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涌波  范方志 《南都学坛》2004,24(2):118-121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二是经济周期延长 ;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2 经济周期延长 ;3 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经济周期是指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文章对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消费、物价、政府收支、货币供给量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很大冲击,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使体制改革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呈逆向运行,即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实行紧缩经济政策,在下降期实行扩张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年均增长率的变动和年均增长率相对于长期平均增长率的偏离来分析经济周期。并运用经济周期理论,着重分析了投资和通货膨胀变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通过分析,试图找出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阶段、波动特征、波动原因,以及基于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所预示的未来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的经济周期也在发生着变化。正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集了1978~2007年的21个宏观经济变量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来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特别是1992年以后经济周期波动的事实。结果表明,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出发,分析经济周期现象中考虑随机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可看出经济周期运动的内在机制中蕴含着大量的不确定随机因素及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从随机周期现象入手,针对周期波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就可得到新的启示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国60年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改革改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两个阶段.前30年,我国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平衡与波浪式发展问题的讨论为主要内容;后30年,则进入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性质、特点、原因、运行机制、以及熨平经济周期的对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新课题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长度和类型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成长路径问题;关于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和合理利用经济周期的作用应成为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一重要问题;经济周期波动是客观经济运行规律,反经济周期论和把经济危机周期性等同于经济周期的观点,理论上是片面的,现实中是有害的;利用经济周期,宏观上在于采取适应性政策,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以保持其稳定发展,微观上企业可以利用周期波动,调整自身的投资方向、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输经济周期波动的谱分析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输经济周期波动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对运输经济周期波长的测定是对运输经济周期波动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运输经济周期波动的谱分析方法能衡量运输指标时间序列中各个周期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确定时间序列中各个不同周期的长度。运输指标的谱分析结果表明,运输业存在着7年左右的主要周期。此外,还存在一个作用相对较弱的3年左右的次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1.
试析明万历前期的营业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历前期,分省区营业税额与各省区商业水平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表现有二对多数省区而言,商业水平和营业税额与其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符合;各省区商业水平与营业税额之间不相称。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课税对象的狭隘,造成营业税额的普遍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省区营业税额与其商业水平的分离;对宋代商税的机械沿袭,则造成了明代各省区营业税额和商业水平与其在国内地位的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商合伙乃介于商法人与商个人之中重要的基本商主体之一.商合伙具有明显区别于一般民事合伙及商法人和商个人的呈系统的特别法律特征.商合伙法律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商合伙理论及立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石油未上市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正确选择主辅分离结构调整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具体地分析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分离的对象选择,探讨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业务整合的方式选择,研究了辅业退出的方式选择和辅业退出的具体操作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汉军 《南都学坛》2011,31(6):73-77
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之间的交叉关系在形式上容易解决,然而实质上二者的交融难以避免。引入国家商业秘密的概念有助于使二者从形式到实质得到统一。国家商业秘密是上升为国家秘密的国有商业秘密。作为国家秘密的国家商业秘密仍然具有商业秘密的属性,并且不排斥其商业秘密的法律地位。在两种保密机制之间存在着适时转换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对营商环境的质量感知最为直接。通过构建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指数模型(DBSI模型),并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对标国际标准的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样本企业对杭州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与企业期望的理想水平相比仍有改善空间。目前,杭州市营商环境在行政效能、惠企政策、司法环境等方面仍需着力优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券商业务创新是在金融信息化、自由化、国际化背景下经常被提及却又相对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券商业务创新的基础理论框架和若干思考模式,认为券商业务创新的战略性实现切入总有业务概念、业务界面和业务流程三大创新域;在此基础上对三个主要的业务创新域进行了分析,以求诠释券商业务创新,明晰券商业务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商业模式创新是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从价值角度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分成三类九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最后指出了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动态环境下,家族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应用动态能力对家族资源进行有效的适应性更新,而家族资源更新的主线是家族企业的理性演进,即将理性的系统、过程与方法广泛运用于家族企业的家族资源管理中。基于李锦记集团与李宁公司这两个家族企业案例,具体剖析家族企业如何从企业主的创业企业分别演化为"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家族企业"与"所有权与控制权共同治理的家族企业",以及异质性家族资源如何影响家族企业的理性化演进。  相似文献   

19.
商誉作为企业中最具获利潜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理论与实务上还存在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入帐;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已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合并商誉与合并报表中的合并价差项目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自创商誉是合并商誉存在的基础,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话,则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方法就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外保险企业会相继进入我国 ,我国民族保险业将面临强有力的挑战。我国民族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 ,无论是经验、管理 ,还是营销等方面 ,都有很大的差距 ,加上我国的保险营业税率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而言 ,又属于高税赋地区。因此 ,如何调整与完善我国的保险营业税收制度 ,将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