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下的企业运营中,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的发展总纲领、总指南,作为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实现其愿景的管理过程,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在大型企业中尤为重要,而在小微型企业中,由于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模式相对直接,很多小微型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忽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有盈利才是重要的。利润在企业运营中确实是重要的权衡指标,但企业想要持久发展,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微型企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中物流及信息流管理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供应链管理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与其它企业合作,取得集体竞争优势。本文首先讨论了后勤学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物流与信息流的控制。物流控制决策主要包括操作层次的库存补充和运输路径规划,以及战略层次的设施地点规划。信息流管理跨越部门与企业的界限将相关的应用集成起来。动态联盟协调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战略性地决定物流与信息流的构形。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4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商业化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远远突破了劳动力配置等浅层次的人事管理模式,向企业管理的纵深和全方位发展,管理的理念、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趋势。一、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块状人事管理部门可能被逐步弱化,由部门化向综合化转变。特别是知识经济加速了企业管理的技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做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面临着考验。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致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眼睛向外,研究市场、用好市场;二是眼睛向内练好内功,优化企业内部各要素。做为管理者,无论是上级管理者,还是下级管理者都要按照经营管理周期对职能机构进行管理,但不同的管理层次要有不同的管理职责,一般来说有三个区别:一、管理机构的层次越高,管理的范围就越宽;管理的机构的级别越低,则管理的范围就越窄。二、管理机构的级别越高,经营管理的周期时间就越长;管理机构的级别越低,经…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中国的跨文化经理人的领导方式特点和类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研究中,在华跨文化经理人的领导风格可进一步划分为接近核心理念的管理风格和接近具体行为模式的领导方式两个层次。管理风格层次可析出三个因子;领导方式层次可析出四个因子。两个层次之间存在一定的决定与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宝炬  许晨 《管理评论》2004,16(10):47-50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自身修养对于提高管理效益关系重大。改善心智模式,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提供给人们一种调整认知和有效应变的途径。本文从认知心智模式、剖析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三个层面,阐述了心智模式对加强管理者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理心理学起源于心理学,依托于管理学,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探究以人的需求的满足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代企业管理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效地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要从制度层面、物质和精神方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创造管理心理学中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由丰田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是上世纪生产管理领域创造的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之一,而后被各界学者和管理者提炼出来的精益思想更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管理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精益的核心思想"消除浪费"在各个细分的管理实践领域被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们奉为宝典,并形成不同的精益管理分支,精益物流和精益库存管理便是被成功实践的精益管理方式。VT公司长期以来处于卖方市场,生产管理处于相对粗放的传统推动式管理,以产能规模来确定市场的销量。经济形势是动态的、变化的,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更多市场竞争对手的冲击后,VT公司传统的以销定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为了提升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VT公司决定从生产运营模式抓起,借鉴汽车行业精益管理的模式,从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方面抓起,从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减少生产浪费开始,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及精益库存管理等方面,运用5S管理,看板管理,价值流分析等工具,全面实施精益管理。  相似文献   

9.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措施,它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长短期目标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可以整合企业各部分的目标,促进企业战略落地执行。实践中许多优秀成功的企业,能够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但同时,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受着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很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制约着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外有关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根据企业价值观,组织、指挥、激励和控制员工的方式,是企业管理系统化指导与控制方法的综合或者管理者领导风格和企业激励机制之间的有机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管理职能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与国际上很多国家都能自由贸易往来,很多企业纷纷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在企业各项管理中会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在第一时间内向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还能反映最新的经营状况,无论是产品的销售收入还是管理成本都尽在其掌控之中.本文主要围绕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事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认为,精减管理层次和裁减高中级管理人员是美国企业管理跨世纪的改革。这场改革正在对美国公司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和人事关系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降低管理成本 保持竞争能力 在美国,无论是衰落的企业,还是兴盛的企业,都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认为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在低通货膨胀率中缓慢发展的时期,在这一相当长的时  相似文献   

13.
<正> 企业管理的改革也是一种生产力,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以管理出效益?我以为首先要转变和更新管理的思维,改变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打破旧框框,以全新的思维提升管理层次。 经营的观念搞管理。以前我们强词企业管理部门要“先理后管”,现在我们提出的是管理部门不再只是管理,而是“经营”,管理者应是“经营者”。这个问题就要将管理部门人员的思维来一个大的转变。为什么管理部门不再  相似文献   

14.
韩英豪 《经营管理者》2013,(11):104+149
管理者不仅是决策制定者,同时也是组织和领导组织成员及调配组织资源以实现目标的人。而企业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是指一个组织中中层机构的负责人员,在整个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企业中层管理者在执行高层领导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公司的总体发展,对公司的绩效、整体形象产生了极大的损害。这就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比如加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个人道德建设,增强公司高层的领导权威,提高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等。  相似文献   

15.
班组长作为基层一线员工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前,供电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班组管理和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班组长素质,是当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徐泽君 《决策探索》2008,(10):111-112
一、国内外有关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根据企业价值观,组织、指挥、激励和控制员工的方式,是企业管理系统化指导与控制方法的综合或者管理者领导风格和企业激励机制之间的有机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安全发展、清洁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安全生产的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有好又快发展的基石。而企业能否实现HSE管理目标,管理者率先垂范是决定的因素,必须对安全生产理念及规律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积极改进HSE管理的薄弱环节,持续推动HSE管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吴桂玲 《经营与管理》2014,(12):131-133
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大部分企业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激励员工,让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才能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重视对管理者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何将员工激励模式与管理者激励模式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企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灵魂,人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在这个经济浪潮席卷企业的年代,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企业生存与否,为了能够将企业做好做大,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就此问题,本章将着重讨论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静美  陈甫 《管理世界》2013,(2):107-124,188
本文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变革管理的DPH理论模型,以本土中层管理者为调查样本,针对某些成熟量表进行了设计、提炼和改造,实证检验了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针对具有一般性特质的"元"问题可能存在的认知鸿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实业界人士对更贴近于突发式变革的微调变革和增量变革两种计划式模式更为青睐,因而如何将"组织惯例"、"习惯做法"等"稳定要素"作为变革的一部分并将其导向战略方向是理论界和实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证明了在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存在的具体认知差异可能有哪些,并以台湾地区的逢甲大学为例,提出了跨越这种差异的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的一个有益的结论是,在变革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不再是企业战略问题的唯一主体,中层管理者"战略性贡献"的发挥是变革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