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扶贫开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没有彻底解决,反贫困面临严峻的挑战。新时期做好西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2004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1245.6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47.7%,部分少数民族处于整体贫困状态。因此,消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反贫困应成为当前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解决贫困问题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外源性扶贫,往往忽视人这一贫困主体。而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归根到底是人或人的社会群体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主体视界下的再审视导致少数民族地区贫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整体性存在的历史实存,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困也由此跨越纯粹的经济存在,成为一种深刻复杂的文化现象。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制度设计中,如若未能充分考虑地方性文化的特殊性,是难以实现蕴含着现代生产力在民族地区的展布的。尊重地方性文化,充分调动贫困社区的社会参与,是消除民族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文化认同机制建构起来的集体式发展方式,应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坚持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不仅是消除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本保障,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了民族地区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特别是加大对贫困问题极为突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治贫工作,清除贫困,是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反贫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失衡;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力资本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投入不足,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非正式制度约束严重等制约因素。在反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一方面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进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瞄准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成为反贫困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必须在实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究其根源 ,自然地理所导致的发展环境约束是最基础的原因。因此 ,尽管 5 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但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薄弱 ,乡村呈现出整体的相对贫困状态。本文认为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反贫困攻坚的基础 ,归根到底就是乡村建设。西藏的贫困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状态 ,对西藏贫困现象的治理也必须有一种综合、整体的系统思想。乡村建设正是从乡村农牧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从基础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扶贫行动和扶贫资源的配置 ,把扶贫行动与乡村社区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体现新阶段反贫困的深化和系统化 ,使西藏 2 1世纪的扶贫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辉煌”,离湖南的民族地区很远,远得还处于“贫困”状态。 ——到目前为止,全省所有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共24个,全部进入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范围,其中11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参照县。它们总共有655万农村人口,少数民族人口超过400万人,其中有161万贫困人口被列入重点扶持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7.
一、西藏扶贫攻坚计划 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解决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国务院于1994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争取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尚存在的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并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和任务,制定具体的攻坚计划,动员贫困地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广西民族地区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旅游扶贫功效的发挥必须保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选择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方式、协调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提高贫困人口人文素质,方能有利于广西民族地区贫困缓解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78年至2010年为考察时段,分析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凸显的历史进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的调整过程,现阶段农村贫困的宏观现实状态以及未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趋势,从宏观战略角度把握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背景与趋势,并根据政策回顾提出建立脆弱性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78年至2010年为考察时段,分析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凸显的历史进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的调整过程,现阶段农村贫困的宏观现实状态以及未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趋势,从宏观战略角度把握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背景与趋势,并根据政策回顾提出建立脆弱性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