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态批评角度重新审视三部典型的西方漂流小说,可以看到: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存在明显的反生态书写,图尼埃的《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重在构筑人与大自然的主体间性,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则展示自然生命的平衡和救赎。这三部小说在处理生态书写与宗教文化、人性探索、复调性的生态叙事等方面,对后来的生态文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频繁使用死亡元素进行文本架构,表达对于死亡议题的思考与探索。根据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假说及宗教伦理死亡观的理论,分析文本中的死亡主题,可以得出结论:死亡是建构自身存在价值、构建生命内在动力、追求生存本质意义的重要前提和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二》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2012年年底贺岁档差不多同期上映的两部大片,两者皆以灾难为背景,但各自对灾难的展现和由此对主题的开挖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导致票房和影片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文章从导演意图、影片表现手法、观众评价三个方面比较两部影片的优缺得失,探讨《一九四二》失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受热捧的原因,以期对国产电影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经验总结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大获成功,让中西方电影人和评论家再次看到了东方文化的根源,然而这种根源。是以抽象性的继承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卧虎藏龙》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在当今中国消费社会和商业背景下,以东方文化中的侠、东方梦和写意形式的立意点,重新诠释了电影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学者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研究多集中在小说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探究上,忽视了作者马特尔赋予小说的深刻哲学内涵。文章参照犹太裔哲学及马丁·布伯的哲学观,从哲学角度进行解读,并探索文中他者与主体间的互动,探究从中折射出的作者的别样的生命"互动观"。  相似文献   

6.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通过对三大宗教以及《奥德修纪》、《白鲸》、《老人与海》等前文本的借鉴与挪用构成其与哲学、宗教、神学或显性或隐性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突破了历时性空间的阻隔,通过对"前理解信息库"的改造实现了前文本与现文本的对话与融合,在"文本间性"的基础上促进了生态神学伦理机制的生成,为丰富现代生态学理论作出了努力。此外,互文性叙事也拉近了读者对不同时期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距离,进而构成一个混杂着前文本和现文本的新型审美关系,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筑构和衍生出文本新的审美空间和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著名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白骨》分别以人类和非洲象的视角,共同表达了现代物质文明下人类生存的孤独和异化这一主题。文章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入手,讨论了现代人病态的生存现状。和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不同思考和类似的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8.
图像小说《A.D.:洪水之后的新奥尔良》是纽费尔德(Josh Neufeld)创作的一部关于卡特里娜飓风的历史叙事作品。小说在画面性与飓风的公共记忆之间讲述飓风亲历者的故事,挑战了有关卡特里娜的视觉档案资料,以非虚构作品的形式在视觉上客观再现了创伤现实经历。同时,纽费尔德将卡特里娜事件作为解读他者遭遇创伤的伦理框架,其间交织着诸如种族、地域等复杂社会问题,邀请读者持续不断地参与其中,解读城市文化内涵并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一部描述人的内心生活的世界地图和经典文本。这部带有精神自白色彩的小说再现了一个孤女在寄人篱下、饱受精神苦难与折磨的成长过程中的累累伤痕。《简·爱》既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的创伤记忆的书写,同时也渗透着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对自身创伤经历及情感体验的再现与表白。  相似文献   

10.
  英语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通过对一系列西方宗教和文学经典的互文性借用,既模仿了后者的主题、情节与结构,又继承了其隐含的对具体神灵信仰的质疑和难以超脱的精神迷惘,这也使小说中人虎共存与食人独生两个故事存在难以调和的尖锐对立。李安将自身对中国传统的道家与佛教的信仰作为底色融入他对小说的理解和电影艺术的再创作中;这一中国宗教虚空精神在电影中的无形融入,将主人公对具体神灵的信仰与困惑导向对更高意义的伟大性的感悟,并借此获取心灵的慰藉与救赎。这一顿悟的产生又微妙地调和并重塑着原作中存在根本对立的两个主题,使之在电影的中国意境中得以升华并融为一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边缘化的印第安群体的生存境遇与美国社会的伦理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本土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在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中揭露了美国"主流即正义"这一讽刺的伦理现状。主流边缘的伦理差异及主流白人群体的伦理倒退使得印第安人深受创伤、深陷伦理困境。从印第安恶作剧者的反抗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群体只有通过对本土印第安文化的坚守才能实现伦理救赎。  相似文献   

