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历史哲学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应该是人的教化。人的教化过程即是内化、精神化和主体化的过程,教化的实质在于个体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的必然性成为个体内在的自觉精神,从而使主体的精神不断完善,主体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主体的活动不断趋近“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历史必然性不断得以彰显和实现。把人的教化作为历史必然性实现的途径,对于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一偶然事变反映了当时中国走向国内合作,全民族抗日的历史必然。分析西安事变反映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探讨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可以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关东六国为了遏制秦国崛起并延阻其东进战略,曾采取多种方式以求“弱秦”和“间秦”。“间秦”行为达到了部分预期目的,但也促使秦人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渐认识到“用间”在统一进程中的战略重要性。秦人“用间”不惜耗费巨资,往往能够以此奠定胜利于战场之外。“离其君臣之计”的成功为秦人“卒兼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应忽视“间”者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上智为间”和“用间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早期间谍史上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依据;我党历史上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秦统一中国以前 ,采用了商鞅制定的抑工商政策 ,在国家干预下 ,有限度地发展商品经济。此举虽有以强权政治粗暴干涉社会经济发展之弊 ,但在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却既可基本保证社会对商品的需求 ,又可促进农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秦统一中国以后 ,一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并没有真正落实 ,而因战争等的需要 ,抑工商政策再趋升级。秦皇朝倒行逆施的行为 ,极大地摧残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加之其它因素 ,终使其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思维规律是以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为基础的.这个规律具体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主观的逻辑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主观的逻辑与认识史的统一.在思维中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维规律就要求运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的逻辑延续,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惟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促使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动力之一,在以争霸称雄为主旋律的春秋战国时代, 人才的向背对各国的荣辱兴衰更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影响.秦通过长期大胆地引进、重用异国人才,扭转了本土人才匮乏的不利局势,使天下人才济济于秦.史实证明,异国人才是成就秦国兴起、发展以至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异国人才对秦国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秦国的政治改革、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也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重新界定,追溯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同时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球化浪潮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虽然秦国及后来实现统一之后的秦王朝执政者自诩"秦德",然敌对政治势力多以"秦暴"指斥其军事强势与行政风格.对于秦实现统一的战争攻势,"秦暴"也是失败者历史感觉和文化情绪的记忆.基于对秦王朝政治节奏与政治倾向的反感,后来的政论与史论有持续长久的"秦暴"批判.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秦暴"舆论的分析,可以从另一角度考察遭遇败军灭国者的心理,有益于全方位认识秦统一这一历史变化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医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思想基础、哲学基础及其社会政治因素,论证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的历史必然性,并就其形成的历史背景,重申中医理论的特殊性,以期对目前中医医教研的发展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事业刚刚完成,有很多重要的政务需要君臣协同处理,皇帝出巡,既无充足的时间,也乏充分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出巡时,曾下令伐木赭山以惩罚敢于兴风作浪的湘山之神湘君,如果禁伐树木诏发布于二十六年,二十八年以后将失去法律效力。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秦律令抄录于秦末,说明这条诏令直到此时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也证明其发布时间应该在秦始皇二十九年的出巡期间。  相似文献   

13.
八思巴是我国元朝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作为藏族著名的佛学家、政治家 ,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汉、蒙、藏各族之间宗教、经济、文化交流及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是四千多年有明晰纪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继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以后的第五个"大统一"时期。当代中国"国家统一"大业,是在继承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自"王朝国家"至"民族国家"的近四千年的古代中国的中华文明史,有四个大统一的时期,统一时间近两千七百年;有三个大分裂的时期,分裂时间为一千二百多年。古代中国的"分分合合"积淀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一次次分裂又一次次统一,自小统一至大统一,至封建社会"谢幕"之清朝时期达到"大团圆"的鼎盛,为近代中国(中华民国)和当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5.
用另一只眼睛看红楼之谜——论秦可卿的生与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全新的视角,提出全新的观点。从书中提供的秦可卿两处出生身世和秦可卿卧室摆设为突破口,推断秦可卿乃雍正之女。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和“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两个因淫而上吊的故事联系起来,揭示了天香楼事件真相,从而解决了书中两个大谜。随之,关于秦可卿的判词曲文,“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等谜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即已逐步展开度量衡制统一,并非等到统一六国以后才开始统一度量衡制。里耶秦简简8-109+8-386既是秦统一衡制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该简反映了秦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在新占领地即已开始统一衡制的史实。里耶秦简简8-109+8-386还为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秦朝推行度量衡制统一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反映了秦地方机构如何具体开展衡制统一,即由官府传送度量衡标准器,逐县厘定。  相似文献   

17.
小西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小西北 (甘肃、宁夏、青海 )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的基础上 ,提出通过企业重组和经济空间结构重组等来推动小西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新分析了统一后的秦王朝速亡的原因,对传统的"暴政说"或"专制说"提出了质疑,认为秦王朝的速亡,是由于复国势力的普遍存在,增加了反秦阵营的实力;对边疆的大量用兵,削弱了对内镇压的力量;浩繁的工程建设,造成了国家经济的极度危机,而这一切又是建立新体制所必须付出的"历史代价"。  相似文献   

19.
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内容,可以看出秦朝的重农政策细致完善。在农业生产方面,建立了农作物发育情况报告制度;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规定以时禁发,按照节令的不同,对生态区进行封禁或者开放,力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农业动力方面,建立了牛马等大牲口的保护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大牲口屠宰标准和审批手续。当然秦朝更注重对农业生产成果的保护,制定了完善的粮仓受粮、存粮和放粮制度。秦朝重农政策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后稷与先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神,国家祭典中的农神转变发生在秦汉时期。先秦时期以“后稷”为农神,象征周人的文化远祖,是早期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化的结果,目的在于宣示周族王权的正统地位。“先农”本为战国时期的民间农神,为因应“大一统”宗教秩序的诉求,“先农”逐渐与神农、炎帝等古史传说相结合,经过“阴阳五行”“五德终始”等思想的改造,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成为“大一统”帝制时代国家祀典的农神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