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要求英语学习者必须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能力在交际教学法中的作用、语感的培养、交际英语的特点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探讨了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交际能力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现象,讨论了英语语言与其文化的内在联系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另外,文章还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探讨了语言文化和社会交际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对于交际的深刻影响,说明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除了语言本身,其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授也是教学的要求之一,注重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龚琼兰 《天府新论》2005,(5):139-142
交际教学理论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交际能力不仅包括使语法规则组成符合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交际教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即学生主体论。对此,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语言输入、语境实践和语言运用。在语言输入阶段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在语境实践中训练语言能力和在语言运用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注意认知学习策略的启示和运用,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达到既掌握语言知识,又锻炼语言能力,既掌握交际策略,又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英语”是一门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基础课,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不仅指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学习策略能力、语言尝试能力、语言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英语文化中的交际能力。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角色扮演活动来体验交际中微妙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教学多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语言知识或能力的学习上 ,从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实 ,语言知识或能力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 ,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过分重视或仅停留在这个“基础”上 ,否则 ,大学英语教学仍会重蹈费时多、收效低的覆辙。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要想得到真正提高就应从交际的内容入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这也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袁颖 《理论界》2004,(6):343-34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交际要得以成功,就要正确运用语言。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中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飞跃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钟敏 《兰州学刊》2008,(Z1):227-228
文章略论了海莫斯(D.H.Hymes)的交际教学法,包括其理论基础、特点、教学原则等;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运用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及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着重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模  式 ,力图揭示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根源 ,并提出克服策略。作者还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为例 ,对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的表现及根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及措施。重点剖析了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学习。英语课堂具有诸多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潜在功能。教师对这些功能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其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因此,基于充分认识语言课堂功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内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普遍。旨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认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跨国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及措施,重点剖析了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 质,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 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建 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时阳 《理论界》2006,(11):241-242
英语教学的高耗低效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如何改革外语教学方式,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是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本文旨在对英语教学目的和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语言、教育、交际实质的分析,提出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教师和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的教学方式,明确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一观点,希望对英语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对交际教学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英语教师有效地使用交际法,上好英语课,以实现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Hymes 提出“交际能力”概念至今,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和测试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锲而不舍地补充和完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试图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模型。20世纪90年代,Bachman 提出了一个包含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的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21世纪初至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包含的交际语言能力观在全球外语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地测量交际语言能力仍是目前语言测试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根据测试的语境来定义、实施测试的构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广西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公务员的国际化程度和外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公务员要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从目前广西公务员英语知识水平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培养广西公务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培训中提高广西公务员的国际化程度和外语应用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语境,语言与交际之间的辩证关系,交际法的原则以及对交际法的理解等方面阐释了语言与交际的正确思路,强调交际法或功能教学法成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互相依存,互为支持的,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只有兼顾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地利用好外语进行交际,实现交际目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与语言教学性质不同。我们常说的培养能力是指语言生成能力。交际经验具有世界性,可迁移。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的是语言规则,不是使用规则。共核说自然削弱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功能为纲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在我国,叶斯柏森的交际概念更切实际;功能意念表无意义;生成理论比交际理论更有价值;应给“翻译”以合适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