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对资源环境的权责不对等问题,生态文明城市应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统一的文明城市,为使文明城市既能青山绿水常在,又能金山银海富存,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变革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探索走生态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色设计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贫困地区多分布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劣的地区,这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绿色减贫的道路。生态文明理论为绿色减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两山理论为绿色减贫提供了战略选择,精准扶贫为绿色减贫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策略。在绿色减贫实践中形成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易地搬迁、绿色产业开发三个措施相互结合,政府主导,私营部门和贫困人群参与,完善市场和绿色资产建设同步进行的绿色减贫模式。绿色减贫市场的不完善、绿色产品价值没有被充分体现和绿色资产回报较低是绿色减贫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态势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已成为贵州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展地区来说,关键是要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法治环境、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五个方面的有机互动出发,研究并分析构建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提出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三个发展态势与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工业化道路、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淮北市已两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称号,那么,怎样挖掘现有潜力,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我们认为,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充分张扬城市的文化个性,是淮北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在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在城市。绿色城市是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形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绿色城市在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绿色城市的理念认知还处于较浅层次,对城市绿色规划还不够重视,绿色城市建设水平较低,绿色城市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十四五”时期,要从新型城市形态的高度,提升绿色城市建设的自觉;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高度,加强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建立健全城市绿色治理体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构建“三生共融”的绿色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孟晓文 《金陵瞭望》2008,(16):44-45
市级机关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创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建筑样式,它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倡导绿色建筑,不仅顺应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是继承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绿色建筑具有实用性、和谐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征,它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并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Gaia理论是经生态学理论和实践部分证实的学说。Gaia理论中蕴含的部分基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Gaia理论强调生物对地球的反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等关系、地球生态系统向着先进性的方向进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同绿色发展观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但能够证实绿色发展观在现阶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证明了绿色发展观在现阶段具有其本身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近日确定了2008年冲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目标:开春后,要在全市开展一场整治摊点大行动,彻底取缔各类占道摊点和倚门设摊,实现无摊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6,(1):23-23
市委、市政府4次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部署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系统、各区县全面动员落实。市创建办组织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先后进行了4次全市性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组织市民观察团成员进行10次专项观察,并及时通报督查。  相似文献   

12.
在"五位一体"视角下,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选取47个要素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5个层面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活动和人口的聚集,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关于城镇化的深入探究必须紧密联系工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由于分工深化和高加工度,在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却大幅地增加了物质资源的绝对消耗量和消耗速率。因此,中国必须走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绿色城镇化发展既要求技术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更要求包括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在内的全面系统性变革;现阶段应该重点推进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绿色升级,并尽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这次城镇化,为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机遇。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高级纲领和目标应该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镇化发展将成为最终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4.
园林作为城市的孪生姊妹 ,乃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现象。这个现象 ,不仅是人类智慧及其创造力的结晶 ,而且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高层次追求。本文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 ,论证了园林、城市、文化三者的关系 ,揭示出“园在城中 ,城在园中”这个富有特色的发展趋势。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等开发区 ,由于钟情文化、特别是钟情绿色文化 ,因而创造性地营造起一个集生态与文态于一体的大环境 ,走出了一条建设有园林、城市、文化三位一体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文明城市创建是对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检阅,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提升文化古城扬州的旅游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全民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能有利于扬州的旅游业发展,能促进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生产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生产方式领域的根本体现,对于扬弃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绿色生产方式的研究需要跳出原有研究的全视域分析观,实现关注生产方式研究的主体转变,从而在批判全视域分析观“见分不见合、见物不见人”的基础上,探索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内在理路。绿色生产方式在价值旨归上需要打破资本逻辑对生产方式的束缚,回归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人的本质维度,彰显实现生态共同富裕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7.
18.
从西方绿色运动看“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郭因先生率先倡导"追求三大和谐"的"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是一件富于远见卓识的大事,并从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壮大,论述了"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作者认为:绿色运动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否定,绿色运动是对"绿色文化、绿色美学"的追求与探索;尽管这种批判、追求与探索还很不完善,但它们毕竟反映了西方一般大众的心态,而"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提出正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潮流,因而它的崛起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珍惜绿色价值,搞好城市绿化,大力推进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区建设。本文在城市绿化和居民住宅区绿地建设,居住室内环境质量和室内无害化装饰材料的采用及屋顶自然光源的利用等三个方面,对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区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8,(17):78-79
当前,省市同创文明省会城市活动正在南京市迅速展开。8月19日,江苏省国税局与南京市国税局召开“同创文明城市联席会”,20R再次召开推进会,对同创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以倡议书的形式要求驻宁国税机关干部,做南京文明创建的参与者、示范者、传播者。此举开创了省级机关到南京对口单位进行同创活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