12.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第五屠宰场》是作者以自己在战争中的真实经历为题材的反战小说,小说中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战斗英雄,也没有美好品性的基督教徒似的人物。在创伤理论的关照下,小说的众多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比利以及兼具作者和叙述者双重身份的库尔特都表现出亦真亦幻的特征。冯内古特的创作过程是再现创伤的过程,努力克服创伤的同时又必须接受创伤。这种独特的创伤写作艺术,揭露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印证小说的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一部描述人的内心生活的世界地图和经典文本。这部带有精神自白色彩的小说再现了一个孤女在寄人篱下、饱受精神苦难与折磨的成长过程中的累累伤痕。《简·爱》既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的创伤记忆的书写,同时也渗透着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对自身创伤经历及情感体验的再现与表白。  相似文献   

14.
自谭恩美作品问世以来,其对华裔美国家庭中对立矛盾的母女关系的描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片面地以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代际矛盾来解释母女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本文拟以《喜福会》、《接骨师之女》以及《灶神之妻》三部小说为参照,从中美文化不同的家庭伦理、创伤后遗症和对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母女关系痛苦互动的原因,从而发掘出理解母女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威廉·斯泰隆通过《苏菲的选择》展示了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对苏菲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及身体创伤,再现了纳粹的暴行。运用创伤理论对小说主题进行分析,使苏菲创伤得以揭示的同时也展现了小说中创伤叙事所蕴含的深远的现实意义,既为与苏菲有相同经历的受害者提供治愈创伤的可能性并为其他创伤读者提供正确的治愈方法,同时号召人们对受创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是以战乱为背景、以家庭为载体、以生命为维度的创伤叙事。作品展现了主人公自幼因亲情缺失而遭受创伤、在追寻亲情的过程中因伦理困境被迫回溯当年的创伤记忆;对创伤记忆的回访帮助主体寻回创伤的意义与个体身份,而后又在亲情的抚慰下获得救赎并完成创伤的疗治。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胡塞尼的创伤叙事蕴藏着深刻的伦理内涵:个体创伤记忆、集体创伤历史的形成与治愈主人公伦理身份的缺失——追寻应有的伦理身份——伦理身份的获得这条主线紧密交织在一起。作为一位视角独特的作家,胡塞尼从个体创伤的视角窥见家庭、从家庭的角度洞察社会,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表现青年人的悲剧,表现青春迷惘的母题方面都颇为相似,但两部作品又各具特色。从主题上来说,《沉沦》更偏重于性的“革命”,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偏重于“爱情”;在内容上,《沉沦》更多地发扬了抒情传统,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多“史诗”的成分;从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沉沦》更为现代,而《少年维特的烦恼》较为传统。  相似文献   

18.
杨·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李安对该小说的电影改编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小说围绕“存活”的话题展开,揭示了作为存活之道的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和平衡。李安的电影更关注跨文化的宗教体验,淡化对理性力量的描写的同时,加大了对宗教氛围的渲染以及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表现了不同宗教的融合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救赎作用。马特尔的文学创作受到加拿大文学的“存活”主题的影响,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他具有的东西文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从共鸣的视角看翁达杰的小说《遥望》,发现农场发生的暴力事件构成主要人物库珀、克莱尔和安娜生命中的创伤;他们三人将自己当下的生活和过去相连结以产生共鸣,并且分别作出忠于真理的拟像、背叛真理和忠于真理的伦理选择;他们的伦理选择和未来生活的走向体现出创伤事件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回首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创伤叙事为手段,再现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创伤,是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走上自我觉醒之路的挽歌.作者托尼·莫里森以伤疤表征的身体创伤、鬼魂再现的精神创伤揭露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并为美国黑人探索了一条走出历史阴霾的道路,为历史上被剥夺了话语权的民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小说不仅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历史.也为其他少数族裔建构自己被剥夺的历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