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八六页八○一八沈括诗句“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尝茶》、《学林新编》卷八 )。按 :此非沈括诗句 ,而为范仲淹诗中之句。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九 :“范文正《采茶歌》为天下传诵 ,蔡君谟暇日与希文聚话 ,君谟谓公曰 :‘公《采茶歌》脍炙士人之口久矣 ,有少意未完 ,盖公方气豪俊 ,失于思虑耳。’希文曰 :‘何以言之 ?’君谟曰 :‘公之句云 :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之绝品 ,其色甚白 ,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笑谢曰 :‘君善知茶者也 ,此中吾诗病也 ,君意何如 ?’君谟曰 :‘欲革公诗…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全明词》(2004年第1版)收录陆容词12首,“小传”谓陆容:“有《式斋集》三十七卷,词杂厕诗集中。惜阴堂裁为《式斋词》。”(第1册,第360页)编者注:“以上《惜阴堂丛书》朱印本《式斋词》。”(同上,第362页)其所辑陆词未尽全功。现从陆容笔记《菽园杂记》中辑得二首。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0册)丙签卷五引陆容《菽园杂记》忆往事:“予未第时,未尝作诗余,天顺己(‘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作‘巳’,误。见四库全书第1041册,319页)卯赴会试,梦至一寺,老僧出卷求题。予为一阕与之。既觉,犹记其半,云:一片白云/人留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论述详尽,材料丰富,是我备课常翻阅的案头之书。该书第二十五章“辽代文学”第二节中论及辽道宗耶律洪基时说:“又有《题李俨黄菊赋》诗,‘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皆颇有韵致,较见功力,在辽代现存诗作中属上乘之作,曾引起南宋诗人陆游的注意,并被元人张肯(字继孟)括入词。”(上册,第481页)文末注曰:“《辽诗纪事》卷一引《莼渔词话》云:‘元张肯继孟括其词寄[蝶恋花]曰:‘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  相似文献   

4.
黄震 《学术研究》2002,(7):132-133
一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秦始皇本纪》第275页)①案 :此句“杜南”下专名线只应标出“杜”字 ,“南”不在其内。《高祖本纪》叙“汉王之国” ,曰“从杜南入蚀中。” (第367页 )正义 :“韦昭云 :‘杜 ,今陵邑。’《括地志》云 :‘杜陵故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南十五里。汉杜陵县 ,宣帝陵邑也 ,北去宣帝陵五里。’《庙纪》云 :‘故杜伯国。’”此说甚明。今考《汉书·地理志》 ,②京兆尹属县有杜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③卷五十三陕西二下有杜陵城 :“府东南十五里 ,周杜伯国也。秦武公十一年初置杜县。汉宣帝元康元年葬…  相似文献   

5.
袁枢字机仲,南宋前期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县)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终年七十五岁。他编撰《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对历史学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是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大约在魏晋“五胡乱华”之时,袁枢的祖先由河南汝南一带避乱南迁,至南宋时已定居福建建安了。由于受到先进文化南移的影响,建安地区已是“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康熙建宁府志》卷五),文化已很发达。袁枢从小受到文化熏陶,据说,八岁时就在屏间题了一首诗:“泰山一叶轻,沦浪一滴  相似文献   

6.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同尹子渐王几道访郭生别墅不遇》诗中"王几道",夏敬观先生注云:"《欧阳文忠公集书简》有《与王几道》一通,小注‘名复’。厉鹗《宋诗纪事》引《明道杂志》王复《题洛阳大字院》断句,题‘洛人,乡贡进士,官典郡正郎’。范仲淹《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王公墓志铭》:王质字子野,幼子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诗集注》卷九有《题伯时画顿尘马》(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3页)绝句一首.另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作《题伯时顿尘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诗云: 竹头枪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忽看高马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袴. 诗集注者任渊将此诗编在元祐三年(1088):"是岁山谷在史局,其春东坡知贡举,山谷与李公麟等皆为其属.……而《顿尘马》有‘亦思归家洗袍州’之句,为试院处作无疑."其后黄(瞀)《山谷年谱》亦说:"先生有此诗真迹题做《辗马》.今观诗句乃云‘忽思马欲顿风尘’,则是《辗马》无疑.蜀中见有石刻."(《四库全书》本)南宋孙绍远所编《声画集》、清代吴之振编《宋诗钞》、今人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均从此二人之说.但黄(瞀)仅就山谷亲书诗歌题目而云,并未说看到诗歌文本的真迹,不能据此说明此诗为黄庭坚所作,《年谱》提及的"蜀中石刻"情况也较为模糊,亦无法证明所刻定为山谷诗.  相似文献   

