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他继承了荀况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又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改造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吸收其中“有无相生”论的合理部分,发展了“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观德者得失之变”,在《韩非子》一书中较多地体现了辩证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矛盾之说”,同其前辈朴素辩证法思想相比,更具有新的战斗性特色。我们在《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曾说:“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代。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  相似文献   

2.
“礼”在工荀况的社会政治观中占重要地位。《荀子》三十二篇,有三十篇述及“礼”的重要性和具体礼节。荀况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所说的“礼”,既非周“礼”的继承和发展,也不是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的混合物。就其阶级内容来说,实质上是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列宁说:“判断哲学家,不应当根据他们本人所挂的招牌……而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考察荀况的“礼”,应当遵循这个原则,用阶级分析方法,抓住斗争实质,揭示“礼”的阶级内容,而不应当光从字面上去理解。  相似文献   

3.
荀况是先秦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强调“隆礼”,是荀况法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历代尊儒反法派歪曲荀况为儒家,妄图抹煞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无不抓住荀况思想的“隆礼”特点。包括荀况弟子在内的历代法家,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透过“隆礼”的形式认清荀况的法家本质,也认为他是儒家。党内一些机会主义路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发表的施昌东、富恩两同志写的《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对其中关于“荀况的‘天人相分’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些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施、富二同志为了论证“荀况的‘天人相分’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任何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物质内涵。解释和说明人口现象,人口过程和人口规律的种种观点和学说构成了人口理论。 这是人类悠久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 人口同社会联系在一起。人口,国家之内涵,“计社稷之安”《史记文帝本纪》而重民人,“君者,舟也”《王制》,“庶庶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复舟”《王制》,荀子在《王制》二  相似文献   

6.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它经历了三次大的论战,每一次争论都推动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唯心主义则受到一次打击而被迫改变它的形式。 第一次大论战是从殷周以来直到战国末期,才由唯物主义集大成者荀况作了唯物主义的总结。荀况认为“天”不过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的物质自然界,《荀子·天论》。世界万物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他论述了“天行有常”和“天人相分”的思想,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光辉命题,从而否定了殷周以来的宗教迷信世界观,否定了孟轲的“天人合一”,墨子的“天志”“明鬼”的观念,否定了志子的消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人对于死亡的恐惧,郭象在《庄子注》中特别强调实体性的自我会持续存在,但是他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论述又等于在实质上否定了自我的存在。郭象之所以在理论上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庄子》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物化”概念的误读。郭象对于“物化”的解释又是以他对《庄子》中的“万物以形相禅”之说和有关事例的理解为依据的。《庄子》中所谓的“以形相禅”已不同于原始的转生观念,郭象却把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在认识论方面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他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子、王充等人的认识论思想,并把它推向了接近唯物论的反映论原理。 王夫之和荀子一样,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他说:“万物皆有固然之用,万事皆有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乃此理也,唯人之所可必知,所可必行,非人之所不能知,不能行,而别有理也。”(《四书训义》)“原于天而顺乎道,……五常百行之理无不可知,无不可能。”(《张子正蒙注·动物》)“人有可竭之成能。”  相似文献   

9.
孔丘、孟轲、荀况都是儒家的大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孟轲继承和发展了孔丘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被尊奉为“亚圣”.至于荀况是否儒家,曾经产生过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法家.但他本人明确以儒家自居,推崇孔丘.汉初司马迁作《史记》也是把孟轲、荀况合传,认为  相似文献   

10.
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东汉末年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人,系先秦荀况的十三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地主阶级的政论家和史学家。他自幼好学,十二岁时,就能解说《春秋》;因家境贫寒,无钱买书,常借阅别人暂时不用之书,一览多能诵记。他成人之后,逐渐走入封建统治行列,曾应曹操征召,初任黄门侍郎,后迁为秘书监、侍中,为献帝刘协侍讲禁中。他曾奉献帝之命著《汉纪》三十卷,时人称  相似文献   

