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对正义观的冲击和全球治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全球正义已经成为一项亟待拓展的议程。究其原因,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二元悖论、国际政治中道德原则的复杂性,这三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全球正义的实现。本文认为,全球化所带来的权威流散拓宽了"国家—市场—社会"三维治理结构的民主化渠道,缔造了全球正义实现的权力结构环境;化解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二元悖论、达成合作是维护全球正义的基本保障;承认差异、兼容并蓄是建构全球正义观的基本原则,个人正义是全球正义的起点与归属,全球正义观须以全球命运共同体为依托。  相似文献   

2.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分配正义性讨论不但在学术界引起了高度重视,而且在社会其他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也形成了很大影响,然而随着正义问题探讨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分配正义性概念本身的不足及论证程序上的缺陷.为了给社会正义论证寻找新的途径,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德国哲学家赫费提出了"交换正义"以作为正义论证的一种新选择.他在理论上进行细化,把正义概念分成三层次四类型;在论证中援引了一些新资源如劳动理论;而在结论方面解决了一些分配正义遗留的问题,如正义的来源、政治的道德维度以及代际正义等.  相似文献   

3.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07,23(5):21-26
人类政治活动的直接目标,即是平衡主体之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所谓正义或者公正,正是对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理性平衡。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正义观,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形态:(1)奠立于古代"自然法"基础上的古希腊的理性"正义论";(2)奠立于基督教神学教义基础之上的中世纪"神学正义观";(3)奠立于社会"公意"基础之上的西方近代"契约正义观";(4)奠立于对人性之两面性整合与超越的哲学预设基础之上的"权利正义观";(5)奠立于未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信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正义观";(6)奠立于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诺齐克的"资格正义论"以及麦金太尔的后现代主义的"实用理性正义论"。  相似文献   