8.
<正> 一关于朱熹祖籍的个疑问中国宋代理学家朱熹,出生于福建南剑州(府治在令南平)的尤溪,后定居在福建建宁府(府治在今建瓯)建阳县的考亭,因此被称为建人或考亭人(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见清光绪《续修紫阳堂朱氏家乘》卷一《明宗》;清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七六《丛谈·建宁府》)。至于朱熹的祖籍,一般来说是指徽州(府治在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由于徽州辖境在晋隋间为新安郡,又因徽州有紫阳山,朱熹在序跋和其他论著中除署称“婺源朱熹”外,还署称“新安朱熹”、“紫阳朱熹”。但是,朱熹的个别序跋或论著有  相似文献   

9.
陈永正 《学术研究》2002,(3):128-128
王国维《杂感》诗:“侧身天地苦拘挛,姑射神人未可攀。云若无心常淡淡,川如不竞岂潺潺。驰怀敷水条山里,托意开元武德间。终古诗人太无赖,苦求乐土向尘寰。” 钱钟书《谈艺录》第三则“王静安诗”云: “‘敷水条山’四字,亦疑节取放翁《东篱》诗: ‘每因清梦游敷水,自觉前身隐华山’,以平仄故,易‘华山’为‘条山’。然‘敷水华山’乃成语,唐于邺《题华山麻阳处士所居》即云:‘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又,〔附说二〕“说华山之华字”引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下之说,谓华山之“华”,不当为去声。又云:“《水经注》卷十…  相似文献   

10.
略论陈师道的诗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陈师道诗歌的艺术成就,历来褒贬纷纭,揄扬者推他为宋诗之冠。“予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师道无己’。” (《冷斋夜话》卷二)陆游说:“陈无己诗妙天下。” (《渭南文集》卷二八)清代有人说他是“北宋巨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排击者则痛下贬辞。王夫之说他“刻意冥搜,止堕(?)盐窠臼”(《夕堂永日绪论》),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三月版,以下简称“纲要”)第六九页说:“……‘爪牙’,在先秦指武臣,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是一个带有赞美意味的词。《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这首诗是歌颂祈父的,作者选用爪牙这个词来指祈父的地位和作用。” 今按:“爪牙”当是自指而不是指“祈父”,是自褒而不是褒祈父。这句是爪牙之士对职掌兵甲大权的祈父(即司马)的愤慨责问。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祈父》的有关章句和前人的注疏摘录出来。  相似文献   

12.
《卷三十二.王琨传》“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建威将军、平越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第578页,下同)按:中华书局校点本《校勘记》云:“‘平越将军’,按《宋书.百官志》有四平将军,无平越将军。广州刺史往往带平南将军军号,‘平越’疑‘平南’之讹。‘平越中郎〔将〕’张森楷校勘记云:‘有平越中郎将,无平越中郎。’按《通典.职官典》:‘平越中郎将,晋武帝置,理广州,主护南越。’此脱一‘将’字,今补。”今考《宋书.百官志》,建威将军,官第四品;而四平(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将军则官第三品…  相似文献   

13.
清代康熙年间辑集的《御定全唐诗》九百卷中,收录有相传为黄巢写作的《题菊花》、《不第后赋菊》、《自题像》诗三首(见《全唐诗》今本第733卷),此后,不少的唐诗选本乃至中国文学史沿袭了这一看法。“四人帮”利用评《水浒》,大搞阴谋文艺和影射史学,曾抬出所谓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当棍子,说什么:“唐末著名农民领袖黄巢写过一首冲天(菊花)诗,而宋江的江州‘反诗’中,曾有“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句子(见《水浒传》三十九回)……”。并说:“宋江在菊花会上唱的调子(见《水浒传》七十一回)  相似文献   

