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17~1937年间,山西省积极推行棉政,其实施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17~1933年)由省政府倡导植棉;第二阶段(1934~1937年)在棉业统制委员会统制下综合解决棉业问题.经过此20年的努力,山西棉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棉花品种得到改良,棉田面积大幅度扩展,棉花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所产棉花不仅满足了本省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和本省纺织业的原料需求,还有相当数量的棉花可供输出;棉花种植和运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棉花检验对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良好的市场风气发挥了一定作用.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山西棉政的绩效未能充分发挥.尤需指出,棉花统制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的意义,但棉花的大量输出客观上也为日本提供了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2.
一、播种面积大增大减在2000/2001棉花年度(上年9月1日~下年8月31日)前期棉花价格上升的影响下,去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增长1199万亩,产量增长90.7万吨(181.4万担),增幅之大为近年之最,仅当年棉花产量就大于需求。  相似文献   

3.
潘登 《小康生活》2003,(11):19-19
菊花脑以嫩梢、嫩叶为食用部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等矿物质,有清热凉血、解毒和降血压的功效,并有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目赤等疾病的保健功能。其适应性广,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的无公害保健蔬菜。(一)对环境的要求:菊花脑发芽适温15—20℃,最低4℃以上,幼苗生长12~20℃,低于5℃和高于30℃生长受阻,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品质差,产量低,20℃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棉花生产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为广大棉农介绍三个抗病能力强、省工、产量高、纤维品质好的棉花新品种,以保证种出的棉花能卖个好价钱。(一)高产、优质、多抗、纺纱专用棉花新品种冀审“邯333”。冀审邯333为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通过远缘杂交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5.
200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 2000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产量 &&2000年全国及分地区主要农村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2003/04年度世界主要农产品产量将恢复性增长;受消费稳定上升的影响,需求大于产量;期末库存仍将持续大幅下降。预计世界谷物、棉花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3.6%、9.8%和5.4%;谷物和棉花期末库存分别下降11.2%、6.0%;谷物贸易下降1.7%,棉花贸易增长2.5%;美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虽有小幅下降,但普遍高于1999~2001年的低价位,难以恢复当年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为2003年进一步扩大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时机。本文根据2003年5月,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提供的数据,对世界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做一简要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棉籽油价仍将坚挺:因今年全球棉花产量下跌,棉籽油供需矛盾突出,1994年全球棉油将求大于供,价格继续看坚.今年,美国市场上棉籽油价格居高不下,每磅售价达30—35美分。造成今年棉籽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是,1992年—1993年度美国棉花产量下降,产棉大国中国的棉籽油产量仅75.1万吨,下降了8.5万吨.有方面估计,今年1993年美国的棉花产量大约是1790万包,比1992年略增。(二)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透露,1994年国际市场上有7大类化工产品畅销。(1)造纸用化学品:主要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均匀设计U_(to)(10~7)研究影响绿色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五大因素(培养温度、加水倍数、底物粗纤维水平、初始pH值、培养时间),试图找出培养条件最佳组合,取得高酶产量和酶活力。结果表明:当底物粗纤维水平为50%,初始pH值为8.0。加水3.5倍,在27℃条件下培养55h,可取得最大酶产量28.09mg/g和CMC酶活力27.16mg/g.h,棉花酶活力33.26mg/g.24h。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榆林黄芪的移栽栽培方式,以黄芪为研究对象,设置起垄栽培(QL)、膜际栽培(MJ)、双垄沟栽培(SL)和露地栽培(CK)4个处理。分析CK、QL、MJ、SL对黄芪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20 cm土壤温度,返青期MJ和QL同温,比SL、CK分别增温0.25℃、1℃,花期MJ比QL、SL、CK温度分别降0.75℃、2.63℃、0.125℃;0~60 cm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MJ比QL、SL、CK高2%、2%、14%;株高和冠幅,荚果期MJ显著高于QL、SL和CK,茎粗MJ显著高于CK,与QL、SL无显著性差异,比QL、SL增粗0.22 mm、0.71 mm;干物质量,MJ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总根数,MJ显著高于QL、SL和CK,MJ产量显著高于SL和CK,与QL无显著性差异,较QL、SL和CK分别增产2%、20%、18%。综上,MJ为榆林平栽黄芪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对新疆重点扶持的产业。近年来,新疆棉花市场起伏波动较大,棉花价格以降为主,到2001年已跌至近年来低点(皮棉360元/担),基本接近棉农的生产成本。2002年国内纺织行业效益回升,棉花消费比上年增长20%以上,拉动棉花价格大幅度提高,从2002年8月以来棉花收购  相似文献   

