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行政体制改革战略地位的理论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短回顾我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历史,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与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促动,并深入研究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营方式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前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由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显示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强大活力,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对中共八大所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情况。这五个方面包括 :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缘起问题研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的研究、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关于八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八大经济体制改革未能落实原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两种改革必须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成败得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小平同志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以市场为取向,不仅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成功,而且不能推动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政治体制改革不以民主为取向,也不仅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成功,而且不能促进甚至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价格改革放在何种地位决不是个战术问题,而是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的选择问题.为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改革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关口这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价格改革所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关口,主要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经济改革基本上进行得顺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向前走了一步之后,就会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成功。”胡耀邦同志说:“现在看来只从经济方面进行改革,有些事情就办不通,必须要同政治体制改革一起来才好办事。”下面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如何进行,尤其应该考虑本地区的特点。”这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就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集中在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15年过去了,每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心任务都是国有企业改革,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童大林同志,最近在上海与有关同志座谈经济研究工作如何为四化建设、为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鉴于现在的经济、科研体制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改革时又需慎重考虑它的复杂性,童大林同志提出把经济科研体制改革的试点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结合起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商业部门协议,从集体饮食行业的改革着手,调查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削弱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决定的贯彻执行,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但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为深化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物质基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深刻了解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并总结其经验,为当前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搞活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是从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决定后,则明确地把搞活企业列为城市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或重点。文章系统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总结了3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旨在统一思想和意志,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九鼎之重器、国家之磐石的宪法应该记载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相关的宪法规范的变迁中,在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否入宪的理论纷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历史地、整体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当入宪.然而,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可能带来频繁修宪、因修宪的滞后性而制约经济发展等矛盾与问题,因此应该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设置合理的限度和更完善的程序,这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兰州市确定的城市经济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区。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发展城郊性经济,强化城区管理,搞好城乡服务,进行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深化区级改革,使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区委、区政府讨论研究了新一轮综合体制改革方案。新一轮综合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继续在思想观念上进行突破与更新,围绕两个搞活,坚持三个结合,努力实现四高,即围绕搞活城区,搞活经济,把经济体制改革同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同政治体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经济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历程阶段性、变革节奏性和发展上升性。经济法制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能动作用,但长期表现出体制跟随性,每当经济体制发生性质上和重大结构上的变化,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后,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也由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转变为规范和引领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基本的是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即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经10年,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选择.因此,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探索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途径,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意义重大. (一) 通过改革,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或目的性.具体地  相似文献   

20.
同科学技术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样,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着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的传统经营方式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给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对新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起着重要保障作用。下面拟就科学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些作用分别作阐述。 ——科技发展迫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化。我们的传统经济体制是长期高度集中,片面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搞粗放经营的体制,这种体制由于过份强调人与物量上的投放,而忽特了科技和管理的作用;由于过份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