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德育实效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班班通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只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合理地利用班班通,促使《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往课本外延伸,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最终促进品德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班班通设备在我校安装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灵活、恰当地运用好“班班通”设备,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目前农村学校也已普及。"班班通"作为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它进行多媒体演示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电子课本,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方式,班班通真正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了班班通参与的多媒体教学真正使学生做到想学、乐学、善学,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让我们的课堂教与学更轻松。  相似文献   

4.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投入教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多少  相似文献   

5.
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存在“假、大、空”的现象,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笔者认为应从“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联系实际、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注重实效”几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6.
学校每个班都安装了班班通工程,上课应用班班通,感觉不但课堂氛围活跃,而且学生学习的效果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班班通”教学具有新颖性、互动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班班通”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可以让抽象变得直观。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逐步成长为一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新时代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对教育的投入更是毫不吝啬。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班班通”工程的建设,真正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发展思路。让我们也享受到了各种先进的教育资源,我们也会制课件了,也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我们的课堂也活跃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许多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尚存许多不足之处,这对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一、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师资、办学理念和教育主管部门考  相似文献   

10.
班班通设备在我校安装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灵活、恰当地运用好"班班通"设备,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科学咨询》2015,(4):16-17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如何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泼、主动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最大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变革给学校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巨大转变。本文重点分析了班班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策略。合理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的设备和技术,备将推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指导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品德与生活教材而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实效性,确是当务之急。现在就小学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变革给学校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巨大转变。本文重点分析了班班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策略。合理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的设备和技术,备将推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起塑造学生灵魂,使学生明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教学落实到位不佳,影响学生的成长。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需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并且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亲身参与活动的少,抽象、空洞的多,直观、实际的少。如何走出这一误区:一、改革活动教学模式品德课程力求“童心”, “童趣”。教师应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式的、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许多学校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极不成比例。如何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高效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作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校,在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逐渐建立起具有陈经纶中学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