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耗费自己十八年宝贵的研究时间,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国家大型辞书的编写工作中,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出了青春;他,曾是王力先生的得意弟子,又同王力先生一起共事多年,结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厚情谊;他,博览群书、皓首穷经,固守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年届八十,仍潜心于科研,笔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上册)已经出版。据我看可算语言学界的一件喜事。因为综合大学中文系修习汉语史的学生,正需要这样一部参考书,而一般研究汉语史的学者,手头也少不了这样一本书。王力先生在序言中说:“要写一部象样的‘汉语史’,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和集体的力量。”这是千真万确的话。又说:“这只是一个初稿,离开定稿还很远。”的确,我们不妨把汉语史稿看成是王力先生为了讲授汉语史这门新课,以及给一般研究汉语史  相似文献   

3.
1 l 2 1.马敏伦先生 ..了li 2:焉叙伦先生同毛泽东主席,何香凝副主席聋一起。i厢3.1921年“六·三事件”新华门被徐世昌嗾其卫队击 伤后在首都医院。 4.1947年南京“下关事件"马叙伦先生受伤后,周恩马权伦先生墨迹之一马叙伦先生墨迹之二,之三陈中凡教授王力教授在鼎湖山(1980.12)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 同冲言贝写,k’含,、哀翁交蠢,直,砚、‘穿器亨研杨。备箕妇圣考乎脸,价.匆角陡幻着嗽说祥才获戍感叙童:几祷写孔必扫从i芝咖汉命守考翻喊亥;。成螺省露。王力教授在工作王办J材才弓‘弓,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回顾广西方言的研究成果,认为王力先生是广西方言研究的先驱;同时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方言研究的主要业绩,并思考今后如何加强方言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高校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有很多,其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和许嘉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影响最大,对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二者各有千秋,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蜚声海内外,经几次修订、校改后愈臻完善.但2011年重印校改本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第一、二册的问题主要有:自相矛盾、训释不确、注音不准、字形有误、引文失校;此外其有些说法亦可商酌.本文隅举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殷周金文作为出土文献,具有语料早真实度高的独特优势,对补正、校正传世文献的相关训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即据殷周金文相关语料对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的十余条注释作了尝试性补正。  相似文献   

8.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注释之若干疑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注释之若干疑难问题王彦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自其面世以来便深受欢迎,被国内许多高校的中文专业采用为教材。然而爱之愈深,求之也愈严。仅就该书在文选注释方面而言,至今已有不少同道发表文章提出商榷意见。尽管这些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文史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基础工具课。自此课程的开山之作———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问世以来 ,其内容基本上都沿袭了此书的体例 ,即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位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 ,各校的古代汉语课均不单独地专门讲授常用词 ,而“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攻破词汇关”[1 ]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笔者感到必须贯彻王力先生提出的文选、常用词、通论密切结合的原则 ,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把握教学方法往往因课、因人而不同 ,没有固定的框框 ,只要利于教学 ,每个教师都可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问题,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管书)、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等书均有论述,但都因所见材料的限制,各有不同程度的疏忽或错漏。一九八一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一、二期发表贾则夫《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一文(以下简称贾文),专就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问题与王力先生商榷。此文根据《尚书》、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唐子恒〔关键词〕三国志双音词研究〔作者简介〕唐子恒,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邮码:250100。《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一生约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三国时期,东汉灭亡才十几年他就出生了。《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按王力先生的看法,此时仍与先秦...  相似文献   

12.
"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这三种汉语常见结构形式,并称为"三式"。起初,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最先提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以典范文著为范例分别对三者的发展过程作了详尽的说明。在说明的同时,王力先生还指出了有些句式是通过三者之间两两结合构成的,以表达语义或适应时代变化而发生的表达方式的变化。由此我们发现,这三种结构形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不断适应语言表达方式改变的现状中相互关联着。"三式"之间产生关联的根本及他们转换的条件是本文最为主要的说明点。  相似文献   

13.
两王了一     
陈援老《湮阴王擞传》(见《陈垣学徒.援君称为西教中豪杰之工,方驾徐B术论文集》第一集),王微号了一道人,(光启)李(之藻)者,其取义当与王力俪会肘语文学专家王力先生亦字了一,先生不同。lgr则有两王了一美。王微乃明末天王教两王了一@罗继祖~~  相似文献   

14.
上古韵部研究中的著名课题"脂、微"分部由王力先生集大成,此前章炳麟1908年成立灰部时已发现脂、灰(微)"鸿纤有异"之别,1910年独立出队部时发现队(微)、脂相近,1915年队部只留入声字时.即成物部,被去掉的微韵字进入脂部,并认为脂部是阖口音,相当于王力的"微"部.黄侃1915年分古韵二十八部时有"灰(微脂部)-没(物部)-痕(文部)",曾运乾改造黄侃依摄合口灰韵成威摄合口灰韵,印微部,更把黄侃依摄的齐部之半改造成衣摄,即脂部.可见脂、微分部孕育在黄侃依摄之中.王力1936年"脂、微"分部时,同样审析过<广韵>齐韵,将其一分为二,一部分作脂部字;审析过灰韵,作为微部.这些,正是曾运乾审析黄侃依摄灰韵、依摄齐半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过去通常认为被动式是春秋以后才产生的,比如王力先生就说:“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①近年来,随着西用金文被动式的逐步被确认,这种传统的看法开始改变了。西周金文存在被动式这一点,郭沫若、子省吾、唐兰、杨树达等前辈在金文考释中都曾涉及到②,只是所论间接而零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980年杨五铭同志对此予以系统整理,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论点③,这个论点得到王力先生的支持④,潘允中先生在其汉语史新著中也采用这个意见并进一步援引《诗经》、《周易》的三个例子为证,最后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式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⑤这样,人们对被动式起源的认识,便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王力先生出版了系统论述汉语历史演变的重要著作《汉语史稿》,他借助当时的一些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和独到见解,开创汉语历史研究的途径,阐明汉语的演变大势,给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只就语法史部分谈谈其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继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之后 ,近 30年来 ,陆续有多种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近些年的几种 ,既吸取王力教材的成功经验 ,又力图有所改进 ,使古代汉语教学能够适应大学课程体系的变革及形势发展的需要 ,王彦坤、朱承平、熊焰编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教程》(下简称《教程》)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种。《教程》全书分六个单元 ,每单元由“通论”、“文选”和“练习”三部分构成 ,另有两个“附录” ;篇幅不长而内容丰富。“通论”和“文选”是《教程》的主要内容 ,而使两者有机地结合的 ,是其严密的体例。贯穿于全书始终的 ,是重实…  相似文献   

18.
有宋一代名臣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十一世纪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见地的语言文字学家。学术界对王安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方面的论述颇多,而很少论及他的语言文字思想,王力先生和濮之珍先生先后所著《中国语言学史》对此亦缺乏探究。作者有感于此,故不揣谫陋,拟抛砖引玉,就有关文献史料和《字说》佚文对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试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一、使动式与兼语式的分工王力先生在他所编著的《古代汉语》中说:“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式既然可以表达兼语式的内容,那么在古代汉语中还存在不存在兼语式?不言而喻,是存在的,而且存在的量也很大...  相似文献   

20.
语源研究中的一个概念失误张振江(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力先生《同源字典》①体大思精,材料周详且又引证严谨,再加上早出,故而在我国语言学界影响甚大,对推动我国语言文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古代汉语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书内所述“同源词”,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