里尔先生给我的地址,我找到了他所居住的公寓。来到门口,我轻轻地按了一下门铃。不一会儿,一位身材微胖的太太打开了防盗门。我吃了一惊,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因为我知道肯里尔的太太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他一直独居,家中怎么会有其他老年女性?正当我想向这位太太道歉时,肯里尔走了出来,他热情地拥抱着我说:“欢迎你!我亲爱的朋友。”这时,房间里又走出来两位老人,他们一一与我拥抱并问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