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子女要求老人立遗嘱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并要求把遗嘱的内容公开。这种做法是与有关法律相悖的。《老年人权利保障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可见,老年人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只要遗嘱内容未取消未成年人和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继承权,所立遗嘱即具备法律效力,将受到法律保护。其次,遗嘱与合同和协议等文书不同,遗嘱是单方的法律行为,遗嘱人立遗嘱不需与任何人协商,也无须征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同意。  相似文献   

2.
养母不幸病故,弟弟却一人独占遗产,还口口声声说母亲留下了“口头遗嘱”,气愤的姐姐将弟弟告上法庭,弟弟却在法庭上一下子提供了四名证人。不久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外高桥法庭对这起蹊跷的继承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老人“口头遗嘱”无效,遗产由姐弟俩均分,姐姐戴女士依法继承遗产共计19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在遗嘱继承领域,与遗嘱执行相关,英美法系有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区别.大陆法系国家则情况各异.德国在传统法的基础上发展了独特的“遗嘱执行人”制度,基本实现了英美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功能;日本虽然制定了遗嘱执行人和遗嘱受托人制度,但实践中是遗嘱执行人制度在发挥主要作用.中国的《继承法》和《信托法》对相关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常无法操作.结合中国法律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对《继承法》进行修改时,应对遗嘱执行人制度作出明确且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论完善我国遗嘱自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遗嘱自由实行必要的限制是当今世界各国继承立法的总趋势。我国实行的遗嘱自由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暴露了它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迫切需要加以完善。我国在完善遗嘱自由制度时 ,应借鉴外国民法典“特留份”的法律制度 ,扩大“特留份”的权利主体的范围 ;应明确规定特留份份额 ,确立一个便于操作的量化标准 ;规定遗嘱人采用赠予或遗赠方式规避“特留份”的行为无效  相似文献   

5.
遗嘱执行人制度是实现遗嘱人遗愿的保障.各国对此均有较为详细的立法规定,而我国仅在《继承法》第16条规定“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但制度的具体规范却有缺失,因此在借鉴国外立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体系,真正确保被继承人遗愿的实现,以促进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建平  何跃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3(7):185-197
《民法典》第1133条对遗嘱信托仅作了原则规定,而未作具体的规定。导致遗嘱信托制度"碎片化"立法持续。中华遗嘱库通过"登记遗嘱"实践,解决了遗嘱保管与执行的"双难问题",但对遗嘱信托制度的构建没有突破。完善遗产继承制度和遗嘱信托制度,应当从完善遗嘱保管人、遗嘱执行人以及继承制度的主体即遗嘱人、受托人、受益人等出发,详细规定信托财产、信托利益和信托目的等内容,加深遗嘱信托成立、有效和遗嘱保管人、遗产执行人等相关制度设计,全面审视遗嘱继承制度和遗嘱信托制度同构,充分重视司法实践中遗嘱的保管、执行的有效解决。由于遗嘱信托制度受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和公益信托"碎片化"立法的制约,遗嘱信托与民事信托的同构路径是建构中国遗嘱信托法律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 伟大导师列宁在一生的革命活动中写下了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其中通常被人们称为列宁“遗嘱”的文献,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广义上讲,人们常常把列宁逝世前夕、病重期间(1922年12月——1923年3月)以口授方式写下的全部书信和文章统称为列宁的“遗嘱”。但从狭义上讲,列宁的“遗嘱”,仅指列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政治遗嘱”,指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当代人对其内容的解读主要有三种观点。综合这些观点,“政治遗嘱”实际上是暴力革命路线与议会,改良路线的综合体。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扩张能力的肯定上;在上层建筑层面表现为对选举权和议会等民主形式的策略性肯定和有效利用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继承法》并未正面规定遗嘱能力制度,因此,建议修改继承法时明确规定遗嘱能力制度。同时借鉴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采取遗嘱能力与行为能力不一致的立法例,将自然人具有遗嘱能力的年龄规定为16周岁。患有盲、聋、哑等生理疾病的人具有遗嘱能力,能够订立遗嘱。精神病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但能够证明其订立遗嘱时处于意识清醒状态的,有遗嘱能力。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为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经医治神智恢复正常的,具有遗嘱能力,而不论关于其为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宣告是否被撤销。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国将来的民法典设置有"总则编",可以在总则编中规定法律行为解释的一般规则,在继承编中规定遗嘱解释的特殊规则.遗嘱解释规则立法最关键的内容,是要确立遗嘱的主观解释规则;至于遗嘱外证据采用规则,只要遗嘱内容存在歧义,就可以采用遗嘱外证据证明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立法对此不作出相反的限制性规定即可.  相似文献   

