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扩展代际交叠模型(OLG)分析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机制,利用5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动力机制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初期,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2)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极易出现阶层分化,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分别趋向"高生育—低教育"和"低生育—高教育"的"二元陷阱",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一种诱因。(3)人均GDP 4 000美元可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门槛,物质资本回报率仍然显著,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由之前的不显著变为显著,跃升为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开启"双引擎"模式。为此,升级义务教育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有助于经济跨越增长门槛,使经济向高水平均衡点收敛,也是破解中等收入经济体"二元陷阱"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崔静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城市居民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扭转了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分配倾向,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居民之间,收入水平逐渐拉开差距...  相似文献   

3.
一论述收入分配对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先要对人口素质提高所需要的各种个人支出进行分析。人口素质,包含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口健康素质两方面内容。要提高人口智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1999年住户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来推算城市失业率、贫困率及基尼系数,并预测今后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失业率较政府公布值高出近3倍,特别是“下岗失业”问题尤为突出。(2)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加剧城市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3)城市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持续扩大。(4)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持续恶化。文章还指出,依据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中国尚处于基尼系数上升时期,因而在达到峰值之前收入差距还会扩大,这有可能成为社会和政治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论述收入分配对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先要对人口素质提高所需要的各种个人支出进行分析。人口素质,包含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口健康素质两方面内容。要提高人口智力素质,需花费一定的教育费用,一般可用货币直接表示,称为人口智力素质提高的有形支出。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内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其收入分配,目的是要激励人力资本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难点是如何选择这种具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制度。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从企业中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入手,通过解决隐性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问题,分析和研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剩余产权的配置,以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口学刊》2018,(1):66-78
养老金制度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工具,发挥着重要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养老金的代际收入再分配作用,但是其代内收入再分配对个体参保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家庭金融数据,运用养老金收益的精算模型对城镇个体职工未来养老金收益及收益率进行估计,探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代内再分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非收入因素如个体年龄、性别及婚姻等特征对养老金收入再分配结果的影响超过收入因素。通过使用交互项分析方法发现非收入因素的影响作用显著受到收入因素的调节。收入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年职工、男性职工及已婚职工的负向转移程度。另外,在所有人群中年轻的高收入群体受益最大,中年男性高收入群体出现负向转移。研究还显示非国有经济单位养老金在分配作用中的受益明显低于国有经济单位,建议政府采取一定的补贴政策以促进其参保的积极性。最后,利率水平与工资增长率对养老金的再分配作用也具有极大的影响,政府需要考虑将二者设定在合理范围内以激发员工的参保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朱琪  刘红英 《中国人口科学》2020,(2):111-125+128
文章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出发,基于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视角,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收入分配机制与效应。从机理上看,人工智能的资本偏向性通过用资本替代劳动,降低劳动收入份额,扩大了要素收入差距;人工智能的数据偏向性通过发挥数据优势,催生"赢者通吃"市场,扩大了数字平台企业间和企业内的收入差距;人工智能的技能偏向性通过提高技能溢价和岗位极化,扩大了技能、岗位内部的工资差距,但同时也通过推动技能需求变化和组织变革,增加女性就业与收入,缩小性别收入差距。从分配效应看,短期内人工智能的技术偏向性会使数据、技术、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等要素优先受益,收入差距扩大,但从长期看,随着人工智能生产率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释放,以及高技能人才供给增加,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将得到缓解。此外,针对数据、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也有助于治理人工智能引致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洪银 《西北人口》2011,32(1):6-10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关系到农村社会发展。借助社会调查数据,文章通过模拟参与方程和收入方程,采用直接法计算出调查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农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了农村收入分布的均等,非农就业量与农村收入均等化之间呈倒U型关系趋势。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选择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水平差别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多 《西北人口》2009,30(4):108-111
通过对2005年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参照墨菲和韦尔(Murphy,Kevin M.and Welch,Finis.)提出的教育收益率测量方法,时中国不同教育水平明瑟收益率进行了统计性检验,并给予解释。研究发现,各级各类教育明瑟收益率存在明显差距,其中,高中学历样本的教育收益率最低,本科学历样本的教育收益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浅论收入分配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人和家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和受益者之一。文章通过对 1992~ 2 0 0 1十年间统计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发现目前中国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极大地影响了个人和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和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从而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样一个视角,对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关注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就业权利的实现,更加注重就业岗位的创造;在处理好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逐步解决制度覆盖范围内不合理的待遇差距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制度缺失带来的相当一部分人群无法享受社会保障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既要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注意保持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与教授收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从建国以来 ,教授收入一直是下降的。改革后 ,教授收入总体上低于其人力资本价值的状况仍未得到扭转。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合理与无效率 ;在于高教领域里缺少激励—约束机制 ;冗员过多 ,而在分配上又向非教学人员倾斜 ;在于高校间缺少竞争与淘汰机制 ,使教育家兼企业家型的校长无法形成 ,也无人对教授的人力资本进行负责的评价。现行职称评定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导致教授“市场”出现“柠檬市场”。在短期内因退出障碍虽不会出现“劣币逐良币” ,但在长期内 ,教授学术水平下降则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度量我国劳动力迁移对收入水平提高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证实劳动力迁移可以大大提高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缩小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口特征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稳定有序的劳动力迁移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金融周期理论分析了金融周期对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调节效应,并利用199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研究表明:(1)消费顺金融周期变动,正向金融冲击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负向金融冲击减少居民消费支出。(2)收入差距不仅抑制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对消费顺金融周期性存在显著负面调节效应。收入差距会削弱正向金融冲击对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加剧负向金融冲击对消费支出的削减效应。(3)从全国层面看,城乡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负面调节效应更大;分区域看,城乡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差距对中部负面调节效应更大,城乡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差距对东部负面调节效应更大。(4)城镇中高、中等和中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负面调节效应更大。降低收入差距对消费顺金融周期性负面调节效应进而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持续恢复应精准收入来源、收入群体和区域施策。  相似文献   

17.
香港是全球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之一,也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采用香港2006、2001及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产业结构变动历史对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议题展开研究。本文认为,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形塑了当前的行业、职业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重心和未来发展方向。此外,经由教育途径,香港产业结构知识专业化的特征已日益凸显。由此,香港产业结构不但缔造了当地经济繁荣,同时通过行业、职业、教育等变量对香港收入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期望,本研究的开展能为香港产业升级提供绵薄的科学参考依据,以此实现香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8.
计划生育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计划生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与标准理论模型不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扩大而不是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超生罚款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既损害着农村物力资本的积累,也损害着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吴昊  林伟 《人口学刊》2016,(3):106-11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将面对的重大课题。收入差距过大、生产效率不高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直面和解决的两大难题。上述两个问题的本质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城镇化既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是解决城乡、地区差距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政策既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也没有达到促进公平的政策初衷。因而,加快调整的城镇化政策对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养老金收入与收入不平等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和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养老金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2002~2007年,随着养老金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相比其他家庭人均收入,养老金对保障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养老金通过家庭内部老年人口之间的再分配,发挥的作用更明显。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不平等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开始显现;对于单独居住老人,养老金的健康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