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人同他的活动对象的关系。人们的活动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历史过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具有社会历史的特征。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依次表现出对象性、对象化、对象世界三种规定性。这三种规定性既是客体在人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三个环节,也是人的主体性确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文就主客体关系运动变化的三个环节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  相似文献   

2.
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客体可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类型。客体不仅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而且也处在运动变化和演化发展之中。由于客体是主体所指向的外界对象,是主体所设置的外界存在,因此,客体的演化一方面表现为客体本体存在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客体和主体活动关系的指向性发展变化。一、客体的本体演化所谓客体的本体演化是指客体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种发展变化对于客体来说完全是自本自恨和自满自足的。客体的本体演化过程是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  相似文献   

3.
主体即具有思维能力、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客体即外界的事物,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通过认识和实践,主体与客体发生了联系,建立起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具体关系。本文不能研究这全部关系,只就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截取几个“链环”分析一下。一、审美关系的产生主体和客体的最初的关系(也是最基础的关系)是依靠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才得以建立的。这种最初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4.
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健美操的属性和功能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价值关系,而它的外在价值表现则是客体满足了主体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效应。健美操的价值是通过健美操活动来创造和实现的。健美操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依赖、交替作用的过程。健美操运动中的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健美操的发展、改进、提高过程,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是健美操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学研究对于健美操的实践运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艺术品是主体在艺术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体的产物。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对于揭示艺术创造、艺术品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把艺术创造过程分为审美感受、审美冲动、审美构思、审美物化和艺术品五个阶段。这样的划分也许稍嫌生硬,因为这五个阶段往往是交错进行、难以分辨的,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且依据这样的划分。这里我们从艺术创造的五个阶段来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6.
用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给实践下定义 ,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现代背景中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张力 ,这说明实践内涵发生转向。对实践应该从人、实践理念、工具“三要素”进行分析。实践的各个要素相互交织 ,越来越凸显人在其中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上 ,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客体、主体客体、主体三个阶段。实践“三要素”就是主体性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对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研究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永恒课题。纵观欧洲哲学发展历史 ,它对主客体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发展圆圈 ,也就是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偏重于研究客体的正阶段 ,到近代初期欧洲哲学偏重于对主体问题探讨的反阶段 ,再到近代后期哲学关于主客体统一认识的合阶段。不同阶段对人类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实践双向转化规律聂世明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以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方向相反的双向转化运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转化,既是主体--客体功能关系的实质内容,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现仅就主体和客体之间双向转化的物质基础、内在动...  相似文献   

9.
自然美由逻辑形态系统、历史形态系统和认识史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它们纵向发展,横向对应,三者既是同源的,又是同构的。自然美是运动的,周流不息的,它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之中运动生成发展的。通过分析考察,作者为我们描述和展现了从偏于内容的自然美到偏于形式的自然美这一从古代到近代自然美变化发展的总流向。  相似文献   

10.
论认识客体的观念化、符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认识作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观念的掌握方式,所掌握的是关于认识客体本身的存在状况、结构、属性、本质、关系、运动变化过程及规律等的信息内容。所谓认识是反映,就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通过感知和思维活动接收、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文章着重论述了与认识主体相关联但又是外在的感性的认识客体,必须经过认识主体感知的转化和转换过程以及陈述,成为储存和呈现在认识主体大脑中的观念化、符号化的信息客体,才能成为思维加工处理的对象,成为观念所掌握的客体。文章根据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相关联领域的不断变化,分析了人类认识进化发展中问题的发生、主题的转移、认知图式的改变、参照系的变换等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任何社会制度的社会管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不外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总是体现着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性质。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存在着性质不同的管理关系。社会管理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管理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此决定了三种管理性质和方式:一是与原始社会公有制相适应的自发的自我管理,其主客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发展,总的说来是循着两大基本趋向进行的。其一是由客体认识论朝主体认识论发展;其二是由总体认识论向分支认识论发展。关于后一种发展趋向,我们可以根据客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精神认识论;我们也可以根据主体的不同类型把总体认识论划分为人类认识论、群体认识论和个体认识论。总体认识论和这些分支认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总体认识论分支的个体认识论,不是研究人类如何去认识个别客体,而是研究个人主体如何去认识外界客体,也就是说个体认识论中的个体一词不是指客体,而是指书体。个体认识论就是以个人主体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体运动规律性质,又具有主体活动规律性质,是客体运动与主体活动的统一,因此其运行机理应从客体运动即自然史前提与主体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两大机制要素分析。社会发展规律是在人的活动的诞生过程中扬弃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起始运行,并以自然界运动规律为本体论前提的。在实践活动中,超生命需要形成的必然性是社会规律运行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体的创造性选择和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是社会规律运行的现实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14.
人与世界之间必然形成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在现实世界中充当主体,现实世界在人面前作为客体,二者构成实实在在的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这注定了: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然具有一系列现实的具体内容。然而,学术理论界在探讨主客体关系时,往往脱离人与世界之间现实地存在的主客体关系活动的实际,抽象地谈论人的主体性和世界的客体性,进而忽视了这种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本文拟就人与世界之间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现实的具体内容作一简析,以对其现实性作一展示。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任何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范畴,民主也是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恩主义理论中主客体学说与民主思想的内在关系,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和民主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有意识、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改造和认识活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中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主体能动地反映着客体,改造着客体。人们正是在这种主客体双重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既改造着客观世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语言操作的必要性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总是首先直接操作认识客体,把关于客体的信息输入主体的思维活动中,并通过对客体信息的过滤、加工、整理和重组等,把握客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就是实际的操作工具。可见,主体并不总是停留在对客体的操作阶段,而且还必须从客体的操作过渡到语言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戴劲 《学术研究》2012,(6):28-32
马克思将感性主体看作辩证运动的过程,即主客体由统一到对立再到对立统一的过程。而主客体辩证运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自我对象化,主体和客体是统一关系;第二是自我异化,主体和客体是对立关系;第三是异化的扬弃,主体和客体重新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评了黑格尔的"双重错误":第一重是对异化的理解,第二重是对扬弃异化的理解。由此显示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在主客体辩证运动方面的差异:在黑格尔那里,这是主体对象化以及扬弃对象性的过程,即人类在思维中确立起主体性的过程;而在马克思那里,这是切实地通过扬弃对象性本质的异化来占有对象性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李明认识论的发展,在其研究重心上曾经历了一个由客体规定性到主体认识能力再到主客体同一性之考察的历史演进过程。伴随着当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循着客体和主体关系这条主线,当代认识论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客体和主体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展.但是,这种研究仍然有必要继续深入,需要从多种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探讨.许多学者已经指出,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因此,分别地对这三种关系进行细致地具体地研究,是引深主客体关系研究的一条途径.本文只围绕认识关系这一方面作一粗浅的试探,以期引出更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认识关系及其运动,就必须首先把握“认识关系”这个概念.由于认识关系只是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具体关系,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包含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经济发展史又可以称为经济主体、经济客体的演变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主体、经济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直接导致了经济的起落兴衰.新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宽广的考察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