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整合、沟通、调适及规范功能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突发事件后高校的和谐与稳定,有助于高校开展突发事件善后治理工作。构建心理治疗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调适功能;构建学习创新机制,挖掘危机的教育素材;建立舆论导向、利益调解机制,化解高校突发事件后的矛盾;建立形象重塑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钱周伟 《南方论刊》2023,(3):12-13+28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之举。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与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冯琳  倪国良 《江淮论坛》2023,(3):145-152
当前,现代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已从“装置意义”上的技术运用,演进至以技术工具、技术思维和技术逻辑为核心的技术治理范式的嵌入。技术治理的开放性、隐匿性和高效性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治理功能,激活数字化语境下的隐性育人潜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辩护功能。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治理的耦合发展亦面临价值困境、思维困境和功能困境的梗阻。究其原因,技术赋权转向技术越界,教育权威在实践中弱化;技术逻辑超越育人逻辑,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被遮蔽;技术赋能转向技术悬浮,教育效能在实践中递减。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治理的深度耦合应以“关系澄明”为前提、以“解蔽主体”为核心、以“人机协同”为关键,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正向便捷、高效、扁平化为特征的“微时代”迈进.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借助互联网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应对消费主义的冲击,叙事话语所具有的价值传递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叙述话语创新是破解“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避免思想危机的有力杠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叙事语话内容创新、叙事话语表达创新、叙事话语载体创新.进行叙事话语创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本真意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主导地位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节点的载体功能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节点,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发展向度和“形而下”运用双向载体功能。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发挥话语作为教育节点的载体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行机制;应注意话语的凝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功能;应认识到发挥话语作为教育研究节点的载体功能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载体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阙天舒 《学术界》2012,(12):61-74,270,273
网络政治学首先介入的研究对象就是网络空间。在当代中国,网络公共空间成为信息交流、公民批判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公共领域,而网络空间中安全、秩序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当代网络政治学必须持续关注的命题;同时在网络空间膨胀过程中,网络空间秩序和网络空间倒逼带来的公共舆论与公共安全治理困境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困扰网络空间发展和网络政府发展。网络空间治理必须同时解决网络空间中的政府治理问题与网络政府治理中的网络空间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空间发展与网络政府转型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危机管理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危机预警与处置中积极而独特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在危机管理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信息收集与反馈、危机文化素质培育、社会动员、危机心理救治等社会稳定功能.这些功能通过具体途径发挥对危机管理的积极效应,进而促进社会稳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属性对国家治理主体需要的满足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治理价值,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价值的深层次论证与进一步要求。国家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同步增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治理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目标价值、内容价值、主体价值、方法价值、发展价值,引领价值信仰、夯实认同基础、培育时代新人、汇聚治理合力、推进守正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治理价值充分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功能的发挥是价值实现的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是否能够完全发挥,总是受一定因素影响制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质量因素,其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功能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正常地、完全地发挥;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力度因素,如开发力的向度、深度、作用的广度、转化度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因素,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体功能的合力形成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完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以安全为基石、发展为内容、法治为保障、价值为纽带的结构特征.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擘画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蕴涵了物质层面、治理层面、价值层面等多维度的关系系统,遵循“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统筹发展的治理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国际关系旧观念的全面超越,为世界人民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互联网治理新秩序框定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系统自身结构和环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其实质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挑战和网络自身的缺陷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必要。信息时代下如何通过隐性教育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其实质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挑战和网络自身的缺陷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必要。信息时代下如何通过隐性教育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为网络媒介载体、网络文化载体、网络管理载体和网络活动载体四种主要类型,具有客观性、中介性、承载性、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要注重载体的融合创新、载体的意义赋予和载体选择的针对性。在网络媒介载体方面,既要加强载体内部的融合互通,又要促进新兴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的融合互通;在网络文化载体方面,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导的价值观念融入网络文化产品之中,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网络文化活动;在网络管理载体方面,要切实提高管理者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融入管理目标之中,把柔性管理和硬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网络管理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网络活动载体方面,要增强开展网络活动的自觉意识,丰富网络活动的具体形式,提高网络活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辐射功能、育人功能和创新功能,促推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张春华 《学术论坛》2013,36(1):71-75
乡村治理是乡村多元主体协同公共管理乡村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发生作用,在乡村治理中表现出特有的功能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的深入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抑制了乡村治理主客体的成长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加强乡村治理客体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实际需要相结合,助力乡村治理主体成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推进乡村治理和谐共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拓展乡村治理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需要对大数据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进行研究.基于大数据自身优势、科学预测功能和益于发挥"课程思政"协同效应三方面论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入过程中需要遵循人全面发展的原则、教育活动性原则、伦理性原则,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作机制和综合平台,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宏 《中州学刊》2012,(3):37-39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形成了现实社会一种崭新的网络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上接触网络人数最多、运用程度较高的群体,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正确认识网络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增强自主能力、培养主体意识;正确把握网络空间的教育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在网络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深入虚拟社区,在网络教育活动中紧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红色影视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寓教于乐、情境营造、模仿学习等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可发挥价值导向、情绪疏导、精神激励等重要功能。为了实现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坚持教育的"情、史、理"交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将红色影视作品纳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引导当代大学生践履笃行,把红色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0.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宗教意识形态的扩张、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形成了挑战,从中折射出当前中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紧迫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此,文章从社会思潮、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理论创新三个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