4.
政治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人文艺术学科,而不是什么科学.用科学至上主义的方法去研究政治学,其后果必然是把人当作无生命的东西来看待.政治学知识和政治智慧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知识、人文智慧.这种人文特性要求政治学研究方法必须是人文主义的.政治学研究的最佳视角是把公民之闻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广泛的博弈关系.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政治关系、国内公共事务和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并非"实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政治学是研究特定政体内的政治行为目标与其手段间的关系;政治哲学则是研究与社会类型相匹配的制度规则的价值观.政治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而规则正义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政治哲学是独立于任何哲学派别的;它所提出的制度价值规范是政治学进行政治行为分析评价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国盛 《求是学刊》2004,31(6):33-40
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带出"就是去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在真理的发生中,人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角色。他倾听并且应和存在的召唤,把自己向着敞开领域敞开,并在这种敞开中达到"自由",这就是"此在"之"此"的意思。现代技术是技术时代的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它是一种"挑起"(Heraufordern)的"去蔽"。古代技术汇聚起天地神人,保护着物之物性。现代技术向着现代工业体系"预置"(bestellen)一切,使物成为"持存物"(Bestand)。技术时代的人比物更原始地归属于"预置"和"持存"。"预置"归属于其聚合"座架"(Gestell)。座架的神秘运作是存在历史的命运使然。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9,(5):50-63
最近,对环境正义的呼吁虽然有所增加,却很少有人关注环境正义之正义究竟指涉什么的问题,尤其以有关社会运动的诉求方面为甚。环境正义的理解大多涉及公平问题,即环境危害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但是,将环境正义定义为公平是不完整的,因为行动中的人士、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所诉求者绝不止于分配。全球环境正义所诉求之正义实际上有三个方面:公平地分配环境风险,承认受制社区参与和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管理的政治进程。在这一运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正义观念,它们共同证明了多元而统一的正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正式启动的日本一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自由贸易协定"(EPA/FTA)谈判是新型跨区域主义的重要一环。日本和欧盟的主要利益诉求分别针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规制改革和规制融合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汇合点。日本一欧盟EPA/FTA的谈判进程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战略互动,表现出明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和"更深一体化"的新型跨区域主义特征。日本一欧盟EPA/FTA的走向,深刻关系到新一代国际经贸活动的议程设置和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5):84-87
城邦是古希腊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形态。城邦正义是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德性行动是城邦共和政治的基础,是实现城邦正义的根本。公民幸福是德性行动的目的和归宿。梳理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正义(本位)—德性行动(手段)—公民幸福(目标)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不仅有利于丰富政治学理论资源,而且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8,(2):57-64
学术界在"马克思是否基于正义原则而谴责资本主义"问题上聚讼纷纭,尤以艾伦·伍德和胡萨米之争具有代表性。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文本和论述表明,他在这一问题上持有"规范"和"科学"双重维度,既从无产阶级利益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以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又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摒弃正义范畴,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伍德和胡萨米分别固守马克思正义论述的科学维度和规范维度,而忽视了马克思正义论述的另一层面,并且在自己所理解的维度上走得太远,以至于超出了马克思正义论述的边界,走到了真理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社会理论的开创者之一,韦伯从"知识宰制"(学术为业)、"心性结构"(新教伦理)以及"技术政治"(支配社会学的类型重建)等三个维度为"未竟的现代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技术政治作为合法性论证的一条至关重要的理论进路体现在韦伯学说的各个角落.当代社会,政治科学使得政治的实质日益被中立化的知识和科学的话语外观所遮蔽,韦伯关于技术政治的论述不仅将这种外观以类型学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而且引导我们对技术政治中政治的实质加以反思与追问.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在政治人格上开始追求一种"认真"或"实心"任事的精神,进而使士大夫精神史演进的内在理路出现了两大转向:一是从"虚与"(即虚与委蛇)到"认真"的转向;二是从"空虚"到"务实"的转向。此即"求精责实"、"秉公尚实"之说的崛起,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亦即英雄做事的担当精神,并在清初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新正义战争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在战后阶段重建和平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国际现实,该理论通过将战争过程分为开战、交战和战后三个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战后正义"的概念及标准,从而突破了传统正义战争理论遵循的"开战正义"和"交战正义"的两分法研究思路,该理论的提出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律实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另一方面,新正义战争理论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也决定了其仍不能摆脱传统正义战争理论的理想主义框架。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7,(6):31-36
玛莎·努斯鲍姆力图建构一种有关基本社会正义的理论,她更关注人性尊严、最低限要求和政治自由主义等概念,并详细列出了能力目录,把政治自由主义设定为研究目标。她的正义理论是通过能力理论彰显的,并以十种核心能力为主要路径。十种核心能力是构成有尊严的生活,或者说是构成"好生活"的重要要素。只有保证公民发展至少超出最低限的能力,人性的尊严才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4.
米勒的正义理论挑战了包括罗尔斯等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坚持单一正义原则的各种学说,倡导一种"社会情境多元正义论"。这一理论根据社会情境具体的实践需要,采取具体的正义原则的方法分析了三种关系模式与三种正义原则的对应关系;在如何实现社会正义的问题上,米勒重视结果正义,但同时主张要保证程序的公平;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挑战,米勒提出了社会正义追求应采取的两手对策。米勒的多元正义理论拓展了正义理论的研究空间,为21世纪正义理论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其理论因缺乏世界历史视野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进化论理性主义对罗尔斯理性建构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特点,是一种道德或政治的理性主义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把正义原则看做理性在反思的平衡中合理慎思的结果,把正义制度看做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哈耶克一贯反对唯理主义,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反对那种认为制度不是人的自发行为,而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的理论。哈耶克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它不能超越经验发挥作用,历史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通过理性建构来设计社会蓝图捍卫特定分配制度实现正义和平等分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就符号学说来,我所使用的最通常的、非正式的定义是"符号学所研究的课题,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的交换."符号学的关键性术语是"信息"(message).为使模式简单一些,我们假设信息的交换须有两个有机体.一个叫做"发信源"(source).发信源所做的是两种互不相同的事情.首先,发信源"形成"(formulate)信息.信息的形成,或者是采用电气的手段,或者是采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公民不服从形成于晚近时期,但作为人追求正义的实践本性萌发于古代,并随着人类实践和主体性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公民不服从作为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其正当性主要源自"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观念.公民不服从适用于具有现代社群正义感公民组成的民主、法治社会,且社会效果有利于社会正义与和谐时,方能起到建设性功效.  相似文献   

18.
诺尔贝托·博比奥写道:"葛兰西思想有其独特的和个人的特征,这特征不允许对下述的政治争论给以图解式的简单说明:'葛兰西是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或者说,他更是个列宁主义者,或更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或者也可以说,他既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列宁主义者'……".葛兰西在理论上的深思和在政治上的斗争,无疑对二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欧洲起了一个勇敢革新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使得社会正义在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变得尤为重要.而社会正义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平等待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当代学者提出了很多论证路径,其中有两种被广泛讨论,一种是当代平等主义的思路,一种是优先主义的思路.对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开拓理论视野,加深理论基础,为中国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完善和谐社会的正义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逻辑。只有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出发,才最能切中应得正义论的要害和现代正义问题的实质。自由主义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概念是一个低阶概念,而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则是一个含义更广的高阶概念。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是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出发的,以"自由人"之间有机的社会合作为基础,刻画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最高正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先前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类正义原则在逻辑上和在历史上自我扬弃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仅充当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担负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