11.
论方针政策与高等教育规律的关系张嘉玉建国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这段历史,却使人清楚地看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几次明显起伏。仔细分析这几次起伏的原因,使人不难看出起伏现象的发生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密切的关系。国家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入世”以后,棉花市场开放度将远远高于粮食等农产品,棉花产业受到的影响在农产品中可能最为突出。新疆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棉花产区,自实施"一白"战略以来,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居全国首位,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入世”,新疆棉花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认清形势,制定对策,趋利避害,调整和完善棉花发展战略,对保持新疆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边疆社会经济的稳定意义重大。一、新疆棉区的地位与发展潜力(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3.
棉花早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之一,据调查早衰棉田一般减产10%—40%,平均每亩减收皮棉13—15公斤左右,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我们初步总结了以下几点早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早衰原因。(1)根系短浅:我地棉花大部分为营养钵育苗为移栽,移栽棉一般主根断、短、入土较浅,侧根分布范围80%集中在表土8—10厘米的土层,吸收利用深层养分能力弱,易倒易衰。(2)地力下降:由于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14.
棉花需求主要包括轻纺用棉、絮棉、出口、储备和其它用棉部分.近年来原棉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絮棉及其它用棉也基本稳定,储备棉主要由产需节余来安排.因此,年度棉花供需是否平衡,主要看生产与轻纺用棉的情况怎样."七五"前期,由于轻纺工业发展快速,棉纱产量增加较多.1988年与1985年相比,棉纱产量增加100多万吨.1988年以来,我国棉纱生产基本稳定在460万吨左右.1990年,我国棉纱产量为462万吨(合2574万件),折合原棉为386万吨,絮棉及其它用棉约60万吨,全社会棉花总需求量约为450万吨.这一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451万吨,棉花  相似文献   

15.
(一)苗期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播后出苗前气温白天保持在28℃~33℃,夜间21℃~23℃;齐苗后白天24℃~26℃,夜间14℃~18℃。(2)嫁接期管理。黑籽南瓜两片子叶展平,黄瓜苗破心时进行嫁接,嫁接后苗床盖小拱棚保温保湿,棚内温度保持28~30℃,湿度95%以上,并遮光三天,以利伤口愈合,7天后给黄瓜苗断根,炼嫁接苗独立生长。(二)定植。(1)定植田基地。亩施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乡村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原始工业化逐渐兴起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乡村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其主要表现是乡村家庭棉纺织业的快速扩张,包括为乡村家庭工业提供原料的棉花种植量和棉花产量、棉布的产量及其远程交易的商品量、从事乡村棉纺织业的人数都有大幅增加。这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欧的原始工业化一样,存在着许多地区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的重大发展,这些历史积淀为后来的乡村工业腾飞奠定了原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购销体制通过阶段性改革,不断完善和创新。但是随着棉花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兵团棉花购销体制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已经威胁到了兵团棉花产业(兵团棉花产量占我国总产的1/4)的安全。该文运用相关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兵团棉花购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演变进行分析,重点对各购销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博弈论证,最后提出:兵团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和购销市场竞争结构完善,是兵团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棉花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棉花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军备物资,而且也是我国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棉花问题。我国棉花生产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四十多年里,棉花生产不是呈直线增长,而是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突出问题是棉花生产波动性强,波动幅度大,下滑后恢复期长,一直未能走出大起大落的境地。棉花总量短缺现象比较明显,导致这一结局的因素一般有两方面:其一棉花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如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受灾频  相似文献   

19.
棉花产业链横跨种植业与纺织业,具有主体多、各环节利益诉求不同、上下游模式不同等特点。文章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对棉花产业链上的国内外棉花价格、国内化学纤维产量、纱产量、布产量、服装出口量、棉花进口量和汽油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棉花价格是国内棉花价格、化学纤维、纱、布产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国内棉花价格、国外棉花价格、汽油价格、服装出口量对棉花产业链产生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需要在第24、24、28、25个月之后才能达到新的均衡;对来自棉花产业链某个变量或者变量的替代品的冲击,该变量上下游环节长期平均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进口农产品对种植收入的影响——以大豆、棉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价格传导和产量的负向冲击2个方面研究了进口大豆和棉花对种植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大豆对国内大豆的价格传导作用非常大,虽然大豆的进口对国内大豆的产量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是部分年份进口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会使大豆的种植收入上升;而进口棉花对国内棉花价格的传导作用较小,对国内棉花产量的负向冲击作用也不明显,进口棉花对国内棉花种植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传导途径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