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信息、量子信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子信息是由信息学和量子物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前沿交叉学科,它具有经典信息论无可比拟的奇特的纠缠和非定域关联特征,给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在科学技术为信息论奠定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信息是以运动为表象的非实体形式的客观实在;并阐述了量子信息存在三种内在的统一性,即信息实在同量子实在的统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和定域性与非定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介了玻姆的量子势因果解释及非定域性观点.量子势解释作为玻姆的量子理论因果解释的核心在八十年代以后受到玻姆的真正重视.玻姆从信息的角度重新看待量子势,提出了若干新的观点.尤其是,玻姆从量子势、活动信息出发对非定域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在物理学上和哲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对信息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浪潮,涌现出大量讨论与信息哲学相关问题的论文和若干本专著。邬焜先生的《哲学信息论要略》(1985)一文的发表以及《哲学信息论导论》(1987)一书的出版成了信息哲学在中国正式创立的标志。邬焜先生特别强调指出,由于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所以,信息哲学是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息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信息哲学研究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探索与创立期,20世纪90年代的退潮和深化研究期;21世纪10年来的成熟发展和被再度关注期。中国信息哲学创立的标志是邬焜的一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哲学信息论要略》(《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而邬焜创立的信息哲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他独撰的一本长达70万字的著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相似文献   

5.
量子信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为科技哲学提供了本体的基本形态与整体关联的最优解释。文章从哲学的角度认为,量子信息认识论为量子信息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对微观实在本体的认识方向,反映了从微观粒子的整体表象走向构建性的关系实在认识,并阐述了从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主客体内在关联的认识过程。量子信息的这种从本体认识到整体认识的过程,为人类认知思维活动提供崭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量子信息不同于经典信息。建立在量子力学与量子信息理论基础之上的量子技术显示出不同于经典技术的能力。量子技术对低碳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量子技术可以节约时间与空间、能源,开发新的量子资源,克服某些经典复杂性,形成量子产业。  相似文献   

7.
量子信息代表了当代量子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代表着信息时代最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从理论内容、结构体系、存在的运动形式以及对客观实在的操作上都赋予了我们新的启示。针对量子信息的哲学问题的分析,量子信息为揭示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客观实在与主观存在构成了世界的完备集,构成存在的互补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人类跨入信息时代之际,如何能够实现保密通信的不可破译性是现代通信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哲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量子密码术在保证信息的不可破译性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非量子密码术和量子密码术两个阶段分别以科学的和哲学的解析,文章认为,古代密码术具有弱不可破译性,发展到经典密码术阶段,密码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强不可破译性,而量子密码术则显示出不可破译性,逐渐趋向"绝对不可破译性".  相似文献   

9.
量子纠缠及其哲学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量子纠缠从被提出开始,就为广大的物理学家及哲学家所关注。关于量子纠缠的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在物理学也在哲学上带给我们众多的思考。文章从量子纠缠入手,介绍了当代量子纠缠的研究进展,评析了其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之做了简略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博弈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信息构成了博弈主体制定博弈策略进而实现博弈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性因素。在经典博弈中,博弈信息主要是通过观察、干扰、操作等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获得的,而在量子博弈中,博弈信息的获取除了与博弈客体直接发生作用以外,它在更深层次上依赖于量子的纠缠与制备,量子的纠缠与制备使得量子博弈信息获得了经典博弈信息无法比拟和超越的优势。对微观博弈信息的深层生成进行深入的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洞察量子博弈的本质,又可以为解决宏观社会问题提供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物理学的相对论革命和量子力学革命,揭示了非经典的世界图景。系统科学的发展,要求以系统的思维来整合系统的对象,表明了一种在动态中寻求稳态与平衡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不可逆的建设性作用,强调了自组织的机理和作用,说明了确定性系统长期行为的不确定性。信息科学的发展,使计算机成为人的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网络化和信息化造成了思维的某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席,康斯坦丁.科林(КонстантинКолин先生的著作《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对信息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对信息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学科地位、体系结构、领域和方法,信息科学教育,信息的科学观和哲学观,信息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这本著作中,科林先生不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科学观和哲学观,而且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和教育观。科林先生所代表的俄罗斯学者的相应研究和工作,一定会给我们诸多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线性科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线性科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其中较为详细地探讨了非线性科学的哲学范畴和哲学思想,认为要多角度观察事物,要从变化中认识主要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多元竞争与协同的统一,这一结果将对非线性科学的哲学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自在中国形成以来引起了人们众多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针对经济哲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认识和观点 ,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新学科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经济哲学的内涵、定位 ;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方法 ;经济主体性质的哲学剖析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邬焜先生在《复杂性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中所阐述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使得人们第一次开始从哲学本体论层面上思考信息世界,并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信息思维——去思考和探讨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的对象性世界。信息思维作为一种在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的全新的全息综合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对复杂性研究有重要的启示:避免泛化复杂性概念;转换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承认复杂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技术总论的研究范式来看,科学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过程.与以上过程相伴随,存在对科学技术加以支持和批判及社会批判的不同技术哲学研究传统及范式,这是一种外在视角的科学技术审视;科学技术的现实复杂性使得外在论无法透视其社会本质,从内在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STS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但是,STS研究缺乏哲学基础,其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应该纳入STS哲学的研究范畴,这就是PSTS得以确立的基础.PSTS,是技术哲学与STS研究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是科学发展本身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历史趋势。人类认识历史,经历了自然哲学到实证科学再到唯物辩证法,出现知识整体化和一体化,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并非互相取代,而是相互吸取对方的新鲜营养,创造新概念,唯科学主义片面相信学科的独立发展,是违反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革命的方法论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在科学领域的革命促成了近代的世界观、方法论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 ,动力与传播革命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是走出牛顿科学的开端 ,计算机网络造成的信息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思想重点在于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