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同时考虑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减少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大大压缩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更加全面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完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企业实际管理中,净流动资金决策显得非常重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现金流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重视现金流量表,重视现金流管理,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增加企业的价值.本文基于此主要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净流动资金决策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项目和方式进行完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经营财务指标和财务报告的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将提高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正>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简称"新准则")规范要求,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主要应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相关会计准则为依据。一方面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另一方面还应先处理多项调整事项。本文结合具体实务操作,阐述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关注的主要调整事项,确保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并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本文对准则中涉及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类型特征,新准则与原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差异比较,投资性房地产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新准则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合并会计”是会计领域的新课题,对中国会计界更是如此。最近财政部拟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会计准测1”、“会计准则2”),将规范我国的合并会计行为。本文拟将两条准则的要点与美国合并会计进行比较,并对两条准则提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类型不同,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因而对商誉的处理就不同.本文主要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范来探讨有关合并商誉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增加的内容.旧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及税法未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和处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以现行税法的规定为基础,对新准则与税法在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和处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处理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邢华 《决策探索》2007,(15):82-83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催生新的执业理念 作为具体会计准则的统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众所周知,自1993年"两则"、"两制"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在"两则"、"两制"规范下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进行会计核算的,而且确认、计量的标准通过《企业财务通则》及若干行业财务制度进行规范;记录和报告的标准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及若干行业会计制度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比旧准则的有许多变革,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趋同性。打破以往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建立新的条例后,企业作为执行新准则的信息披露方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反应。因此,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变革,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揭示准则变革所带来对信息使用者在阅读会计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吕艳霞 《经营管理者》2011,(9X):234-234
<正>一、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概述1.固定资产折旧。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内,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企业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将导致不同的固定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了《企业年金基金》。本文介绍了投资的具体规范,该准则以投资为主要的运作模式,以实例说明了企业年金基金中投资的确认计量的会计核算问题,说明了在企业年金基金中投资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彩霞 《经营管理者》2011,(8X):285-285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就向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简述会计职业判断含义与特点,新准则下会计人员应纠正的问题,点出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应用以及更好的应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通知》(财会[2014]11号),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报表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修订》(以下简称"新合并报表准则"),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原《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同时废止。本文基于新合并报表准则的变化和合并报表审计的实务,提出新合并报表准则下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新准则与旧规范比较,从会计理论到会计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真正体现了会计的真实、公允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备受各方关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作为第8号准则纳入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本文对资产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这是我国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比较,谈谈该准则的变化及其修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一、关于准则的修订背景原债务重组准则是于1998年6月颁布的,并于1999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在准则施行后的两年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越来越普遍,而且有许多公司利用准则中“债务人重组债务产生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进行虚假重组。不…  相似文献   

17.
张虎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186-18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做了较大变动,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旧存货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不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规定;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等等。本文从存货的总体内容,存货的总则及其确认, 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披露等方面对新旧存货准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执行新存货准则后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准则相比旧准则规定更加清晰、紧凑、严谨,规范,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更加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新准则后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文摘》2008,(3):46-47
为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殊的交易或事项,美国等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发布了专门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或采掘业会计准则。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对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财务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规范。该文通过对新准则相关规定的分析,探讨新准则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校算的相关问题以及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交易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正确区分和界定两种企业合并,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限制企业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修订本)》(以下简称"准则")均对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