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执政党必须具备驾驭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能力。随着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而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滞后,使其执政能力受到削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执政党必须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格局;通过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扩大党内民主,提升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达鑫 《探求》2005,(Z1):18-19
建设和谐社会,必将涉及作为执政党建设和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方面能力,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战略任务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发展。文章从创新发展理念、整合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公平、加强党内和谐五个方面论证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实践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域下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彩惠 《社科纵横》2006,21(1):21-22
整合利益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是党在执政治国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利益主体复杂多元,社会阶层分化重组。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党回应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变化呈现出的新特点,强化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5.
高中和 《社科纵横》2007,24(4):27-28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理解和践行这一理念,对于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林叶材 《探求》2006,(Z1):28-2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握住它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定春 《社科纵横》2006,21(1):23-2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它作为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赵云霞 《探求》2005,(2):4-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列为党执政的五大能力之一.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党执政为民、巩固执政社会基础、实现执政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王凡 《学术交流》2005,(6):122-1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其中,利益整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党和政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主体;民主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制度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增强社会活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曹美菊 《探求》2005,(Z1):14-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五种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一个政党是否能长期执政,并不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主观意愿.任何一个党作为执政党,都有长期执政的强烈愿望.但客观上,各政党执政的实际效果大不相同.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人执政,怎样执政,以及如何认识、尊重和把握执政的基本规律.许多国家的历史表明,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不在于宣称自己多么正确,也不在于为自己执政制定了多么系统的法律依据,而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是文明变迁带来的问题,也是现代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问题,有着清晰的历史向度和现实观照.文明的变迁导致现代复杂社会的形成,现代复杂社会的多元化特征,既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又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诱因,这就要求执政党具备强大的管理现代复杂社会能力.管理现代复杂社会能力的养成需要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必然抉择,是正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迫切需要,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抓住重点环节,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意识,在确立执政理念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强化执政主体,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规范执政行为,在加强廉政建设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在完善制度体系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陶君平  张翼洲 《探求》2005,(Z1):36-37
执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治国理政,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全的执政权力监督机制.这是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执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从理论上讲,是因为它能够创建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以和谐社会为呈现形式,以公正、和谐、发展为特征。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决定和谐社会必须处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需要为文化内核的变化之中。执政党要保持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法应与政治保持适当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治社会中法与政治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值得厘清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之后,认清这一问题就更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长期的法学观念中,法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由此,为政治的需要而随时修改法律以及要求立法、执法和司法去迎合不断变化的政治要求,就是必然的和应当的。这种观点当然推不出“依法执政”的结论,相反,与这种观念相吻合的倒是“依政行法”。法治及“依法执政”的理念,提示了法对执政党的制约和政治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法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关系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党的核心执政能力即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党的核心执政能力的现实诉求集中体现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创设以公正公平为取向的利益均衡制度。其目的是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实现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上,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了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于近日举办了专题理论座谈会,这里刊登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上,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了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于近日举办了专题理论座谈会,这里刊登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以环境伦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上,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了重要论述。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于近日举办了专题理论座谈会,这里刊登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20.
朱元 《探求》2006,(Z1):68-69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如何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干部保障,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党校作为党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推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