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东地区因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世界大国的争夺重点。冷战结束后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 ,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并谋求建立一种维护美国利益的中东新秩序。但美国所采用的强权加武力的政策日益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 ,且世界其他大国谋求中东地区主导权的力度也在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 ,美国不得不对其中东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来,美国对中东政策历经冷战、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三个分水岭。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除了基本的战略、政治和经济利益外,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外交理念、国内利益集团以及美国与大国的关系、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都有着紧密联系,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 ,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 ,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大国,又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石油领域展开竞争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一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石油竞争,导致双方的利益缺失。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外交调整。目前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5.
石油因素在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能源、经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是美沙关系的重要基础。但两国石油合作深层发展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两国谋求石油利益的方向性差异、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美国降低中东石油进口比例、美国改造中东计划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制约美国与沙特石油合作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来 ,中东局势越来越紧张 ,其背后隐藏的石油利益之争是不言而喻的。这场争夺对于我国石油安全和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作为一个石油消费大国 ,应该认真分析我国在这场能源大战中所处的位置 ,认识到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加强石油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现实条件下 ,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的石油合作不管是从经济、外交还是地缘政治上 ,都是有利于我国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人们对石油的高度重视。二战前,墨西哥湾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心。二战期间,德高里尔对中东石油的调查报告向世人展示了中东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同时对二战后美国中东石油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最初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 ,是因为它处于欧亚非的战略要冲。二战前后 ,地缘政治学由 19世纪末的“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空权论”发展到“资源论”、“能源论”。随着中东石油的大量开采 ,中东在国际舞台上更多的是扮演着能源地缘政治中心的角色。冷战的爆发 ,使西方大国越来越意识到中东能源的重要意义。从单纯的地理空间的占有、控制到对资源、能源的控制 ,美苏在中东展开了全面争霸活动 ,并导致一系列地区霸权主义战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大国,又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石油领域展开竞争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石油竞争,导致双方的利益缺失.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外交调整.目前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刘合波  王黎 《国际论坛》2012,(4):7-12,79
石油是世界各国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源。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国家利用西方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资源的有利形势,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进行石油制裁而导致的国际危机。石油危机造成了西方联盟的分裂,在外交上孤立了美国。但石油危机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外交政策,也没有达到阿拉伯国家的预期目的。美国利用推进中东和平作为反制筹码,最终促成了石油危机的解决。这场生存资源之战对阿以脱离接触问题产生了影响,在客观上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石油储量的65%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进口石油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政治高层互访、经济合作与援助、军事贸易与往来,有效地保证中东石油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并有效地保证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9·11"事件以来,大国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角力,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权力斗争的需要,上述大国尽管竞争的手段各异、程度不同,但都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构成现实而潜在的挑战,未来中东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许又将跌入大国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中东民主计划是控制中东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2/3,美国通过民主化改造,扶持建立亲美政权的国家和组织,削弱和瓦解OPEC组织,进而控制石油资源,从经济上独霸世界,控制盟国,遏制潜在对手。  相似文献   

15.
北冰洋油气资源潜力与中东地区相匹敌,已经成为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全球大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挪威、加拿大、丹麦(格陵兰)其未来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柱。北冰洋沿岸国家和相关国家围绕北冰洋油气资源,呈现出"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的战略目标之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北极油气活动的影响是短期的,油气活动趋于活跃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中石油在伊拉克油气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国内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石油增产后劲不足,迫使其更多地依赖海外油气资源。从地缘政治来说,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中国最安全的石油进口来源;从资源分布格局角度来说,中东地区则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中石油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担负着保障中国石油供给的重要责任,本文分析了中石油在伊拉克油气发展现状,基于SWOT分析模型,探讨了中石油在伊拉克油气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石油在伊拉克油气发展的战略以及保障措施;认为中国应积极进入伊拉克油气上游领域,进行勘探开发,从而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进程,同时保障中国的石油供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和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油气上游储量交易活动日趋频繁。除了北美地区依然是全球交易活动重点地区以外,非洲、中东、亚太地区的交易活动也日益增多。2010年非洲经济出现明显回升,特别是一些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资源国,经济增长明显恢复。其中,尼日利亚在2010年经济增长大幅上升。非洲地区及尼日利亚近年油气储量交易情况、财税制度及投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外国石油公司与尼日利亚油气资源的合作要把握契机,与尼日利亚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关注政府的引资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