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钱的境界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教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后者毕竟不常发生,而且同难者众,前者的命中率却是百分之百,天下之大,那只手却是朝你一个人伸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有些人因为太好说话,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借钱对象,你是这种人吗?很多人都有过借钱给别人的经历。要好的朋友、亲近的家人,人家好不容易开口借了,我们能不借吗?不管有没有盈余,不管愿不愿意,反正到头来,这钱是借出去了。因为借钱的一方是朋友,借条都不好意思打。有些人会主动打借条,承诺什么时候还钱,而且信守承诺,甚至提前奉还。但也有很多借钱人,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  相似文献   

3.
借书与借钱     
魏剑美 《老年人》2009,(3):48-48
稍涉世事的人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坚决不借钱给朋友,否则钱和朋友都会失去。也正因此,常常听到“借钱没有,借命倒有一条”这样狠的回绝话但对于读书人来说,与钱相比,书尤其不可以外借。读书人和守财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属于自己的,打死部不借给别人。  相似文献   

4.
《当代老年》2013,(12):13-13
三年前,刘某因购买农用车向我借钱35000元,现在已经到了还款期限,我多次催要,他总是推托拒不还款。我打算向法院起诉,但由于我将刘某出的借条遗失,听人说,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这一借贷关系存存,法院是不予立案受理的。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借钱的学问     
在美国据说谈什么都可以,上至骂总统,下至交流性经验,但唯独谈到借钱,双方便紧张起来,借钱者唯唯诺诺,被借者唯恐避之不及,一句话,借钱实在是尴尬之事。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什么人朋友最少?答案是:借钱的人。一见到本刊记者,黄明说起前段时间的借款经历,感慨万千。黄明来自河南新乡,目前在南昌一家小公司上班。前段时间生活上出了点小事,需要三千元钱,结果到处借不到,这让他深刻地体会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小语网上曾经疯传一个"借钱游戏"。一个男人为了验证朋友对自己的情谊,突然心血来潮,谎称需要几万块钱救急,向10个他自认为情比金坚且手头宽裕的朋友发出了借钱短信。原以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谁知结局很伤人,没一个朋友愿意借钱给他。这个"借钱"游戏,从2012年3月开始玩儿到今天,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当有人向你借钱的时  相似文献   

8.
李小芬 《女性天地》2014,(10):12-12
几年前,关于借钱,我们仨有一场讨论。朋友女,借钱给同学,对方到期不还,几通电话几番上门,红了脸才拿回。另一笔,是她老公借给哥们的,8年未还,哥们躲着不见,她生气,撵着对方要,终讨回。“哎呒—定要慎重,最好不借。”她感叹。  相似文献   

9.
王殊 《中外书摘》2007,(9):30-33
使馆的生活很清苦我没有外交工作的经验,只是我在国外当过十五六年驻外记者,对国外的情况比较熟悉,而对使馆的领导和管理却是一点经验也没有。我国在西德建使馆后国内各部门很重视,很快派了人来,使馆发展到了一百多人。  相似文献   

10.
程刚 《老年世界》2014,(20):11-11
曹锟是民国时期饱受争议的人物,名声不太好,全国人都知道他为了当上总统,不惜花大把的银子贿赂选举者,其实,他的攀比风更是尽人皆知。曹锟早年家境贫寒,父亲没日没夜地在船厂干活,一个人养10个孩子。家境的贫寒,并没有让他从小立志,父亲让他学造船,他不肯,叫他做农活,他也不干,最后,只得四处借钱让他去卖布。这个营生一来可以四处转转,二来可以赚钱糊口,曹锟从此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处叫卖。  相似文献   

11.
徐蕾:李思武16年前从安徽大别山深处的老家偷跑出来闯世界,属于很早一批的打工仔;他的妻子10年前也来到上海。为了女儿能够真正在上海立足,他们借钱买下了两室一厅的住房。然而, 这16年的故事,他说他永远不会对女儿讲起,他希望女儿心中没有任何阴影地做一个上海人。  相似文献   

