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韩愈是儒学发展史上新旧转捩之关键人物,其儒家道统论的提出不仅为宋儒开辟了理学的初源,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儒家道统论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圣、贤、君子层次分明的理想人格论更是具体展现了韩愈道统论对时人在安身立命、接人待物方面所应有的精神状态、道德认识及行为准则的要求与标准。韩愈理想人格论中,作为万世标准之圣人是无过、无所不通的;而贤人是不贰过者、不遇时不得道时是独善其身者,而一旦遇时得道,就必兼济天下,而且贤与圣一样是"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者";君子则是好恶分明、任人如器且重于责己之人。韩愈所提出的理想人格论是其道统论的具体展现与现实要求,研究韩愈的理想人格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道统论提出的思想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论新诗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诗潮春云乍现,曾陷当代诗坛于恍惚而“朦胧”的五里雾中,因为它较早地体现了审美的现代意识,披露了主体性文学思潮所特具的艺术风貌。于是轰动诗坛,一时议论纷纭:赞同者以为舒婷上承戴望舒,恢复了新诗意象化的象征主义传统;反对者认为“朦胧”诗人溺于自我沉醉的“水仙花主义”,背离了新诗形象化的政治抒情传统。其实,新诗潮的意象结构虽脱胎于象征技法,它的启蒙主题却未离弃社会现实,文学的主体意识使它兼顾意象美原则和社会美理想,并将二者浑然融合,卓然提高到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境界。新诗潮是对传统的一个超越,那苍茫超越的诗人风格,最精当地阐释着“新的美学原则”。经过历史的淘洗后,已经可以看出新诗潮的美学原则并非别的,而恰恰是文学的主体性。在“朦胧”之雾里,凸现了现代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韩愈在经学史上有独一无二的贡献,主要有:立儒家之道统、辟佛老之学说、开舍传求经之方法、尊《大学》《孟子》之经典。韩愈以上之作为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致思方向,为宋明理学在经典选择和理论构建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韩愈试图从经学自身的历史与经典中寻找自身发展资源,对后世亦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韩愈在中国经学史、中国儒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不平则鸣,由中唐文学家韩愈提出。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韩愈古文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这一承前启后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创作的动因以及优秀的文学应该具备的要素。本文将从思想渊源、内涵作用、后世影响三个方面来对不平则鸣说进行论说。对这一思想进行分析与把握,无论是对于理解当时的文学运动与文学著作,还是对于指导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韩愈、白居易思想比较论纲吴相周韩愈、白居易是中唐后期文坛两大宗主,其创作、开宗立派直接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弄清二人思想及其联系,对深入理解其创作和所代表的流派,无疑大有裨益。总的说来,韩愈是较为纯粹的儒家,从内到外,一生未变;而白居易则是以儒家思... 相似文献
13.
14.
无论在旧人的资料中还是在今人的研究里,对韩愈人格的品评一向是个引人注目的焦点,非议鄙薄之辞多矣,肯定激扬之辞亦盛,韩愈是唐代历史与文化的组成部分。韩愈之人格研究必须基于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客观把握上,因为他的问题并非仅仅是自身的问题,而是"韩愈们"所代表的唐代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与散文都有其独特的成就,散文尤为卓越,故历来“杜诗韩文”并称。又因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理论上的倡导者,故获得“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一代宗匠,源远流长,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苏轼颂扬他是:“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虽属溢美之词,但韩愈在树立新的文风上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在散文创作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确是应当给以崇高的评价。其散文作品中,政论散文占有很大的比例。有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也不是没有糟粕;但就其艺术技巧而言,则有其高度的成就,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至今也仍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与韩愈的唱和诗今仅存《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这首以剖白心迹、倾诉心声为主旨的五言古诗的问世,在刘禹锡的创作生涯中是一次飞跃:不仅大幅度拓展了诗的容量与张力,而且强化了诗的抒情功能,将此前的泛泛言志导向"不平则鸣"的渠道。它为刘禹锡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调、规定了方向、设定了路径。以这首诗为契机,刘禹锡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定位开始由政治家向诗人嬗变。或者说,从这时开始,他才集政治家与诗人于一身,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并且,舞台的重心开始悄悄地从政坛向诗坛转移。此外,由这首寄兴深微的唱和诗,还可以透视两位诗人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敏感于“五四”以来文化建设的诸多不如意,其《论韩愈》仿照僧徒诠释佛经模式,赋予该文本以石破天惊的文化新意。他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借助品读韩愈,既不坠宗风、坚守传统,又中体西用,充分关切现实,凸显述往知来的启示色彩。他充分肯定韩愈建立道统的文化要义,强调学术重建意识,个中蕴含浓厚的学术独立与对自由思想的执念。特立独行的自由思想是孕育心曲的根基,体用定位最能展示心曲的功能指向,文体改进则是心曲发皇的主要策略,它们构成一个自成起讫的文人心态谱系。陈寅恪借古喻今,穿越时空对话历史上的韩愈,希冀现实社会出现匡时济世韩愈式的大师巨子。 相似文献
18.
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论点,由于其人生经历所限,他所看到的不平局限于士大夫阶层。柳宗元积极支持韩愈“不平则鸣”的主张,而且他长期的流放生涯,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酬赠诗的产生,当在魏晋时期。当时,文学摆脱经学的束缚走向独立,人的意识也开始觉醒,诗人们开始注重利用独立后的文学抒发一己之喜怒哀乐。适应诗人之间社会交往和传情寄意的需要,酬赠诗便应运而生。由于酬赠诗的针对性很强,不少人便以为,此类诗作多言不由衷,尤其是酬答的对象地位高于作诗者自己时更是如此。因而对这类诗便也颇不以为然。例如王国维先生就曾在其诗论《人间词话》中说道:“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言,则于此道(指诗词之道──文作者加注)已过半矣。”王先生之论,当系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20.
对于韩愈散文“尚奇”的特点,前人或称之为“驳杂无实”①,或称之为“以文为戏”②,或认为它僻涩,大都持否定态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认识韩文“尚奇”的特点与意义,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立论的标新立异韩愈是一位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很有一些独到新颖的思想见解,甚至往往背离了正统的儒家思想,而发表一些“异其理”③的论调,惊世骇俗,这是他的文章使人感到“奇诡”④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像苏轼所指出的那样:“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⑤。因此,他在这个问题上曾遭致不少人的攻击和批评。如宋人员兴宗就斥责其“墨子不异孔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