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比较优势法则告诉我们:每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商品。进口其比较劣势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总量增加,各国普遍得益。其实,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每一种商品土都具竞争优势,能也只能在其 比较优势商品上具竞争优势,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商品,进口其比较劣势商品。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于欧盟经济依赖性较强,对外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同时中东欧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度和市场份额较低.研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通过计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可以深入挖掘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潜力,并出口“正确产品”.本文发现,中东欧国家主要进口资本与技术类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中国贸易结构同样过于单一,而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主要为产业间合作,产业内合作比例较低.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双边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2005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2005至2017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货物出口成倍高于进口,在经济体和产品结构上均呈现出高度集中化趋势,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关系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弱;(2)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势进出口能力。虽然,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进出口能力相对较弱,但却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空间;(3)中国在中东欧竞争关系网络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但随着时间变化,与各国的贸易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然而,从总体上看,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中,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地域分工论,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或称“比较优势”概念。斯密认为一国所输出的一定是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其所需的成本绝对地小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则断言每一个国家都应当专门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即用相对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来的商品,即便其成本的绝对数值可能高于其他国家。后来陶西格把这个理论简略陈述为:“一国要出口的产品,是其在本国生产中具有最大优势和最小比较劣势的产品,而要进口的产品则是在其本国生产中具有最小优势或最大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成本理论”可用下面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云南与GMS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及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显性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两大指数,参照昆明海关对农产品的定义,以云南与GMS各国HS编码商品分类中前四类和相关重点章节2001-2008年的贸易数据为分析内容,分别从区域层面和国别层面对云南-GMS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云南农产品、尤其是烟草和烟草制品、食用蔬菜等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云南与GMS国家具有贸易互补性的有烟草和烟草制品、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和坚果等商品;同时认为云南与GMS各成员国在各章农产品上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最后为云南进一步加强与GMS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加强优势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一国的贸易条件有重要影响,FDI流入出口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恶化的倾向;FDI流入进口竞争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改善的倾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这导致了出口部门的扩张,形成了超额供给;另一方面,对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超额需求.两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贸易条件,必须加强外资引导,使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进口竞争部门流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额不断增长,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本文根据BEC(见注)商品分类发现,2000年到2009年间我国进口的中间货物占整个进口的比重超过70%,它主要是通过资本技术密集的中间货物进口,在国内加工装配成资本技术密集的最终产品出口,从名义上增强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我国实际的比较优势还是在劳动密集上,只不过是从劳动密集型最终产品上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研究称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利用36个国家SITC Rev.3三位分类码下的166种制成品出口数据,对样本国的产品复杂度、产业复杂度和国家复杂度指标进行测算,探讨国家复杂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国家层面—产业层面"非对称出口技术水平排名的原因,以及高、低复杂度产品对国家复杂度的贡献程度等问题,可对中国出口复杂度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做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复杂度偏高,但若从产业层面看,则居于低位。从产品层面看,中国高端产品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贡献过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出口效率水平,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效率较高的主要是一些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品与沿线国家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中国还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和扩大市场的空间;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其中对中东欧、南亚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仍面临较大阻力,出口效率较低;沿线国家参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较复杂,大阿拉伯自贸区和中部欧洲自贸区的建立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其出口效率,而南亚自贸区及欧盟活跃的区域内贸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方面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2015—2020)确立了"各国根据各自法规,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相关法规及作为成员国应遵守的政策,开展具体合作"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凸显了法律政策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同时为双方在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政策领域的合作协调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打开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乃至中欧国家在这些领域合作的大门.该《规划》到期之后,需要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规划》(2021—2026).多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在经贸、文旅、科教、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但对这些领域起保障作用、护佑作用的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政策领域的合作协调却相对滞后.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行稳致远,需要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规划》(2021—2026),并着重加强法律政策合作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菜籽及菜籽油的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系数(NTB)5个指标对我国油菜生产的比较优势及油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油菜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油菜籽及菜油总体为净进口,国际竞争力较弱,油菜籽出口的竞争劣势明显,菜籽油出口略有竞争优势;进而从国内资源禀赋状况及技术水平、加工业状况、国内市场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前后中国对美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15~2019年的月度数据,对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前后中国对美机电产品的出口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VAR模型结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美国技术壁垒增多对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的阻碍作用明显,美国国内需求增加会在短期内促进美国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人民币贬值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可能存在“J曲线效应”,机电产品价格上涨反而促进了美国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美国经济景气情况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小。因此,注重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技术壁垒的影响,合理使用汇率政策以及稳定中美经贸关系,将有助于中国未来对美机电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机电产品是宁波主要的进出口商品,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由产业内贸易的水平来反映。通过实证测算了宁波2005-2008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得出其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零部件与其对应的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反比关系;无论产业内贸易的水平高或低,宁波的机电产品以出口居主导地位;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波动幅度较大,发展极不稳定等特征。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则较为显著。(4)中国对东盟7国的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要略高于出口互补性指数,这也印证了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是1985-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价格的需求弹性。首先给出了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理论说明,接着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别对进口相对价格需求弹性和出口相对价格需求弹性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在我国ML条件成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以来,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猛,但存在省内不同区域明显的发展差异.面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预期愈加强烈,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亟需向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挖掘出口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变.对加入WTO以来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并利用区位熵指数、修正的泰尔指数等测度区域贸易差异的指标分析发现,安徽出口贸易额在全国处于中游,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较少,整体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弱.建议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构建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路径等促进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粮食价格弹性的角度对中、美、日三国的小麦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随着粮食功能的多样化和粮食供求的影响,粮食进出口价格弹性需要被重新认识。以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例,在价格弹性的理论基础上,从进口价格弹性、出口价格弹性、进出口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四个角度分别对中、美、日1989~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要素禀赋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量巨大,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在日益扩大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中,两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及贸易争端。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森林经营制度,而中国还面临着国内资源匮乏、大量依赖原材料进口的现实问题。通过不同类别的数据对中美木质林产品进行比较,并基于要素禀赋论,探讨中美木质林产品的产业要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结构不同,双方具有一定的贸易互补性;根据总产出和劳动力参与度,中国相对美国的产出其劳动生产率较低;根据资本劳动比值,中国在产品生产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根据劳动者技能进行的劳动力分层数据可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低端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尽管在总额和增速上中国是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木质林产品出口面临对外依赖性较高、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角度未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应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出口集中度,加强森林经营,丰富林业资源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所依赖的文化基础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能力、创新活力和对外开放环境五个方面,重点探讨了苏州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相对比较优势和不足.研究发现:偏重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和经济服务化转型滞后,使得苏州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规模较小.另一方面,苏州具备的潜在优势也很突出,开放环境和较好经济基础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