12.
严刚 《金色年华》2009,(1):79-79
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给我带来一盒营养液。母亲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3.
借钱七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出于亲情友情,肯定会有人向你借钱。也许你会想:这有多难,既然借,数钱就是了。可是,一旦发生纠纷,后果就不那么简单了,借钱给他人也有讲究。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家里养过鸡,养过猪,也养过牛,但从来没有养过狗。好像是忽然之间,我们都长大了。家里盖起了院子,却是一个空空的院落。只有母亲一个人守着。父亲常年在外干活,有时要半个多月才能回来一趟。像住旅馆一样住上一夜,  相似文献   

15.
谢天一 《老年人》2014,(9):24-24
正我父亲谢顺喜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作田却是一把好手。解放前,我家七口人只有两亩水田,主要靠租种地主家的田维持生计,是名副其实的佃户。父亲还是位手艺不错的篾匠。农闲时,他会编织一些竹席、竹篮、箩筐等物什卖给他人,挣些小钱贴补家用。1949年初,一位名叫舒培东的地主,突然召集七八个佃户到他家里,提出将各佃户家租种的田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大家。我父亲不知是计,借钱买了10亩。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阵,我有幸访问了越南的胡志明市。那些天,在我下榻的那家饭店外常常出现一个小女孩。她守候在门口,拄着一根拐杖,频频将手伸向进进出出的人。她是个乞丐。每次遇见她的时候,我会握住她伸过来的小手,或是用当地话跟她打一声招呼,冲她笑笑。  相似文献   

17.
【典型案例1】晓婷性格爽朗,为人随和,她的各路朋友包括一些同事总是找她借钱,一般她都不拒绝。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可是,好像所有人都闻到了这个气息,最后。连刚刚交换名片的陌生人都开口借钱,搞得她相当苦闷。借吧?自己很多地方也需要用钱。不借吧?又担心形象受损,怕人说她小气。真是让她左右为难,她就是奇怪。这些人为什么老向她借钱?  相似文献   

18.
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时,一天上午,全体共和党人举行会议,一位多数党领导人站出来故意说:“总统阁下,开完会之后,我们大家准备共进午餐,倘若您也来和我们一起进餐的话,您必须付餐费五美元,如果实在没有,鄙人愿解囊相助,以解尊驾拮据之难。”这位多数党领导人为什么敢同里根开这个玩笑呢?因为人们知道里根的口袋里平时不放钱,想借机让总统难堪。谁知里根听完他的一席话,笑而不答,沉默以对。当大家步入宴会厅时,戏谑里根的那个人沉不住气,再次提出借钱给总统,里根却出人意料地从口袋里掏出崭新的五美元,令在场者吃惊不小,迷惑…  相似文献   

19.
甜甜好人心     
一个人只要生活着就免不了被人评判好坏了。有好心肠又不断做好事的,称为好人。在一般人心里,好人是紧挨着谦让和诚实,紧挨着宽容和勤快的,好人是只记爱不记恨只有慈没有厉心中装着别人忘了去装自己的。他们给世界的感觉,像荒漠上那潭甘泉,像小桥下那溪清流。这世上没有一天嫌好人多了,也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好人,连坏人也不例外。我们虽然并非“性本善”,但是争优、向上,想被人称声好却是人的基本向往。说俏皮一点,即使是坏人,只有周围都是好人,都帮别人忙解自己囊都克制自己礼让他人都肯出大力气不计酬报都原谅过失慈悲为怀,坏…  相似文献   

20.
以前是能借到钱的少,借到钱的费尽周折的多,借到钱的利率门槛高,借钱的人被分成三六九等,而且只能向中国自己的银行借钱。而如今,给企业提供便捷、优质借贷服务的机构多了,积极帮助老百姓提供消费贷款,周转款的机制和机构也多了,所有的门槛、限制壁垒正在纷纷被打破。银行向老百姓露出了笑脸。我们向谁借钱不仅将有更多的选择,并且将是很愉悦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