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政界的改宪论抬头。到80年代,在新保守主义政治的推动下,改宪的声调越发高涨,同时开始了切实的步骤。尤其是90年代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登场,日本执政当局采取“解释改宪”和另外立法的形式,彻底架空了和平宪法,造成改宪的必然趋势。日本改宪运动的实质在于走政治、军事大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具体分析了日本战后宪法形成的过程,宪法本身的特点,以及日本国内“改宪”和“护宪”两派斗争的情况。作者指出,日本右翼势力为复活军国主义,拚命鼓吹修改宪法,这是当前特别值得警惕的一个动向。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男作家对黑人女作家作品的评论刘明阁美国的黑人小说经过早期的.“辩解阶段”,二十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阶段”,和三十年代的“抗议阶段”,进人战后的数量激增、内容与风格各不相同的新时期。五十年代中期重新掀起、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的黑人权力运动使一大批...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浊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战后,日本原有的战争机器被瓦解,军国主义受到清算但并未被彻底摧毁。总想重振“大日本雄风”的军国主义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日益变本加厉。这股军国主义浊流的主要表现是:重新建立强大的战争力量,积极开展“改宪”、“扩宪”的活动,曲解、颠倒侵略历史等。它是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和平的威胁,我们必须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朝鲜战争与台湾问题、旧金山对日媾和与台湾问题的探讨,揭示了国际环境对战后台湾问题形成的重要性。台湾作为美国在亚洲推行冷战战略的重要依托被利用,表明美国是战后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而旧金山对日媾和之后,日本与台湾当局"建交",则标志着在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台湾问题将伴随始终。  相似文献   

6.
日本修宪动向引起其国内外的关注。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和国会通过"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宪法。日本的权力结构和文化基础形成了日本法院违宪审查中的消极主义,使得违宪审查不能对"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具体审查的性质也影响了违宪审查的效力,但也要求其他国家机关对法院的违宪判决予以充分的尊重。日本宪法修改程序的刚性是迫使日本政府"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宪法的原因之一。这种严格的修宪程序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却又影响了日本宪法的及时修改。修改宪法修改程序本身必须遵守现行宪法规定的修改程序。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外交以追随英美为主要外交战略,战后日本的外交体制依然是接照这种惯性思维来运行发展的。旧金山媾和给战后日本外交在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的同时,也限定了日本外交的位置。在战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始终处于被动抉择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留学生招生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范围的留学生教育到20世纪40、50年代,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掀起了一次留学高潮。这次留学高潮推动了英、美及其他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随后,在60、70年代又出现过第二次留学高潮,特别是亚洲留学生群体的崛起,加速了国际留学生市场的形成。至70年代末,留学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教育国际化趋势已势不可挡,留学活动的覆盖面已遍及几乎整个世界。下面主要介绍世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留学生招生的主要策略:美国:世界最大留学生接受市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1998年美国在校外国留学生总数达48…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美国人的环保思想经历了某种转型,即从保护主义转向环境主义。1962年,卡森《寂静的春天》一书的问世是战后美国环保运动肇始的标志。民间环保组织在60、7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成为环保运动的主导力量。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将环保运动推向高潮,它标志着环境革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大国的发展,除其内部和外部的客观条件外,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此,本文仅就日本的经济新战略作以简要的分析。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概要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日本战后经济发展战略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战略演变及其主要内容。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充分  相似文献   

11.
二战中,日本就北进和南进的问题经历了一番周折,并最终选择了南进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形成至关二战的格局,并对二战的进程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就日本由北进和南进并举的战略到最后形成南进战略的过程作一探讨。一、南进战略的前奏:日本北进、南...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右倾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令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关注。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优越的民族心理和侵略性的政治传统;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的绥靖政策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得以延续;战后日本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机制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右倾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令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关注.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优越的民族心理和侵略性的政治传统;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的绥靖政策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得以延续;战后日本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机制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倭寇进犯,在中国形成了研究日本的高潮,主要表现为有大量的日本研究专著问世,其中以《筹海图编》和《日本考》为代表。至清末,面对日本入侵的威胁,“日本研究”再掀高潮,在大量研究著作问世的同时,还出现了“留日”运动和译书热潮。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日本的逻辑 战后到灾后,日本面临的根本问题始终没有发生丝毫变化,日本人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家园,追求什么样的幸福?作者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站在中国人的角自朝释日本的时政、  相似文献   

16.
今天,舆论界把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归结为日美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和日元的升值;归结为日本80~90年代的房地产和金融泡沫。但纵观日本战后历史发展,这一衰退的发生应该有更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战后日本教育模式应是原因之一,在教育上长期偏重于应用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发展,虽然成就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还是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日本教科书问题贯穿于日本战后60余年的社会发展中,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Et益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内容。了解教科书问题就无法回避其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妥善解决教科书问题也需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重视教科书问题的深远意义,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为中日关系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琉球复国运动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琉球复国运动是琉球群岛的人民摆脱和反抗外来侵略、压迫、控制,争取独立的运动。从琉球历史的发展来看,1609年"萨摩入侵"、1870年代的"琉球处分"、1940年代的战后"琉球处置"、1970年代的"冲绳返还"是琉球与日本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琉球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琉球人民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长远看,琉球依然作为一个问题区域存在,其未来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一些著名的家庭社会学家曾对战后日本的家庭社会学研究做过总结,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发表过许多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社会学研究形成一个重要领域———家庭问题研究,无论在理论和体系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果;80年代之后,是家庭问题和家庭病理研究成果发表最多的时期,所提到的病理现象多种多样;进入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家庭病理研究似乎进入到退潮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方社会经过战后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兴奋期,逐渐转向各自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道路的探寻。到1980年代,随着“冷战”世界格局的解体和“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东方各国的民族主义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关注当前民族文化的建设、反思现代民族文化发展路径、清算殖民统治的文化后果、确立新的民族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后殖民主义思潮成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