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危险性使人们对新自由主义产生了质疑,某些现行国际经济法制度的缺陷也日渐显露。WTO体制内各国保护主义可能抬头,国际金融体系的破绽使得加强监管和完善体制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弱化了自由主义色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面临重组,这给各国提出了新的课题。但是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到来之际,新自由主义所体现的国际经济自由和开放仍然十分重要,其制度性的缺陷可以通过在危机之际建立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得以修正。由于中国对外开放是在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大环境下进行的,所以金融危机对新自由主义的冲击,对于中国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是,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成就,中国在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和秩序的重组中也获得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创制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2.
褚臻 《决策与信息》2010,(1):178-179
本文在介绍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辩证的看待新自由主义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的角色,分别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两个角度探讨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合法与正义之间——关于两种民主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界爆发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正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重视。这场论战表明了: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中国改革和开放,在如何继续,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样的大问题上,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这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所论及的领域和问题非常广泛和复杂,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而且在现代性的整体反思和更宽广的全球背景上展开讨论。作为一篇论文,要想对之进行全面的回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在政治领域的分歧,从双方在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方面入手考察新自由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成了对新自由主义的初步认识,并且提出了我国处于转轨时期应对新自由主义采取的科学态度,吸收新自由主义中对我国有利的理论观点,同时警惕新自由主义中较为激进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liberalism)作为西方近代、现代乃至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潮,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显示出西方社会政治风云的变幻。自由主义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实用主义、新保守主义等政治派别或思潮。但在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理论的实施却遭遇了困境。  相似文献   

6.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用毕生心血总结出的理论精华,被认为是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作为启蒙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其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山先生民权思想基本演化自西方自由主义。然而,三民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非绝对和谐。为了同时完成民族、民权、民生方面的三大目标,自由主义的核心地位和终极价值被削弱。因而,三民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引进虽然影响巨大,但并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知识界逐渐出现思想上的分化,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的社会民主主义、老左派的原教旨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存在与彼此互动,反映了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与困境的复杂性。更具体地说,自由主义者对民主、自由与启蒙的追求,新保守主义者对发展过程中的秩序稳定的肯定,新左派对下层民众中失利者的利益关注与对社会平等的期待,均有其现实存在的理由。如果这些不同的思想能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平等竟争,这对于中国选择合理的现代化走向,无疑是有利的因素。从长远来说,思想的多元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彼此呼应,…  相似文献   

8.
从胡佛的古典自由主义到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再到现今随着保守主义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伴随文化激进主义的强势崛起,美国政治思潮不断缓慢但激烈地迁徙和演变着.任何人都无法事无巨细的把握所有的脉络和真实进而去完善和改进.本文努力地阐述和分析着从新自由主义向新保守主义演变的原因以及新自由主义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当代美国政治思潮演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财政部建立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以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及国际化。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以来,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能够正确认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8,(10):82-82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充满着新旧交替,概念PK。市场PK计划,人权PK主权,中国创造PK中国制造,绿色GDPPK带血的GDP,组织扁平化PK组织科层制,网络的集体智慧PK精英的孤芳自赏,自由主义PK新左派,软实力PK硬实力……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不同面向概括了当前中国的势力对抗,范式变革。总而言之,从时代潮流来看,前者大有取代后者之势。  相似文献   

11.
“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90年代的增长也乏善可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国内基本以总结新自由主义的教训为主。但事实上,对拉美影响深远且至今仍充满活力的却是民粹主义的福利赶超。我们的分析表明,福利赶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拉美的发展历程,其教训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忽视发展阶段的经济赶超;二是忽视财政限制的福利赶超;三是忽视市场机制的政府主导。总结拉美民粹主义福利赶超的教训,对于当前中国发展的政策含义在于:(1)重视初次分配的重要性;(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应与发展阶段相适应;(3)打造民生工程应尊重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市场失灵时,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有效供给。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内涵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我国许多地方和行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曾盲目地步入泛市场化的误区。泛市场化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阻碍经济发展,触发社会矛盾。因此,要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必须对泛市场化思潮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经济学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而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因而本文将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等主要理论解释了全球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和根源以及相关对策等,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朱倍德 《经营管理者》2013,(20):111-111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在当今中国,除了主流意识形态外,自由主义、新左派是另外的两股很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文章逐一分析了这些思潮并指出了它们能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的原因,最后给出了一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认为自己是西方政治、军事和传媒所针对的目标,西方旨在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战略,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世界霸主。因此,关于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相比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北京意欲保持防御态势。中国明确表示要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实施"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6.
赵修义 《领导文萃》2011,(12):27-28
近来,"公平公正"的呼声非常高,但"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却十分鲜见,好像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这个概念已经不管用了。多年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成为主流,在他们的词典里,只有生产要素,只有效率,即使说到资本和劳动,也只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17.
袁甄  刘菲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311-311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在中国开始放院脚步,200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有逐步回暖迹象。当有些人把目光聚集到中国,当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应当引领世界经济的时候,“中国经济威胁论”、“绿色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等相关词语又提到了有关文件上。本文就通过近期别国对中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来分析其对中国需求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下的战略性政策和途径,以减少新贸易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保持在世界经济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8.
外向型贸易转移: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理论验证与预期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外向型贸易转移是中国外贸发展实践赋予转型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因;经济转型期必然产生的外向型贸易转移 ,要求革新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结构的理论解释;上述判断获得了来自中国区域和要素或部门视角的双重验证。本文继而考察了外向型贸易转移实现进程中当代全球经济的外部新影响和国内因素的新作用;并从影响外贸发展的各要素最优选择与组合等方面 ,论述因势利导地利用外向型贸易转移机制 ,扩大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崔连标  孙欣  宋马林 《管理科学》2016,29(1):147-160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战略,而贸易畅通是中国推进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已经宣布将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区域合作潜力。 为探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影响,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中国和中亚五国)为分析对象,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丝绸之路推进会给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受益于关税减免,中国和中亚五国总GDP增长0.011%,总的福利水平改善671.065百万美元。②新丝绸之路会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参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增长31.402%,中亚五国向中国出口增长14.143%。③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会带来复杂的行业分布效果,中国纺织业受益较大,但农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与之不同,哈萨克斯坦钢铁金属业产出增幅最高,吉尔吉斯斯坦受益最大的是农业。 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针对那些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需要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政策: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 ,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 ,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 ,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 ,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 ,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已。今后数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 ,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 ,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