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线条艺术和造型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日本的“书道”和韩国的“书艺”也都源自中国书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书法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王强  许霞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75-77+123
中国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是哲学、文化、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应充分认识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今后努力整改的途径。高职院校的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积淀。书法教师应运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书法教学活动,传授书法技艺,发挥书法教学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让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校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变迁中,起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的关键作用。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视觉领域的延伸,书法始终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然而目前的学术界对国学修养与书法之间关系的认知尚未完全,也没有达到相应的重视高度。因此,本文将分别从国学修养与书法的含义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意义,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国学修养与书法。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变迁中,起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的关键作用.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视觉领域的延伸,书法始终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然而目前的学术界对国学修养与书法之间关系的认知尚未完全,也没有达到相应的重视高度.因此,本文将分别从国学修养与书法的含义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意义,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国学修养与书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凝聚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中华先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真知灼见。我们从中国书法中可以集中地体验到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大力开展书法教育,对培育健全的人格、情操,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书法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指出了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凝聚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中华先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真知灼见.我们从中国书法中可以集中地体验到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大力开展书法教育,对培育健全的人格、情操,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书法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指出了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与人的素质完善陈隆金书法,被称作中华民族的国宝,为世人所喜爱由来已久,即便是对书法不通的人对书家手下的汉字风来也能品赏一二。至于那些文人墨客则更是把它作为高格调的精神享受了。域外人中喜爱中国书法的以日本人为最,据说现在每四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人在...  相似文献   

8.
抗战中的黎族人民程昭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壮烈的大搏斗中,中华各族人民同时经受了洗礼和考验,全国人民同仇敌汽,为把侵略者赶出去而前仆后继,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甘被奴役的民族斗争精神。黎...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是各民族共创中华历史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各民族共创中华主要有六种形式:一是相互吸纳族体;二是共同开拓疆域;三是协力发展经济;四是维系历史文化传统;五是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六是共育中华民族精神。各民族主要通过如下路径共创中华:一是追求“正统”与实现“一统”;二是强调“以德怀远”与“示之信义”;三是主张“迁徙胡汉”与“胡汉兼用”机制。各民族本为一家的族源认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认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十六国时期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三大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他以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之瑰宝.书法中的"书"特指"书写"中国汉字;"法"就是方法和规则,是指书写中国汉字的方法和规则.因此,写好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较好形式."写好中国字",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它已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而且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力见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具有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特征(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创造了交相辉映、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这些符号和形象独一无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他以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之瑰宝。书法中的"书"特指"书写"中国汉字,"法"就是方法和规则,是指书写中国汉字的方法和规则。因此,写好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较好形式。"写好中国字",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它已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而且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金林  卞之峣  董佳婧 《民族学刊》2023,(10):20-26+14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在深入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同样,在汉字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世代守护传承的文化瑰宝,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数千年生活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诸如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呈多元多变趋势、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提出有效路径,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许鑫 《中国民族》2024,(1):109-111
<正>记者:王珊导演,感谢您接受《中国民族》杂志专访。作为一档宣传中国书法之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书法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取得了收视率和美誉度的双丰收。请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策划这档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王舫 《民族学刊》2021,12(5):24-35, 109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各民族命运与共而形成的。中国在战“疫”中实现了中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与升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蕴含着中国国家建构的价值指向,是验证中国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中缅边境战“疫”叙事,即境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边境疫情防控网格治理现代化的认知,强调在后疫情时代,各民族同胞要坚守为民、团结、奉献、奋斗及天下等战“疫”精神,增强“五个认同”,确保战“疫”的伟大胜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承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庄勤早  李永政 《民族学刊》2022,13(8):24-31, 15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最新发展和理论创新。英雄文化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主轴,发挥英雄精神的导向作用,培育与提振英雄文化,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意义重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英雄文化新的时代意蕴,基于中华民族精神熔铸的时代精神、以民族复兴为核心凝聚全体成员的时代要义、坚持人民主体性的时代方略构成了新时代英雄文化的时代意蕴。英雄文化的独特内涵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从历史维度上看,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步与发展;从民族维度上看,诠释与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维度上看,彰显和汇聚共创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明确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向,打造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模式,优化文化的时空情境建构,充分汲取英雄文化的教化激励价值,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树新 《民族学刊》2021,12(2):41-51, 97
中华多民族谚语指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或“一族多群”的谚语系统,它既是一个多元的结构,指称组成中华民族成员的众多民族的谚语形态,又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对中华谚语一体性和共通性的综合和概指。中华多民族谚语内容上具有经验性、哲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形式上具有口语性、异变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使用功能上具有俗传性、权威性和教育性的特征。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扩布,显示了其创作主体多元性与历史悠久性,其自身发展的辐射性与吸纳性以及调适性和变化性。中华多民族谚语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和多民族共有精神的建构价值,潜沉在中华多民族谚语这一载体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和民族精神特性是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中国经验”。全方位开展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整理与研究,对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语言文化引领风尚使民族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