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把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教育卫生、娱乐旅游、理发、沐浴等生活服务和批发另售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统称为服务部门。按照我国传统的理论,服务劳动历来被看作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此,我们颇有疑义。我们认为,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两类: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或者说有形产品和无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被提到议事日程,并由此引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主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主义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选择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多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文以及经济学说史教科书都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有两种解释,或者说亚当·斯密给生产劳动下了两个定义。(一)能为资本家生产利润、并直接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二)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我认为斯密给生产劳动下的定义不是两个,而是一个。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谈谈斯密给生产劳动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育视为与发展生产无关的消费事业,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既不利于发展教育事业,也不利于发展生产。四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现代化生产中,教育与生产不是无关,而是密切相关,就其重要作用而论,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劳动。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问题,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考察的。那么,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是不是生产劳动的分析,也应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 一、封建社会的抑商政策和轻商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对商业一直采取抑制政策。抑商是为了重农,抑商与重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历史上往往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之为“重农轻商”或“崇本抑末”。这里的本,指的是农业和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末,开始指的是手工业中的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后来又扩大到所有的民间工商业。当然,封建统治阶级的重农,並不是重视农业,也不是重视农民,而是重视依靠剥削农民所得的地租和赋税。  相似文献   

6.
在对不同生产劳动理论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提出了对劳动的看法,认为劳动是具有褒义性的活动,判断一种劳动是否为生产性劳动的关键在于看该劳动是否参与了社会交换,参与了则具有生产性.反之则反.以此逻辑,教师劳动应被区分为生产性教师劳动与非生产性教师劳动,而且,生产性教师劳动边界的确定对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教师权利申诉、保障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萨拉·萨卡从增长的极限范式出发,坚定地认为只有重构社会主义才能克服生态危机.为此,萨卡分析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其很早就面临着与环境和资源相关的增长极限,而生态资本主义企图实现可持续也只是一种幻想,最后,他构建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公开出版的伦理学教科书和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小册子中,通常把康德作为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来加以批评。尽管人们并没有称康德是唯动机论者,但断定康德的动机论只强调动机对于道德上善恶的意义,而否认其他一切因素,特别是行为结果。因此,在人们的眼里,康德的动机论实际上就成了唯动机论,康德就是唯动机论者。勿庸讳言,康德的确极为重视动机对于道德善恶的意义。但是,他是在多大程度上估价行为动机对于评价道德价值意义的,或者说他是否把行为动机的善恶看作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怎样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规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并深入研究我国的客观实际,在马克思的理论与我国特殊情况的结合中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规定。 (一) 马克思指出:“我们所说的生产劳动,是指社会地规定了的劳动”。“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只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得出来的。”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式。这些不同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其生产劳动的彼此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百年前,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下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仍然是我们今后继续前进的指路明灯。学习、研究和传播《资本论》的精神,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现就我学习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联系学术界讨论的有关问题,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一般的商品生产的不同之处在于追求“超额利润”,以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当前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同样要考虑商品生产的制度性特征,通过政治、经济、法制的规范逐步实现商品生产的极大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12.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概念的两个方面。那么,概念的外延是什么?各种逻辑教材的定义不尽一致,其中以概念的外延是不是客观事物的问题来说,就很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社会党虽然主张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社会主义,也并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的政党,但他们的改良是“克服”资本主义的改良,这种彻底改良就是革命。因此,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应称其为“革命的改良主义”。还说,对此,应当尊重各国社会党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两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又在进行着热烈讨论。在讨论中,许多同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管理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这种意见究竟对不对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理论界。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不是科学,把哲学科学化或实证化、实用化实际上是用科学来消解哲学,而哲学作为人类自觉的理性是不可能“终结”的。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追问意义世界的思想,是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内心信念或信仰.是真正的精神支柱。科学不可能取代哲学正如哲学不可能取代科学一样。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艳丽花朵。  相似文献   

16.
能力本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力的充分发挥是形成丰富个性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但如果脱离人的存在的具体形式 ,单独把人的能力抽象出来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问题 ,很难与“个人本位”价值观划清界限。因此 ,2 1世纪的人的价值观还是应以社会为本位 ,把个人和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体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形成了本身的经济规律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规律,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并处于复杂的、相互从属的依存关系之中。因此,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必须“揭示的不是社会发展的算术学,而是其代数学”。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体系包括:第一,所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劳动是资本逻辑控制和引导下人类征服自然、满足私欲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反生态性。祛除现代性劳动的反生态性,转向生态劳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良策。生态劳动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实现了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统一。生态劳动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为自身目的,以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和协同进化为基本过程,以生成生态文明为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活动的主体能给历史以影响者很少。杜甫能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对人类产生着永恒性的“杜甫效应”,是由于其时代、家世、经历、个性形成了交汇的最佳结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执着儒家理想的主体精神。与王维对比,杜甫主体精神中最可宝贵的是仁民爱物思想。仁民:能以平等心对待百姓。爱物: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驳今人中“打倒杜甫”的思潮,究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表现。“济时肯杀身”,“请为父老歌”,正是社会主义文学作者应好好借鉴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解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的关键和出路,是从邓小平本人的论述中寻找答案;同时,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懈地探索,坚持与时俱进。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可探知其四个主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广阔,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的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