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家文化与秦王朝的兴亡密切相关,它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秦孝公时期,商鞅以法家文化为指导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壮大,为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确立了法家文化在秦国的主体地位;秦始皇时期,由于过度迷信并片面使用法家文化,实行君主专制,崇尚权术,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二世而亡,同时也扼杀了法家文化的优点,极度膨胀了其不足。秦兴于法家,也败于法家,甚为遗憾!  相似文献   

2.
从商鞅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到秦王政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任务,这一百三十余年期间,是中国由分裂、分权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也是秦国逐步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时代,作为法家的政治家商鞅,作为法家的理论家韩非,都是适应这个时代需要而诞生的杰出人物。无疑,他们的目光是瞄准着当时的政治斗争,他们集中注意力思考的是政治理论。但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脱离经济的政治,因此,商鞅、韩非在论述当时的政治斗争时,不能不涉及与他的政治观相适应的经济思想。因为仅仅是“涉及”,所以,商鞅、韩非的经济思想不大为人们所注意。其实,这是探讨秦王朝的兴亡和法家思想的内涵的新径。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法家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今 《社会科学》2004,(9):96-103
法家学说经历战国时期数次政治试验 ,在秦国获得成功。秦王朝统治时期 ,法家理论得以全面实践。秦的短促覆亡 ,使得政界和学界都特别看重法家学说的负面影响。然而从出土文献资料看 ,在汉初标榜黄老“无为”政治的另一面 ,又体现出对秦代法制的继承。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空前上升 ,但是法家理论依然发挥着一定的影响。汉宣帝所谓“本以霸王道杂之” ,就反映了这样的影响。东汉末年 ,法家学说的文化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又得以重新上升。  相似文献   

4.
社会整合,指对社会的组织、控制,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政府以及社会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早在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各派就对此作了大量论述。汉初,随着对秦王朝灭亡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社会控制及组织问题又提到了重要地位。不少思想家如贾谊、陆贾、董仲舒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  相似文献   

5.
张凤仙  董成杰 《理论界》2009,(3):169-171
法家所设计和缔造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从秦一直沿用到清代.历代封建王朝一面标榜儒学,一面又不得不暗中推行法家的治国之术,即所谓的"外儒内法"、"明倡儒经,暗行法术".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实质就是法家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政治思想是政治心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体现,本文通过对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政治思想的研究,试图揭示法家政治思想提出和阐发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葛志毅 《北方论丛》2022,(3):147-160
考秦人起源东方,西迁后在西戎的包围中发展壮大起来,并受到其蛮勇之风影响。商鞅变法,定立国策,倡立尚武好战及崇重功利之极端精神。其国势崛起及统一大业之完成,端有赖于此;王朝建立不久即溃亡,亦因未能即时变政更化终致其恶果。秦人重母俗,因之制定准许妇女独自立户政策,虽使赋役征收对象为之扩大,亦乃当日急酷征役之证。秦迅猛扫灭六国,但统一不久即因急政暴虐而亡,且以轰轰烈烈之势结束三代亡于女宠女祸之老旧模式,这与战国以来社会历史变化剧烈,及法家急刻的政治功利追求密切相关。若仔细审视秦兴亡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因缘机运,固予人启示良多,但若论其溃亡,终应归于野蛮尚武与急迫惨刻法家意识之结合,所播下的种因。  相似文献   

7.
论汉儒批法     
法家因暴秦的速亡而在汉前中期连带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由此中断了本学派在学术上的发展,黯然退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然而法家学说的精髓毕竟是封建专制体制的内核,故不但最高统治者对其“表弃里用”,即汉儒董仲舒们也不免带有法家的思想痕迹。法家思想理论对于封建专制主义的不可或缺,与汉前中期过秦批法的时代氛围相碰撞,乃构成此后二千年来“阳儒阴法”的奇特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战国诸侯争霸进程中,秦统治者对法家学说可谓是青睐有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皇帝,秦始皇的一统六合,实乃凭力而胜。然在随后建构帝国政治统治思想时,却在先秦以来的众多诸子学说中,最终选择“五德终始”说,以之为王朝立论。探究其因,主要有三:首先,相较于其时其他诸子学派务以为治的具体论说,独有邹衍“五德终始”说关注的是王朝之间的兴替更迭,更具形而上的超越性,这符合以武力所建构起来的政权进行合法性论证之所需。其次,“五德终始”说契合了秦传统的“受命”意识。依“五德终始”说,秦帝国得享“水德”之运,这不仅为君权张目,给予了帝国统治者“君权神授”的合法性,而且也能够为帝国统治者“重法”“偏法”的个性喜好提供源于“德运”“德性”的本体依据。再次,“五德终始”说依凭、内蕴的阴阳五行思想,不仅与秦文化深相契合,更与秦人日常民生信仰密切相关,故择取其为帝国合法性作论,就更易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与遵奉。  相似文献   

