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的"世间"观念在释迦牟尼创教时期就提出了。在后来的发展中,佛教的不同流派或思想家对此观念又有多种诠释。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各宗派对其也持不同态度。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对此观念最为重视的宗派。禅宗提出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主张,实际是强调要努力接触民众,融入社会。中国近现代的佛教各宗也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了佛教离开"世间"是不能存在的。但比较而言,禅宗在这方面还是最为突出的。禅宗在中国之所以发展极为迅速和影响巨大,与其能很好地平衡树立宗教目标与深入世间生活二者的关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汉地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与此相应的伦理观念背景,小乘佛教在汉地无法形成气候.但是,笔者认为,小乘佛学,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即"毗昙"之学对中国佛学、佛教的影响至为深远,有必要对小乘佛学对中土大乘佛学的潜隐的作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东晋道安的般若思想与"毗昙"的关系作初步考察,指出毗昙对道安的般若思想的影响,以此为个案,作为理解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佛教28祖菩提达摩遵照其师嘱托,于晚年来中国创立禅宗,首站到广州,建立了传佛心印 的第一道场,在岭南驻留3年,授徒传教;后到北方颠沛流离9年,开宗立说,临寂前预言:“一百七十年 后,佛法当在南方衍盛。”达摩祖师在中国创立了禅宗,起点在南粤,而最终又把禅宗兴盛的希望寄托于 南粤。禅宗五代单传后,达摩初祖的预言实现,曹溪禅崛起,开创了中国禅。广东在禅宗发展史上起到重 要作用,岭南禅文化积淀深厚,国际影响深远,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邓红蕾 《江汉论坛》2007,(11):75-80
禅宗作为佛教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杂交"的产物,印度的佛教理论为禅宗提供了一个佛教化的"肉身"与"外形",中国哲学则为她提供了一个使"肉身"立起来的"骨架"与令"外形"动起来的"血液".二者的双向变形,实现了佛教版的"肉身"与中国式的"骨架",禅定状的"外形"与直觉型的"血脉"的完美契合,其"心即真如""悟真"理论的创立,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禅宗是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且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的佛教宗派。它经历了一个从禅学到禅宗,从达摩如来禅到祖师禅再到分灯禅的长期发展。但真正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由慧能创立。其门下发展弘扬而形成的禅宗南宗。慧能门下由于传承、教法的不同,又形成了宗风、门风各异的宗派,从而使作为中国佛教代名词的禅宗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特征。在慧能禅学的众多继承者中,真正贯彻了其禅学精神的是青原、南岳二系。这两系虽各有特色,但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求解脱的根本宗旨是相一致的。可…  相似文献   

7.
禅宗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产生也使中国的宗教发展出现重要分化,即在"教下"之外,另立所谓"教下别传"的"宗门",形成"宗"与"教"的分化.中国禅宗的"宗旨"集中体现为"遗世独立"和"以智启信"两点,其目的在于反对宗教世俗化.禅宗的这一思想在总体上造就了中国宗教的独特精神风貌,对于我们今天加深对宗教的认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佛教经籍文献中,禅宗之"悟"便是唯识学的"见道",是现观唯识学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染污与清净不二,阿赖耶识实性便是因地真如."悟"真如是大乘佛教的入门,也是大乘佛教的依托.禅宗具有宗教性禅宗与文化性禅宗之分,学者研究禅宗需有合理划界.  相似文献   

