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着重从股东资格继承取得的方式之一继承入手,探讨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之实务价值和国内外概况,从现实存在的娃娃股东分析未成人股东资格问题和从继承人角度分析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继承人要求获得股东资格和放弃股东资格所涉及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问题实质上就是股东所应具备的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不一致时,应以谁为先,应怎样确认股东资格的问题。实践中处理该问题应做到"内外有别"。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其主要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公司的事项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股东则显得尤为重要,其权利的行使影响着公司的效益与发展。股东资格的认定是公司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股东是否能够正确行使股东权,影响着公司股东作用的正确发挥,是否能正确引导公司运行,决定着公司的未来蓝图。  相似文献   

4.
罗茜尹 《经营管理者》2013,(25):238-23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能否继承问题,原《公司法》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上争议很大,司法实践中也做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公司人合性保护的角度出发,浅析股东资格继承两方面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公司通过邀请原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原股东既不需退出,又能享有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收益。股权投资(增加注册资本)成为公司和风险投资青睐的合作方式。但因增资过程中涉及增资扩股协议(股权投资协议)、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章程变更、工商登记变更等问题,往往引发增资的第三人股东资格确认纠纷。  相似文献   

6.
取得股东资格,出资人才能够行使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现实中有些股东实际出资而未被公司章程等文件记载,形成了隐名股东。对于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如何认定,不能简单地从股东资格的一般特征中认定其不具备股东资格,应该具体地从不同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曼 《经营管理者》2011,(13):169-170
我国《公司法》第16条第1款规定由公司章程自治决定对外担保的程序及限额,因而有必要明确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担保的效力问题。本文将从民法规范的类型及其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谈起,通过界定《公司法》第16条第1款的性质,深入探讨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担保的情形及效力。  相似文献   

8.
股东资格可以从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二个方面把掘:股东资格的法律依据、股东资格的事实依据。认定股东资格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则具体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证据:公司章程、公司向股东签发的出资证明书、股票、股东名册、工商注册登记和变更登记、股东之间继承、转让,赠与股份的生效协议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认定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在实践往往会呈现分离的状态,从而使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结论。鉴于此,如何构建股东资格确认原则,如何建构股东资格认定要件,系属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司原经理被免去职务后心怀不满,动辄以自己是股东为由,不仅要求查阅帐册,还 无中生有四处举报,引致执法机关常来查案,公司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其他股东为此伤透 了脑筋——  相似文献   

11.
隐名股东是指用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认购股份的实际出资人。学术界关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主要有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标准。我国司法解释对隐名股东做出了具体规定,正确理解该司法解释的内涵,对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与权利救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公征证据效力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公证的证据效力与公证的公信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对不同类型公证的证据效力做了详细的探讨,最后阐述了公证证据在我国仅适用于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应受到限制,一般不宜成为司法认知的对象,不能直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利益也应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因而,在新《公司法》修订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首次提出,以使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其所在有限责任公司相应的救济手段方面的法律规范得以相应完善。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制度准则,虽然对股东的权益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程序上以及权利的行使上仍有不足的地方,仍不能给股东提供充分的救济,因而需要不断完善,使之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继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2003年1月,李海仓事件发生后,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2003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就此对部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结果:关于这些负责人在公司中的股权继承是否做预先安排,做预先安  相似文献   

15.
股东资格的共同取得是股东资格取得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现代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化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规定。本文将从共同取得股东资格的方式来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阐述,并初步介绍股东资格共同取得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6.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两大合同类型,具有不同的效力范围.现实中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选择更能代表劳动者意志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当股东将其股权转让行为通知公司或股东时,公司或股东未在合理的内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或既不同意转让也不履行相应的义务时,推定同意转让.对于"观为同意"的弊端,在股权转让制度的构建上应予以考虑,公平的维护转让股东与剩余股东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5年的新公司法,初步确立了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为防止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利益的不正当侵害,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法律途径。然而,我国新公司法的股东派生诉讼在制度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与国外许多先进的立法例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对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长安 《科学咨询》2008,(21):15-15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我们公司法对其没有规定,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本文提出对瑕疵出资股权转让行为应是有效的,对瑕疵股权转让的责任应由转让人与受让人的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20.
殷伟  杨海涛 《经营管理者》2013,(29):211-212
痕迹检验鉴定书和痕迹检验意见书在诉讼和审判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证据效力,必须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不同,才能正确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证据、证据力、和证据效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分析了痕迹检验鉴定书和痕迹检验意见书的各自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不同,指出痕迹检验鉴定书是对所检验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书面的表达形式,具有充足的证据效力,而痕迹检验意见书只能作为痕迹检验鉴定书的辅助材料,不具备明显的法律效力。在案件的侦破和诉讼过程中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