11.
略谈《七略》产生的历史根源和贡献黎如芷关键词:七略,图书分类法,图书目录荀况《正名篇》说:“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而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至于无别...  相似文献   

12.
评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龙以《离坚白》思想成家,而以“白马非马”论断成名。《公孙龙子·迹府》篇说:“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由此,“白马非马”命题成为先秦时期探讨公孙龙思想的主要内容,论战的中心。历史的结论是:“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墨经·大取》);“有牛马非马也(即‘白马非马’——引者注)。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荀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国的地主阶级在封建经济占优势的基础上,取代奴隶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围绕着如何实现封建统治进行了长时间的热烈讨论。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杰出的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况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道》),”治之经,礼与刑”(《成相》)的口号,主张  相似文献   

14.
廖平以礼制治《春秋》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平经学的最大贡献是经学一变时期以礼制“平分今古”文经学,认为经学的今古之争的根本在于所说礼制的不同。他认为孔子删定《六经》,以《春秋》为首,是对四代礼制的“改制”,是为后世立法的新的典章制度,而这些“新制”又主要存于孔子手定的《王制》一书。廖平治《春秋》的主旨,就在于参以《王制》,发掘《春秋》所包含的孔子“新制”。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孔子是首先强调内容,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和支配作用的。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这本是孔子谈论人的“德”、“言”关系的。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只要有了好的道德品质,就必然能说出有价值的言语;与道德品质相较,人的言语是次要的,能说漂亮话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他认为“巧言乱德”(《卫灵公》)反对“巧言令色”(《学而》)而缺少仁德的伪君子。孔子对人的“德”、“言”关系的论述,实际就涉及到文艺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是《太极图说》和《通书》:前者249字,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字宙论,下段为人生论;后者又名《易通》,40章、2832字。这是两部饮誉中外的哲学名著,但其中却也有着许多极有价值的心理思想,值得认真研究。 形既生矣,神发如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太极图说》)这话有两层意思。分号前是说,形体具备以后,心理就随之产生了。此种观点并非周氏首创,荀子就曾说过“形具而神生”的话;但问题是,他作为统治中国达八百年之久的理学开山,对这一自先秦以来就论辩不已的问题,作了总结性发言,也不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荀说出现以后,《管子》的整理者刘向又明确地提出了形神并立的二元学说:“凡人所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以为人,”(《管子·内业》)这里所说的“精”,并非作为大脑功能的非物质性的精神,而是一种物质性的所谓精气。  相似文献   

17.
【说明】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字卿,也叫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先秦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齐国的稷下讲过学,后来做过楚国的兰陵令。他的著作保存在《荀子》一书中。《成相》篇是采用当时流行的一种民歌体裁写成的。一般认为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时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已经形成,为了起到更好的宣  相似文献   

18.
陆贾是汉初重要政论家之一,他的著作《新语》对于刘邦统一后治理新建的汉朝有重要关系,使刘邦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也使他明白“秦之所以亡和汉之所以兴”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语》一书,自从刘向校录以后,一直传下来,唐魏徵等编辑《群书治要》、马总著录《意林》都收有《新语》的部分篇章。颜师固注《汉书》时还说“其书今现  相似文献   

19.
《礼记》中的《王制》篇,是我们研究儒家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典籍。《札记》虽然不是出自先秦儒者之于,但根据哲学史家的考辨,它与孔子、孟子的思想实属一脉相承。那么要对《王制》有所了解,就需先简要考察一下孔子与此有关的观念。孔子曾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已任.  相似文献   

20.
荀况(荀子),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他生活在战国末期,在统一的封建帝国即将出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制度提供理论根据,为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策略这两个中心任务进行理论活动,在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主张,有许多地方很有创见,也比较深刻,如其欲望论。欲望论是贯穿荀况许多经济观点的重要红线,在荀况的整个经济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象荀况那样深入细致地分析欲望问题,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经挤思想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另一方面,对欲望的分析值得注意,是因为欲望是物质生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