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谢林反时康德和费希特哲学的理性至上,第一次把艺术和神话纳入到哲学的轨道,并把它放在哲学大厦的“拱顶石”的位置上,建立了完整的神话哲学;第一次把神话作为人类意识的一个发展阶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沿着谢林的神话哲学的方向,运用文化现象学的方法,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肯定了神话在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中的独立价值,摒弃了谢林神话的形而上学的神秘主义色彩,揭示了神话符号所体现的人类生命的创造性意义;第二,对神话的文化学阐释,肯定了神话是人类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在现象学的视域中,使神话研究完全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关于谢林前期哲学与普罗提诺的关联,学界已有不少探讨。这里通过细致梳理,指出自1804年《哲学和宗教》至1809年“自由论文”期间谢林对普罗提诺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其对普罗提诺两度萌发的“兴趣”只是虚有其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谢林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追溯,旨在说明谢林早期的宗教思想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仅以他后期的“天启哲学”来说明谢林哲学唯心主义“反动性”的作法,是不恰当的,必须作出实事求是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康德以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开启了德国的主体性哲学,但康德、费希特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片面化为客体对主体的服从,就远离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唯物主义原则,谢林试图将这一唯物主义原则补充进哲学。谢林既肯定康德的主体中的纯粹理性的存在,又认为客体中存在同样的客观理性,认为这两者具有"先定的和谐",两者是绝对同一的。谢林认为这种先定的和谐只有少数天才在"理智"、"直观"和"美感"中才能把握。谢林将主客体的矛盾内化为主体内在的感觉,并在感觉中、在艺术中消解这种矛盾,使哲学和艺术成了一种纯粹个人的东西,哲学和艺术失去客观性和普遍性,走上了通往神秘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谢林发现,自由本身无非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而康德所揭示的“自由的因果律”蕴含着与自由相反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固然构成了康德道德律之“绝对命令性”的隐蔽根基,但也蕴含着普遍理性的道德律对个性的取缔和毁灭。谢林比阿多诺早一个半世纪便洞见出了启蒙伦理的“辩证法”。因此,谢林后期哲学转向了其早期就向往的理性的神话学上来。本文不认为谢林向神话学的倒退是对启蒙的背叛,而是对启蒙的内在悖论在更深层面的揭示。如果真正的自由对立于必然的话,那它就是任意的。因而在善恶问题上,自由永远都只是一种向善或向恶的可能性,而非是必然的。人的生存作为人的自由力量的体现,在于它必须面对恶而生存,以增强存在的力量。启蒙伦理的色彩于是被彻底改写。  相似文献   

6.
晚期谢林哲学在批评黑格尔以“逻辑学”为基础的概念思维还只是单纯“否定的哲学”,没有回到实事本身,没有达到“实定的东西”(Positive)基础上,提出了哲学要不被边缘化,就要回到实事本身(zur Sache selbst),成为“实定的哲学”之口号。但哲学如何回到“实事”本身与“实定的东西”呢?实际上就是回到原初的生活本身。这种生活既是“自然的”也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超自然的)。“神话哲学”(Philosophie der Mythologie)以“多神论”(Polytheismus)揭示了人类这一“原初生活”的本相,而“天启哲学”(Philosophie der Offenbarung)的“一神论”(Monotheismus)作为神话哲学的结果,将人类原初的生活从本原的“存在结构”中直观为人格的、历史的活动,因而“是历史哲学的最高凯旋”。“天启哲学”于是既是人类生活之原初的存在论,这种“存在论”以人神共有的“面向未来”的“我将是我将要是的”为其生存路向,从“将是什么”(was sein wird)出发把“自为的东西自在地存在着”的“完善的精神”把握为纯粹的存在本身,绝对的本原,先于一切可能性的绝对现实性,一切存在着的绝对在先的“潜在势力”(Potentialitt)。于是从中可以区分出作为“第一潜在”(erste Potenz)的能在(sein Knnen);作为第二潜在的“必在”(sein Müssendes)和作为第三潜在的“应在”(sein Sollendes)。这样的“存在结构”将能揭示出实存进程中一切可能的存在关系,于是也就构成了神的“三位一体”之结构。自为自在的“能在”(自由)存在论也就成为天启神学之“神”所“启示”出来的“完善精神”的生命历程。对此“神”的信仰的确实性与存在本身的“实事”之开启,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实定性”,进入了人类生活本真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一直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普遍"力量,它们都是对人类经验不同方面的表达和阐释,满足人类不同方面和层面的需要。两者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科学和宗教传统上被认为是冲突的,但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各自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视角:科学哲学的"历史学"、"社会学"转向以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更是促进人们对科学本身以及其与宗教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毫不例外地提出了重新认识和反思科学、宗教及其二者关系的任务。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深受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影响,以"创造性""、"共在"为其终极性范畴,以"现实实有"、"纯粹潜能"等为其存在性范畴,以"主体统一性"、"客观同一性"为其范畴性义务,试图实现"(前现代)宗教"(正题)——"(现代)科学"(反题)——"(后现代)科学+宗教"(合题)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哲学与宗教的紧张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中同样存在哲学与宗教的区分和对立,这种对立决定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和主题。他的取消哲学问题的主旨一方面出于他所特有的基督教信仰,另一方面也出于他对现代性的批判态度。但因为哲学是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极,因此他“消灭哲学”的主旨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哲学》是谢林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不仅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艺术进行了哲学的研究,而且着重辨析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在针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谢林持有与以往哲学家或美学家不一样的独特态度。在谢林看来,艺术具有与哲学等高甚至更高的地位,因为艺术比哲学更适宜于把握“绝对”。  相似文献   