9.
法家政治思想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一派 ,其思想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时秦国能在诸雄争霸中胜出 ,吞并其他六国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国采纳了法家的政治主张。公元前 2 2 1年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 ,也就标志着法家思想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秦政苛暴 ,二世而亡 ,法家学派也随着秦的灭亡而烟消云散 ,但法家思想 ,尤其是其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没有随法家学派的灭亡而消失。法家所设计和缔造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 ,从秦一直沿用到清代。历代封建王朝一面标榜儒学 ,一面又不得不暗中推行法家的治国之术 ,即所谓“…  相似文献   

10.
论李斯     
李斯,作为秦朝重臣,二朝元老,儿与秦王朝兴亡相始终,集功勋与罪过、人才与奸才于一身.探讨其一生历史,似乎仍有警醒今人的作用.一、秦王朝的开国元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与韩非一起从师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的李斯,看到"东方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而唯西方秦国强大,遂别师西向入秦.到秦国后,他先投靠相国吕不韦.吕不韦收其为门下舍人,不久荐李斯为郎(即宫廷侍卫官).从此,李  相似文献   

11.
西汉的王国问题,是西汉王朝前期政治上的一个大问题,它关系着汉王朝的兴亡,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分裂。为解决这个问题,花了近百年时间,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在“西汉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一节中,把这一问题作为重点,但限于篇幅,叙述的比较简单。为给教学提供方便,在此提供些资料,并对教法问题提些建议。 教材先简要地谈到异姓诸侯王的产生及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教师应以韩信为例,说明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喀拉汗王朝是九至十三世纪由我国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南部及中亚地区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喀拉汗王朝曾先后与萨曼、伽色尼、塞尔柱这几个中亚封建王朝接邻,与这些国家的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弄清喀拉汗王朝与中亚诸邻国的关系,对于深入地研究喀拉汗朗史、宋辽金时代的新疆古代史及中亚中世纪史和中国中世纪史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喀拉汗王朝与伽色尼王朝的政治关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由于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只延续五十三年就覆灭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中,是短促的,仅次于秦、隋两个朝代.本文拟从西晋王朝地主阶级贪欲和权势欲来探索其速亡的所在.一秦、晋、隋三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处在不同时期,但就速亡的原因而论,却有一个共同性的特点,即统治集团贪欲的恶性膨胀及其政策的破坏性.但是,剥削阶级的贪欲应该说具有两重性,即促进历史的发展和阻碍历史的前进,这就是对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史学史上,秦史学(包括秦代以及统一之前的秦国史学)总体而言不够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秦人在历史观方面则具有"时变世异"、"今胜于古"乃至"厚今薄古"等思想。秦史学基本状况及特点的形成与法家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主导性作用有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这一事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蒙文通之学,具有经学与史学相互交融的风格。在蒙文通的经史之学中,对先秦法家进行了多个方面的阐述与建构。从法家的范围来看,兵家、农家、纵横家都可以归属于先秦法家。从地域特征来看,先秦法家之学是秦晋之学。从思想观点来看,先秦法家的关键词是法、术、势,先秦法家主张"抑贵族而尊君权",要求"强公室,杜私门",这些观点建基于法家所特有的历史哲学。从思想语境来看,法家是周秦时期中国思想的两大主流之一,是周秦时代有别于儒家的新思想,法家与儒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冲突到融和的转变。蒙文通立足于特定的经史立场对先秦法家作出的阐释,为当代学界理解法家提供了重要的镜鉴。  相似文献   

16.
一千三百五十年前,唐代实际上的开国君主李世民,为了使自己建立的王朝长治久安,常与一班大臣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统治的问题。讨论中,君臣们引证了秦以来各代兴亡的史实,总结了不少经验,从而制订出了一系列在当时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出现了所谓“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李世民得出一个结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也常常讲: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经过前人实践的检验,优劣好歹已经明明白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只要能从实际出发,批判地继承,就可以“古为今用”,促进我们事业的发达。这就是编写“古镜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禁、休养生息的政治。这一做法,在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有两个显著特色:政治特质的政治伦理化和政治运作的"外儒内法"。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晋法家则是法家思想的系统化体现,也可以说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晋法家以理性主义为基本逻辑,以功利主义的效果论为目标,建构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权力分配与制衡体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种国家理性的理念。从政治伦理的角度看,晋法家的这些思想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政治领域的理性化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朝处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时期,是在秦王朝被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之后而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西汉地主阶级所奉行的治国立法思想,与秦王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西汉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西汉王朝治国立法指导思想变化的原因、过程以及西汉前期法制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秦史探索的漫长历程中揭示秦兴亡的历史奥秘曾是一个恒久主题。近年勃兴的秦文化研究为全面审视秦史开拓了新的主题和视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种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客观罗列某些局部文化表征的事实判断层次,也不应局限于那种以成败定优劣为研究终端的运思方式和片面评价尺度,而应当全面揭示秦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动态演化模式,寻绎其特征、因果规律,并对其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