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观念摄影的主体是"观念",其观念必须具有前瞻性。观念摄影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时代性,体现文化性,具有质疑能力。观念摄影是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当代文化艺术。符号化、抽象化、心理意象是观念摄影重要的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2.
艺术之后的摄影:从本雅明到波德里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视觉现代性的标志,摄影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艺术观念.本文以本雅明、巴特和波德里亚三位理论家的影像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艺术和摄影关系问题的论述进行考察.本雅明把前卫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前卫艺术.巴特把疯狂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超艺术.波德里亚把沉默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反艺术.他们的影像理论,一方面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观念和摄影观念,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和摄影自身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长期局限于对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和建筑理论等专业层面的研究。试图从西方建筑美学的引进与建筑审美意识的觉醒、纳入艺术与美术范畴的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意识的觉醒的新的建筑历史观念的萌动等不同方面,考察20世纪中国社会新型建筑文化观念的形成历程,从而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转型以波普艺术为标志。波普艺术完全跳出了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封闭发展,用实物置换了形式媒介,使西方艺术重新开始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沟通。结合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和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勾勒出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三大越界:高级艺术向日常生活的越界,有形艺术向抽象观念的越界,美的艺术向反美的艺术的越界。最终,艺术走向后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5.
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史上,摄影理论一直围绕着"摄影作为艺术"而展开.然而,摄影作为艺术的辩护是以屈从于传统艺术观念为代价的失败的辩护.对此,本雅明提出应将"摄影作为艺术"的思考方式转换为"艺术作为摄影"的思考方式.这一转换带来了摄影理论的革命性变革.本文从哲学、文化学、主从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作为摄影"的理论内涵.如何理解这一转换的真实内容,是理解摄影及其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摄影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文学是以20世纪初产生的摄影配诗、摄影小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是文学的多义性、超越性与摄影的视觉性、在场性的艺术复合.摄影文学理论的建构,主要在时代合理性、发展空间、文体研究和创新品质等四个层面展开.随着世界进入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经济时代,文化消费的现实压力促使文化产品迅速地朝观赏化、人性化、优质化、个性化和品牌化转型.多年来的努力显示,这种转型正是摄影文学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的家族小说在书写美国南方家族神话、男权思想、种族问题、妇道观念、血缘伦理等主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母题类型和母题谱系."家族神话与失乐园母题"、"父权至上与审父母题"、"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女性崇拜与厌女母题"是贯穿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家族世系小说的四对矛盾母题形态,彰显了福克纳历史观念的内在矛盾性及其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反思.这种母题谱系学研究是考察福克纳家族小说思想艺术特征和美国南方家族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不断演进,经历了从"道统"到"悲剧"的转型过程.时至近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促成了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的现代性转型.对《<红楼梦>评论》"悲剧"批评观念出现的前因后果及其现代性转型的意义与影响的论证,需要从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究.  相似文献   

9.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小说是五四文化转型与历史观念革命的产物。其时引人注目的历史小说仅有数篇。这些作品多出自名家之手,体现了上述作家的历史观念与文学追求,显示了历史小说创作广阔的艺术空间,在历史小说创作的若干重要问题上,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关键词,以浓缩的形式表达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繁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欲达目的.在三者关系中,文化自觉是前提,它既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又是文化建设实践的主要着力点.文化自觉的真义在于“自知”,“自知”的主要障碍往往源于某些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文化与经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四种关系上实现观念转变.这些观念的转变,既是文化自觉本身的要求和表现,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有的胸怀与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在诉讼文化的转型中出现了传统诉讼观念和现代诉讼制度的冲突。为实现诉讼观念和诉讼制度和谐发展,有效解决各种纠纷,在对诉讼文化进行对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诉讼文化地域特殊性的原因及其表现。分析表明:由于历史、经济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诉讼文化的地域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民事纠纷、诉讼观念、诉讼制度和民族法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观念文化是由科学知识、道德、艺术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观念文化的作用即科学知识、道德、艺术的作用。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于为人类实践活动提供合乎规律的知识,从而使人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道德的作用在于通过规范调整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使人在有序的活动中实现目的。而艺术的作用在于使活动主体超越功利性而得到提升。它们的相互联结构成人的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观念文化有工具性的一面,即满足活动主体活动的需要。然而观念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工具价值方面,还在于目的方面,即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油画所经历的这个复杂而多元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也不仅是从解构到重建的演变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艺术观念的转变。中国当代油画在不断吸收或借鉴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理念、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结合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背景,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观念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字摄影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影像的数字化全面铺开,这种现状不论是对摄影技术、艺术技巧,还是对观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与制度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源头 ,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殷代非道德主义的神权法思想被转化为重刑主义的司法实践 ,是导致殷帝国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周初统治者接受了殷亡的教训 ,提倡“明德慎罚” ,使中国早期的法律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周代的一些法律观念和制度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学批评进路,并体现出中国小说观念自身的矛盾和新小说家文体探究的曲折。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在祛杂存纯的文学追求中抒写一代学人观念建构的曲折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戏剧观念的论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百废待兴的格局注定了身在其中的戏剧将进行重大而有意义的转型。围绕这一转型,新时期的戏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展开讨论,讨论甚至上升到论争的层面,将戏剧从政治的符号还原到艺术自身,戏剧观念的重大转型直接促成了中国戏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新世纪数字摄影发展趋势和摄影与科学的磨合以及摄影与其它媒体交融的论述,提出在新图像文化时代,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转型,而且还是摄影人观念的转型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结于礼乐制度的整体性和集体性在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社会环境中开始发生裂变,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日益萌生,元人的艺术观念因此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内蕴。元代艺术家在继承了儒家传统“抒情言志”艺术观念的同时,更赋予“情”在艺术活动中更加广泛的内蕴,表现出对于情感的本体确认、对于个性情感的张扬和对于世俗情感的肯定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推动了中国艺术和艺术观念向近代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小说自然描写的兴起是特定社会历史情境和文学语境双重变异的结果;现代小说自然描写的兴起与中国现代小说的语言变革及观念的转型有深刻的文化与文学关联;现代小说自然描写的兴起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