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孟颖 《现代妇女》2014,(10):282-282
唐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一支灿烂的瑰宝,以其精炼、优美、以及含蓄的风格著称,并富含中国特色文化意象。本文以许渊冲英译本《唐宋词一百首》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为例,首先介绍了文化意象的含义及类别,并阐述了不同文化意象所对应的翻译方法,最后指出唐宋词中的文化意象翻译应尽量减少意义的损失,并保证语境的完整、流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为研究对象,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首先阐述了意象图式理论的含义,其次分析了意象图式理论下广告、意象与隐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广告翻译中若借助隐喻的修辞手法,能更加充分地对产品进行语言描述,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产品特点,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分析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翻译的实质、过程和关键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述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的翻译原则,精准地传达广告信息,实现广告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而中国传统文化被日益边缘化,因此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误。国内传统文化习俗英译工作做得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著名翻译家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译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元节文化意象翻译工作的策略方法,提高中国民俗文化的可读性,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英字幕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是将原影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我国观众。然而,东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固有差异导致中英文化意象内涵的不等值,而文化意象又是电影文本中信息意义的载体。为避免文化意象的错位和其含义的破碎,论文主要论述了文化翻译观对影视翻译的指导意义以及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并阐释了影视工作者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以文化研究的视觉来进行翻译研究,而且必须坚持文化功能等值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而外国影视也已成为大众接受外国文化的一种媒介,因此提高外国影视翻译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复杂的交际活动。翻译首先要完成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在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语言隐含的文化因素。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问语言提供了存在的条件。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文化都具有起独特性。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的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及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本文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在翻译中作用展开讨论,强调了与语言相关的理论及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翻译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更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两个因素,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与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诗歌意象言简意赅,文化色彩浓重,导致其翻译在各类翻译中难度最大.以往诗歌意象翻译研究常常停留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导致诗歌韵味的缺失.本文引入概念整合理论探讨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本质上说,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范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对于诗歌意象翻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间性关注的是文化之间的对话,而电影翻译既然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它就不是文化的独白,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因此,电影翻译研究必然要落到文化间性的视野内。电影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文化间性必然体现在翻译主体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态度上。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两者之间虽有差异,但也能融合。归化和异化有各自的优点,亦有各自的缺陷。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在翻译实践中又该如何运用之问题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正确使用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意象作为记录特定民族文化的符号,广泛存在于民族文化典籍中,这给典籍外译工作者带来不少挑战。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以土家族典籍《梯玛歌》英汉对照本中部分巫术、饮食、禁忌、崇拜文化等具有土家族独特文化意象的俗语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文化内涵及英译策略,增强大众对湘西土家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外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比较《大观楼长联》三个译本翻译的得失,指出对联翻译,应以文化对外传播为目的,无论形式还是意义上都应该保留对联本身的文化特点,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对于外国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却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从文化角度探析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可接受度,还可以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诗经》用赋、比、兴手法创作了大量女子形象。其中以花、水、虫、月为原型的女子形象,已演变为华夏大地女性审美文化意象。庞德在《诗经》翻译中运用意象构筑的技巧,灵活处理原文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有独特的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价值。本文将集中探讨庞德《诗经》译本中的女子意象翻译。  相似文献   

17.
马雷  颜培芬 《现代妇女》2014,(6):290-29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递至关重要.本文突破了字面和语法层面上的意象分析,并以福科尼耶和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的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却也成为汉译英的重要挑战和难题.翻译的最终目的应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生与融合.然而,中国文化在汉译英中的传播却始终被归化法所左右,造成许多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为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自觉,使汉译英发挥其文化交流和桥梁的作用,从而改善并纠正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菜肴翻译是一门学问,怎样解决缺失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文本前要对所译作品的背景充分了解。本文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简要介绍了翻译与文化的含义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巧妙运用了交际与语义翻译来解决此类问题。以此引起译者间的共鸣,使译者对文化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