11.
婶婶去世后。我叔叔与其独生儿子一起生活。但其儿子婚后却不愿与叔叔共同生活。叔叔使用自己的退休金请周某前来照顾他多年。叔叔去世前立有一份遗嘱,将其个人所有的房屋及存款全部赠给周某。现我堂哥提出该遗嘱未经公证无效。他父亲的遗产应由他继承。请问.我叔叔的遗嘱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思想贯穿在他所领导的整个民主革命斗争中,并集中体现在1924年冬他北上途中发表的言论中。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事”。孙中山为了“拿共产主义去宣传”毅然抱病北上。11月12日,由广州启程,经香港、上海,取道日本,转天津,12月31日抵达北京。途中,孙中山发表了一系列言论,从11月10日的《北上宣言》至1925年3月31日的遗嘱,共发表了2篇宣言,5篇讲演,9篇谈话,以及1份遗嘱和一些书信、电文。在这些言论中,有…  相似文献   

13.
林靖 《家庭科技》2012,(4):48-49
10年前,贾权的住房参加单位房改,由大儿子贾建支付4万多元买下了这套住宅.2006年9月,身患重病的贾权让小儿子贾兵代写了一份遗嘱,明确这套住宅由贾建继承.贾权在遗嘱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2007年10月,贾权又请单位工会主席王刚代写了一份遗嘱,再次明确该住宅由贾建继承.王刚把写好的遗嘱一字不漏地读给他听,贾权确认内容无误后在遗嘱上签字.  相似文献   

14.
遗嘱自由法律限制是指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或特定法定继承人利益维护的必要,法律规定遗嘱人不得以取消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其遗产份额的制度。在遗嘱自由限制中应坚持法定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在我国,完善遗嘱自由法律限制所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制定相关兜底条款,给予法官适当的自由裁量权,并确立法定继承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冷华 《家庭科技》2011,(10):47-47
我外婆于2011年1月死亡。她临终前交给我一份公证遗嘱,内容大致是要将她的一间房屋(个人财产)在她百年之后留给我。我该何时办理继承该房屋的有关手续?张树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你不是你外婆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你外婆生前以遗嘱的形式将她的一间房屋留给你,属于继承法所指的遗赠,  相似文献   

16.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世界各国继承法都毫无例外地承认公民享有遗嘱自由权,从而遗嘱自由成为了各国继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有限制的,遗嘱自由作为继承法确立的一项原则和制度,也不是绝对的.本文从"泸州遗赠案"引发的争议入手,分析出学术界之所以对这一案件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就在于我国继承立法缺乏对公序良俗原则的明确性规定.通过比较各国立法例中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的限制和我国立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提出我国应当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列宁"遗嘱"以及"遗嘱"本身的真伪问题近年来仍不时引起学者的关注。把列宁未竟的遗愿和1991年前夕的苏联的状况作一番对比后会发现,苏联后来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偏离甚至背弃了列宁遗嘱。这一比较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性事件,以及列宁"遗嘱"在某些方面所显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校退休教师丁老病逝,留下的遗产除了住房和存款外,还有一台老人生前用于写作的电脑。在处理其遗产时,继承人对老人生前用电脑打印的遗嘱的效力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份打印的遗嘱有丁老的亲笔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丁老有一儿一女,女儿主张按父亲的遗嘱分割遗产,儿子则不同意,理由是遗嘱是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国情和有违民法原理、遗嘱理论 ,以及在实践中弊多利少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夫妻共同遗嘱效力问题上 ,应持否定态度。我国夫妻在订立共同遗嘱时 ,可借鉴外国经验 ,把完善生存配偶宅园先取权或使用权方面的立法作为一种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刘大櫆哲学思想的思考周中明方苞、刘大櫆、姚鼐被称为桐城派“三祖”。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权威的《中国文学史》答曰;“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出发的”,①“究其根本是要维护程朱理学的反动思潮的统治地位。”②事实果真如此么?我们且以“三祖”中承上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