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巍 《理论界》2006,(5):249-250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根据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格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育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教育重任 ,“知”“行”统一是“两课”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学的突出特点。“行”重于“知” ,“身教”胜于“言传”在“两课”教育中尤为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教育+”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固有的缺陷,使得学生的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文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方法,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与高阶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探索,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资源”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学习效果。研究通过构建“研学实践”育人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实现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探索出了符合地方高校实际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应适时引入“三元化”教育模式,即精细化、艺术化和素质化。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研究型教学的重要保障.针对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培养特色,主要研究了提高高校研究型教学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以开展"主题教研",实施"主观努力,外部压力",加强"提升培养,注重实践"等要素为研究对象,提出实施研究型教学要有一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教师个人素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有效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化势在必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观念,正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一九九八年,海南省第二届中学生体育优质课调教中,80%的优质课都贯穿着“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参加比赛的体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挖掘大纲、教材的内涵,重视了理性和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了兴趣教学、导向教学和快乐教学的方法,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兴趣化、舞蹈化、游戏化、音乐化,使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中得到锻炼,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  相似文献   

7.
“教育以人为本”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使“正规化”的教育变成了“填鸭式”、“训兽式”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提到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来。一、激发兴趣热情,以学生成长为本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要远比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知识更重要。大家都知道,21世纪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代时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内容。1.更新学生观。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师道尊严”一直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威严使学生敬而远之,学生习惯了对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的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养,不以“社会习惯性道德观念”为准绳,而应以个体层面的“内省性道德观念”为准绳。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良好的师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作风、运动参与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体育教师良好的师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师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师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杨晓丹 《理论界》2007,(5):252-253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行为是教育教学发展现实的迫切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简述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强化“课程意识”、建构教学理念、培养研究型教师和创设学研环境等方面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要突出专业特点,就是要突出师范性与示范性,在要努力达到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所要达到的三个目的的同时,注重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所必备的能力与技能。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阅读数学文献与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注重强化和突出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密切的内容、加强对学生健全的教师情谊的培养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突出专业特点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