14.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卷一《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一诗,仅为校“疾”、“子不”三字。据《文苑英华》二册卷二七八第1411页原诗,尚有“室”作“堂”、“掉”作“棹”之异文,为李氏所未校出。我以为“室”作“堂”无关紧要,不校亦可,但“掉”作“棹”对理解全诗关系甚大,决不可漏校。诗题中之沈秀才即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见《长江集新校》附录  相似文献   

15.
《卷九·后废帝纪》   (元徽二年 )五月……甲午 ,抚军典签茅恬开东府纳贼。 (中华书局 1974年 10月版点校本 ,第 182页 )按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云 :“‘抚军’ ,《南史》作‘车骑’ ,《建康实录》作‘护军。’”考《南齐书·高帝纪上》载此事亦作“车骑典签” ,《通鉴》卷 133则云 :是时“抚军长史褚澄开东府纳南军” ,《考异》云 :“《宋书》作‘抚军典签茅恬开东府纳贼’ ,《南齐书》作‘车骑典签茅恬’ ,盖皆为褚澄讳耳。今从《宋略》。”今考褚澄乃齐开国元勋褚渊之弟 ,澄此后又仕齐至尚书。《宋书》成于齐初 ,萧子显又为齐之…  相似文献   

16.
《论语·述而》之“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清人刘宝楠正义曰:“‘修’与‘*?’同,谓以*?为挚,见其师也……《隋书·刘炫传》:‘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然啬于财,不行束*?者,未尝有所教诲。’”(《论语正义》卷八)其所“正义”之谬,早有另文正义之,今欲纠误者,刘氏引例《隋书》之失耳。今查《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刘炫》,根本不见上引例文;料想刘氏断非杜撰之笔,然又其书所由何处误引?览其同书同卷之《刘焯》传下,方得如类载文:“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论者以为数百…  相似文献   

17.
王弼籍贯考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十八年,又互见《王粲传》,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南。”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图,山  相似文献   

18.
杜甫《新婚别》的“誓欲随君去(一作‘往’),形势反苍黄”句中的“苍黄”一词,《杜甫诗选》(浦江清等编)注云:“苍,青色;黄,黄色。可青可黄,形容形势翻覆多变。”(第179页)《杜甫诗选讲》(程云青著)注云:“苍黄:反覆。苍黄本是两种颜色,这里比喻反覆多变。”(第132页)马茂元《唐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苍黄’,指青黄相问的一种杂乱颜色。”他据此引申为“思想混乱”(上册第324页)。我认为此解盖沿袭汉魏南北朝之义(如《汉书·郊祀志下》、孔稚硅《北山移文》、杨炫之《济阳伽蓝记·敬义里》等等),但用以注释杜甫《新婚别》则是欠妥的。杜涛的“苍黄”应作“匆遽”或“紧急”解,它同“苍  相似文献   

19.
《船山遗书》中关于集部作品有散文,赋,诗,词,曲五部分。散文各体收入文集十卷中,其中韵文占了半数,而赋在韵文中又占了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文集》除古近体诗外,是散文、韵文的合编。《七十自定稿·自叙》说:“‘诗言志’。又曰:‘诗以道性情’。赋亦诗之一也”。  相似文献   

20.
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所提及的石门山,究竟在何处?清以前各注家从未涉及。自清初孔尚任《出山异述记》问世后,才明确指出是曲阜城东北50里的石门山。此后,王士祯又将孔说收入《居易录》中,云:“孔博士东塘言:曲阜县东北有石门山,即杜子美诗《题张氏隐居》所谓‘春山无伴独相求’、《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谓‘秋水清无底’者是也。李太白有《石门送杜二子美》诗,‘何时石门路,更有金樽开’亦其地。山麓今尚有张氏庄,相传为唐隐士张叔明旧居,张盖与太白、孔巢父辈同隐徂徕,称‘竹溪六逸’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