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迎接今年三月安庆举行全国“陈独秀与社会主义”研讨会,明年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将举行纪念研讨等活动,本刊转载了石仲泉同志今年1月在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评论陈独秀的文章;并摘要转载1997年在上海举行全国第四届陈独秀学术研讨会的报道:《一次简朴的学术盛会》和《叶尚志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另刊发《辉煌跌宕终归不朽》、《陈独秀与社会主义》两篇文章,以供参考。 陈独秀研究是响应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而兴,至今近三十年,硕果累累。但陈独秀研究如同涉洋探海,至今仍在逐步深入探索。各种意见争鸣是正常的,是接近历史真实,挖掘遗产宝藏,有利于推动当前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历史前进的有效途径。我社为人才开发鼓呼已有22年,我们认为,开展陈独秀研究,发掘他的文化、思想、理论精华,接受他的教训,实际上是人才开发最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什么样的人物?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对他了解不多;青年一代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名子;就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教授们,因多年来受“研究禁区”的限制,对陈独秀了解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2009,(11):4-4
今年适逢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十月九日,也是陈独秀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中共成立前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天翻地覆的大时代,陈独秀和中共创建者们一起在上海掀起天翻地覆的革命,为中华崛起开天辟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实是方针指引下,重新评价陈独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史学工作者努力下,对陈独秀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先后发表过《五四运动和建党时期的陈独秀》、《评大革命失败后的陈独秀》两篇文章,这篇《陈独秀与中国社会主义》,力图从他的著述言行,以及翔实资料,还其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4,(5):1-1,4-5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刊本期转载《炎黄春秋》今年第四期发表的《陈独秀:除却文章无嗜好》一文,是为了不能忘记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时期所说:“陈独秀这个人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又说:“我们……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邓小平同志复出后说:陈独秀(还有瞿秋白、李立三)不是搞阴谋诡计的。又说:要加强对陈独秀问题的学术研究,逐渐恢复历史的原貌。我们高兴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陈独秀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效果很好,影响深远。 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优良文化和革命传统,更加焕发中华民族自强不患的团结奋斗精神,万众一心,致力于伟大的民族复兴,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此文是《陈独秀研究孔窥》一文的节录,特此注明。  相似文献   

6.
《人才开发》2008,(3):5-5
一次简朴的学术盛会(摘录) 为纪念陈独秀逝世55周年,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和江津市政协主办.中共上海党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博物馆、《炎黄春秋》、《史志研究》、《新潮》杂志社协办的全国第四届陈独秀学术研讨会.五月二十四——二十七日,在上海第二教育学院胜利举行。来自全国六十五位学者、代表,参加了第一天的纪念大会暨研讨会开幕式,是陈独秀研究会成立八年来历史上规模最盛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一近日喜得一套六卷本新书《陈独秀著作选编》,这是一大出版喜讯,也是推动陈独秀研究一大新的动力。这话怎讲?显然,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陈独秀本来面貌"的召示下,对新文化启蒙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国隆重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恰逢五四运动90周年,陈独秀先生诞辰130周年(10月9日)。这三个纪念日撞在一起,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些联想。  相似文献   

9.
欣闻江苏成立陈独秀研究会,我非常高兴首途来到我少年求学的故地南京,表示热烈的祝贺。(一)南京是陈独秀先生闯荡一生的重要一站。甲午战后,他十七岁由安庆到这里,对乡试科举不满,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他奋斗大半辈子之后,于53岁在上海第五次被捕,押解到此,写下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等名句、名联;字如其人,势若雄狮,哪里像个囚徒?他身陷囹圄,在南京当局军政部长何应钦面前,处处表现了奋笔所写"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独特风格。他于54岁在蒋介石法庭上用出色的抗争实践和手上的笔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成因和主要内容,认为陈独秀晚年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肯定,对苏联社会主义专政制度的批判,见解深刻、独到,表明其对民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他对民主的这种认识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7日至9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安微陈独秀研究会等七个单位主办的纪念陈独秀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有识者近百人到会,29人提交了论文,分列24个专题,主题是《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大会讨论,史料翔实,研究深入,讨论畅所欲言,水平甚高。发言者近半数,有的人多次发言,会上会下气氛热烈。 会议比较集中地研讨了陈独秀先生的主要经历特点、大革命失败的复杂原因——为什么成为陈独秀个人命运及中国革命命运遭受重大挫折的转折点?共产国际起着什么作用?功过如何评价等等。研讨会获得突破性最主要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先生曾说"当代学人人格之美,莫过于陈独秀",这是蔡先生回应守旧派对陈独秀攻击时讲的话。"人格之美"的说法,最初是刘师培向蔡举荐陈的信中之语,而由蔡元培之口道出,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因为蔡与陈在当时的知名度均很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9,(7):1-1,4,5,30
2009年6月12日应邀到89年前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参访,瞻仰了毗邻的《新青年》杂志社、筹建党的旧址、即陈独秀故居.并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的确。从党的诞生开始,中国共产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就有着较高的起点,而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起领导人、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他一生都在探索救国富民的有效途径,经过对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考量,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透视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过程有利于辅助理解革命者的成长决策规律,且对于避免施行违反马克思主义规律的行为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和陈独秀分别是中国戊戌启蒙思潮和五四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虽然两者处于不同启蒙阶段,但他们都以国民性改造作为中国启蒙运动的实现手段。通过对比梁启超和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可以发现两者思想都包含群的观点、力的观点和人的观点三大核心思想,反映出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建立民族国家与实现人的自由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7.
方宁 《人才开发》2010,(5):27-30
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国大地开启了被迫现代化的历史,现代科学技术思想也随之传入。至五四时期,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之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在近代中国科学恩想传入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的宣传和传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叶,1879年安徽怀宁出现一位顶天立地的奇才陈独秀。他的童少年、正处于满清专制皇朝、内忧外患、丧权辱国、腐朽衰败的淫威统治之下;他聪颖早悟、独立不羁,关心天下大事,17岁考取秀才第一名,却不满科举考试窒息人们的头脑,自辟新径,18岁写成《扬子江形势略论》、《扬子江筹防刍议》、《湖中水师》等三篇文章,不同凡响。刚刚进入二十世纪他便立志改造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此后,他走出安庆,沿江而下,经芜湖、南京,到上海。然后五下东洋留学。上海是陈独秀进出国门、沟通国内外、开展革命活动、成就事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在“五四”纪念日之前后,来我家聊天的朋友们不免要谈到这次运动。我的朋友们虽然都不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但都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且从事文教工作多年,现在都离休了。他们对五四运动的经过情况以及当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及其影响,大致是了解的。他们是我的老熟人,知道我曾吃过研究近代历史这碗饭,因此在谈到五四运动时,有意无意地问我一些问题,想听听我的意见。在家聊天嘛,谈话是很随意的,我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随口谈了些看法。今年的“五四”已过了,我回忆了朋友们的几次谈话.并略加整理写在…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先生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时期和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一位特别杰出的历史人物。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近日北京和安徽都举了纪念学术研究会,论文、著作很多,有关报刊将赓续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