10.
“象征”(Symbol)是谢林与黑格尔的艺术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这个概念原本是指两个东西的合体或一致,然后被康德决定性地诠释为理念与感性事物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的结合。谢林与黑格尔随后突破了康德对于这个概念的限制,将其应用于各自的艺术哲学,但在这个过程中,两位哲学家对于“象征”的不同理解和定位展示出了他们的艺术哲学思想乃至哲学体系本身的差异性,即黑格尔哲学总体说来是单向度的、西方中心式的,仅仅把片面的理性思想发展当作一切的准绳,反之谢林哲学是多维度的,对远古的和非西方的文明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并给予更多的承认。  相似文献   

11.
神话就是巫话──三论神话黄惠焜神话不是作为文学创作出现于历史。神话首先是作为原始宇宙观出现于历史。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①恩格斯又说:“宗教是在最...  相似文献   

12.
尽管谢林那里缺乏直接的“政治哲学”论述,但在沃格林对时代生存经验的描述中,谢林整个哲学呈现出一种生存-经验性的“政治哲学”诊断维度,从这个维度出发,可以把谢林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及其体系建构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政治经验历史中来考察。这一考察向我们表明,尽管谢林并不是一个直接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家”,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哲学”也能以非政治哲学的方式,从对于时代精神概念的诊断中得到阐述,一种对于政治哲学正面言说的“失语”,或许更多地指向对一种“未来政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人们公认希腊哲学是从公元前六世纪米利都的泰勒斯开始的。泰勒斯是希腊哲学之父,也是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以前的希腊没有哲学,世界观却是有的。远古希腊人的世界观主要地是保存于希腊的宗教神话和传说之中的。那么,远古希腊人的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希腊哲学尤其是早期希腊哲学与远古希腊人的世界观从而与希腊的宗教神话和传说的关系如何?希腊哲学兴起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康德对基督教的人本主义阐释,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既通过对《圣经》的“非神话化”批判基督教外在的非理性形式,从理性立场发掘基督教所包含的理性原则和道德意义;又正视人的有限性,把基督教的历史形态看作是理性原则和道德意义的历史载体,将其与纯粹实践理性结合起来在人本主义的柜架内加以说明(而不简单地否定)。康德对基督教的人本主义阐释,表明康德在宗教问题上超越了圣经神学家和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局限,构成了康德哲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重新评价谢林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后现代的一个贡献。后现代探讨了谢林在哲学史上被遗忘的原因,引发了谢林哲学的全面复兴。沃格林和海德格尔对谢林哲学极高的评价是谢林哲学全面复兴中的两个高潮。谢林哲学被认为是后现代思想的重要起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同一哲学是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绝对综合,它代表了谢林前期哲学体系的最高成就。基于同一哲学的成熟理论以及对古希腊悲剧的认知,谢林形成了自己的悲剧观:悲剧诞生于自由与必然的冲突,结束于二者的和解。谢林悲剧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悲剧哲学,先验唯心论从历史的视角初步展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同一哲学体系建立以后,悲剧理论成为艺术哲学构建的重要内容,表明了艺术与历史哲学的内在关联,进一步论证自由和必然的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于印度奴隶制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对宗教怀疑的、与宗教神话相对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它主要反映在《奥义书》中,是一个还未能独立起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是印度奴隶制鼎盛并逐渐趋于衰落的时期,也是印度诸派  相似文献   

18.
在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期",希腊、印度、以色列、中国的文化都开始出现转型,印度选择更为完备的宗教神学,希腊选择了纯粹的哲学,中国则抛弃了宗教神学,选择了世俗哲学。这一文化转折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复杂的影响。文章从哲学发生的母体——宗教着手,通过分析中国宗教与血缘、宗法、政治的关系的变迁,分析了"轴心时期"中国世俗哲学产生的渊源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脱离哲学史背景的哲学定义是无根的、武断的抽象物,要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就得回到哲学史,回到哲学的起源。哲学孕育于神话的事实先行规定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追求,哲学的形而上学追求超越科学,因此,哲学是创造性地综合科学方法与神话一宗教思维方式的思辨物。古希腊哲学概念,或者起源意义上的哲学概念是综合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哲学正象任何科学都有其基本问题一样,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由恩格斯首先提出并由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所极力强调和深刻论述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是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普天之下两个最高的极度抽象的概念,因而正是把二者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才使“哲学”获得了自己的性质而成为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检验各种哲学派别的试金石,是理解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然而,现在这一不成问题的问题居然又受到了挑战——似乎是列宁当年(91年前)批判过的现象又重新出现。有人认为,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已经过时”,再讲哲学的党性原则,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已“失去意义”,“有必要打破这个僵化的模式”等等。这一问题决非枝节之论,而是关系到哲学命运的大问题,是哲学上的大是大非,不可不分辨清楚。笔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未过时,它永远不会陈腐,哲学如果否认了这一基本问题,就等于哲学的自杀,那将后患无穷。近20年来社会现实中渗透于气功阐释中唯心主义思潮、“灵魂不死说”的流传以及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宗教世界观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邪教“法轮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