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交际》2017,(17)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是一本集中介绍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读本,历史地再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内容十分丰富,完整地展现了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对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朽贡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来源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认真学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厘清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思想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地认识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基本规律,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其次,探讨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政治妥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基本方法和手段。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政治妥协产生的根源在于冲突。无论从政治妥协的特点还是功能来看,它对我们当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日益丰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和汲取列宁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国家机关在国家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起着枢纽核心的作用,列宁的国家机关思想为我国当前国家机关及其管理体制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1)
列宁的著作中有丰富的关于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在其执政的几年间,列宁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列宁论述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若干事项,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中旨在通过对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背景及贡献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列宁的政治教育思想,这不仅为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我国在转型期的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其身体状况极差的情况下依旧心系社会主义建设,以其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嘱"。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列宁对于新型民主建设的思考和探索,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总体构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地位。它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1)
民族形成以后,民族问题便相伴而产生。国家产生后民族问题便与国家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也有了新的发展,列宁面对当时俄国的国情适时的论述了民族自决权的问题,为当时解决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民族自决也有了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婚姻就是两个人的妥协,太计较的婚姻未必长久。所以,很多女人会把妥协当作婚姻的本质,在一味的妥协中把自己沦丧。事实上,婚姻里的妥协是一种艺术,该计较的绝不能放过,这样,你的婚姻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2.
13.
以俄共(布)十大为标志,苏维埃俄国开始进行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改革,列宁在领导这场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列宁的改革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凸显了人民价值取向。改革的动因是对民情民意的关切和回应,改革的内容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5)
本文分析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在新时期对我国改革开放理论的启示,让我们在新时期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继续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弟子规》是清代影响较大的蒙学课本,是运用简练赋有哲理语言来教育人的行为和掌握日常礼仪的规范,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于一体,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并将儒家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弟子规》其中许多德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教育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