9.
两汉之交,佛教东传,在中国经历了初传、兴起,至隋唐便在空、有二宗分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派系和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学。其在思想理论上,集数百年之美华,援儒入佛,重点阐述心注问题。特别是禅宗,把心外佛变为心内佛,由外在超越转向内在超越,实现了中国佛学的第一次革命。宋元以降,佛教在经历了鼎盛之后转入了全面渗透的阶段,特别是禅宗直觉体悟、凝思寂虑等非理性思维方式,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恬膻幽隐、亦庄亦谐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了知识阶层,并渗透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禅宗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一方面有其中国原有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对印度佛教思想吸收发展的因素。禅宗里出现的"呵佛骂祖"现象与印度中观派论典中的"空如来"思想有一定的可比性及关联。从理论源头上来看,般若中观的思想观念实际为"呵佛骂祖"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禅宗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一方面有其中国原有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对印度佛教思想吸收发展的因素。禅宗里出现的"呵佛骂祖"现象与印度中观派论典中的"空如来"思想有一定的可比性及关联。从理论源头上来看,般若中观的思想观念实际为"呵佛骂祖"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明 《船山学刊》2014,(1):104-110
钱穆的一生,亲近过佛学经典、亲历过佛教修行、进行过禅学研究、参加过禅学争论、接受过禅宗大师影响,与佛与禅都有极大的因缘。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钱穆的禅学研究是以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他指出,从佛教发展的角度来看,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台柱";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来看,禅宗堪称佛教史上的"宗教革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禅宗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中国文化与异文化融合之典型。在20世纪关于《坛经》及其作者的争论中,钱穆反驳了胡适的观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考据在禅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了禅宗思想中的"悟"与"修"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般若观照"与"现象还原"分别表征了佛教禅宗和存在主义的本质维度.由于文化传统的决定和价值选择的制约,它们对生存异化的共同关注仍然无法隐藏在生存方法和终极境界维度的不可通约性.本文试图从"存在论立场"、"方法论原则"和"生存论境界"三个方面分析和解构"般若空观"与"现象还原"的内在逻辑构成,显示对佛教禅宗和存在主义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行性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松来 《江汉论坛》2004,(9):102-104
文章以"君臣五位"为观照点,详细剖析了古代禅宗在佛教中土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曹洞宗的政治伦理学说已经融入了"忠"、"孝"之类的儒家理论,显示出了较为强烈的"入世"情怀,由此形成了中国佛教"亦出世亦入世"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在中国隐逸思想影响及渗透下,从西行到川端康成再到水上勉,从形隐到心隐,表现了对"隐"的接受、传承、变容,最终回归禅宗的隐逸本质。中国禅宗思想提倡"退",从菩提达摩到五祖,基本都是重视归隐、独宿、静坐、修禅。而到了六祖慧能把修行与人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领悟到真正的修行是在人间,衣食住行皆可以修禅隐逸才是"隐"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禅宗五祖大师弘忍(601—674),俗姓周,原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湖比蕲州黄梅县,父早弃背,遇四祖道信出家,后成为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是中国禅宗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达摩一系的禅学,在弘忍时代才真正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一大佛教宗派。他的弟子广布全国,禅宗南宗与北宗的开创领袖慧能与神秀,也都出自弘忍门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佛教文献中对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相关论述 ,概括出两种禅法的主要含义 ,并且指出 :其区别在于藉教悟宗与教外别传、真心体用与自心显用、渐修顿悟与无修顿悟、人格理想与艺术境界四个不同的方面 ;其历史界限为从菩提达摩至弘忍是如来禅 ,从慧能至禅宗五家形成前是由如来禅向祖师禅的过渡形态 ,五家的形成标志着禅宗进入祖师禅阶段 ;祖师禅的提出与流传是受中国固有文化影响的结果 ,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禅宗是一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流派,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形成,佛教与文人士大夫的联系有了进一步提高,禅宗也因"得到士大夫们的欢迎而迅速兴盛"[1],但此时的文人士大夫接纳禅宗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汉传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汉地佛教,之所以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普遍选择大乘佛教,盖因大乘佛教注重利他济世、强调慈悲普度的精神,较诸小乘佛教注重自利、强调自我解脱更能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注重利生济世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和强调心性、注重现实人生的禅宗思想,确实是汉传佛教的思想特质之所在.汉传佛教(特别是禅宗)受中土主流意识形态之儒家思想影响之大,在融会、吸收儒家思想方面之成功,甚至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都堪称典范.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人间佛教”,继承和发扬了禅宗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太虚大师对于佛教的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把传统佛教的注重“佛本”变成注重“人本”.  相似文献   

20.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影响最大、传播最远久的一个宗派.广东新兴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惠能的故乡.2004年2月26~28日,由新兴县六祖惠能思想文化研究会主办、作为云浮市新兴县首届六祖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六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兴县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共6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