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建设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两个方面与代际负担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地分析了我国国债的支出方向,得出在1994年后国债与建设性支出是协整的,Granger目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建设性支出是国债净发行的Granger原因。我国国债是用在了建设性支出方面,并没有产生代际负担和影响代际公平,从而解除了人们的心中疑惑。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原代码数据,以湖北省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农民工流动的代际差异特征,即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在流动动因、受教育程度及行职业结构方面都呈现出了较大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更具有新时期城市产业工人的特征,正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因此,我国应逐步建成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及其相关的调节机制和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Raymond (2009)的代际流动性测量方法,文章构造了一种新的代际流动性指数,它具有一些良好的数理特性,突破了这两方面的限制.然后应用CGSS调查数据,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发现:(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教育流动性依次递减;(2)城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3)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差异不明显;(4)我国整体的代际教育流动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李博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10):105-120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雇主—雇员”匹配数据库,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会会员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及其在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影响机制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将工会会员身份的工资溢价效应分解为覆盖效应和会员效应后,覆盖效应的影响难以发挥,而会员效应的影响则存在代际差异,其只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显著,而在第一代农民工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覆盖效应难以发挥主要是由于工会未能有效地开展集体协商,会员效应存在代际差异则是源于两代农民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所导致的入会行为导向的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企业工会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的长效增长机制,同时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实施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研究收入不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视角之一。文章讨论了公共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同时考虑劳动力迁移因素的作用,以劳动力迁移概率为局部工具变量进行Heckman两阶段回归,来考察代际收入的传递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代际收入流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教育、医疗保险在传递路径中的贡献较大;劳动力迁移行为强化了教育等基本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继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合理分配落后地区教育资源,放松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加快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汪燕敏 《统计研究》2013,30(1):105-110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了社会的机会平等与经济公正程度,为收入分配研究提供了动态视角,主要由代际收入弹性来度量。对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主流方法都是建立在变量误差模型基础上的。随着新数据集的使用,研究者对收入动态方程假设进行了修正,从而推动了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反过来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促进了代际收入弹性的一致性估计。  相似文献   

7.
中国代际收入传递趋势及教育在传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寿伟 《统计研究》2016,33(5):77-86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实证检验了出生于1949-1990年男性是否存在代际收入传递,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教育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作用机制。估计结果表明,1949- 1990年代际收入传递程度总体上不断加强,其中60年代初期和80年代初期出现两次传递高峰。中等收入水平者受父辈的影响及加强趋势均最高,呈现双倒“U”特征。城镇传递加强趋势约是农村2倍,城镇高收入水平者受父辈的影响更强,农村则低收入水平者所受影响更强。对教育作用机制分解发现,教育对代际收入传递的解释程度在农村达到26%,城镇则达到36%。家庭环境导致的子女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影响代际收入传递趋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国民教育水平提高,在中国教育的作用也出现了”组合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CHIP2013和CHIP1995的调查数据,分别使用两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TS2S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城乡子代对父代和祖父代的多代际收入弹性,结果发现:城镇父子代际收入弹性大于农村父子,城镇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低于农村居民;在多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控制父代收入变量,城乡祖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回归系数都明显下降;城乡居民的父子代际收入弹性从低收入家庭到高收入家庭都呈现递减的特征;城镇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多代际收入流动现象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瑞典的名义缴费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及其若干变型以及德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等三种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使用横向公平指数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如何对待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利用随机模拟分析公共养老金制度如何分散由代际之间人口和经济冲击产生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养老金制度,瑞典名义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更能平滑随机波动,横向公平程度也最高。在养老金待遇方面,通过积累缓冲资产减轻养老金制度频繁调整对养老金需要的影响,这种资产积累不仅使公共养老金制度拥有更大的调整空间,而且还分散了代际风险。欧美国家典型公共养老金制度在解决代际公平程度上的做法对完善中国统账结合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消除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代际失衡关系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对经济增速与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缓解能源压力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1991年至2013年中国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预测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轨迹并对代际间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进行责任划分。结果显示在放缓经济增速和约束能源下,中国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存在增速降低甚至总额下行的可能,在2032年左右能够达到峰值,与中国承诺二氧化碳峰值的时间接近。靠前代际负更多责任的分配方式更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不仅可以减轻后代人的补偿压力,同时也可以兼顾到当代人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财政支出对推动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2003—2013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二者关系的影响,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对城市规模及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使得城市过度集聚,短期内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魏瑾瑞等 《统计研究》2018,35(10):81-88
文章利用200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会否导致财政负担加剧。首先构造跨期迭代模型发现,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与老龄人口负担的所得税率有关,当所得税率低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而当老龄人口所得税率高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转向改善财政可持续性的一面。因此,以老年人相对工资水平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而是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并且区域差异明显。延迟退休的直接效应是通过增收减支来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老年人的工作时长来拓展其创造的生产价值,并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来增加老年人缴纳的所得税,间接促进财政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李昕  关会娟 《统计研究》2018,35(3):80-92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研究各级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并探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章通过构建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4年省级数据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级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方面,教育投入是缓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帕累托改进的有效手段,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具有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投入效果不一,相比而言,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教育作用更加显著。最后,在我国宏观经济减速调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仅可在短期弥补私人投资减少平滑经济增长,还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教育投入再分配带来的劳动力转移既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转型滞后的矛盾,是实现兼具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潘敏  张依茹 《统计研究》2012,29(4):51-57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和有效配置。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4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我国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是时变的,并且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区制转换与不同财政政策下的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当财政支出中社会性支出的增速高于经济性支出的增速时,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而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紧缩性或稳健性财政政策时期。反之则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彭浩然  孟醒 《统计研究》2014,31(9):44-50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激烈讨论。作者根据全国27个地区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横截面存在相关性的情形下,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方法,定量考察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会刺激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后者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且影响程度比前者大。3)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作者认为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引起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反而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叶燕斐 《统计研究》2002,19(9):17-22
 从1998年上半年中央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三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是引人瞩目的,但在改善收入分配方面仍有所不足,下一步应完善积极财政政策。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出口产品“质”的视角,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出口产品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劳动力技能溢价,这种提升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明显;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主要通过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改善企业利润和绩效等机制提升技能溢价,但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技能溢价的产品价格机制未得到验证;技能溢价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为防止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加剧技能工资不平等,需要采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增加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完善与高质量外贸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半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造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的半参数增长速度方程,该方程具有以下性质:并不事先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时间的表达式,通过估计获得这种结构关系;使用增长率相对指标,避免计量单位的影响。中国1979-2006年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25和0.585,规模报酬递增;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12%和42%。  相似文献   

19.
肖尧  牛永青 《统计研究》2014,31(4):51-56
事前模拟经济对财政政策变化的反应是检验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国外经典模型中国化改进,并引入系统财政规则,构建财政政策DSGE模型。在有效税率估算校准与参数贝叶斯估计基础上,给出政策模拟检验应用示例。发现税率冲击效应模拟是税制改革实验的有效方法,资本税率可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工具,以及当前增加政府支出拉动增长作用微弱等结论。该研究也可为我国DSGE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