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译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翻译研究经常忽略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作用,使之屈居于从属地位,境地尴尬.本文试图结合翻译研究中的阐释学理论,并在对汪榕培《墨子》一书译本及其阐释基础上,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及对作品阐释层面上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译者主体性:从幕后到台前——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翻译理念的历史演变,考察了译者身份在翻译活动中的变迁历程,译者主体经历了一个由隐蔽到彰显的过程,并从哲学层面剖析了译者身份变化的原因。译者主体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译论研究中,应该恢复译者在文化构建中应有的、与作者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化转向"视野下的翻译理论充分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从忠实的"仆人"提升为具有创造性的"主人",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翻译文本的选择与翻译策略的取舍。在译者主体性关照下探讨英国新教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尚书》译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分析麦都思的译者身份在翻译策略中的体现,以期能够为促进今日之中国典籍西译、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提供可资参照的历史经验,并为今日世界翻译的理论建构以及中国译学理论建设提供丰富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间文化传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文学翻译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从最初只强调原文作者及目标语读者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到意识到译者地位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即译者从"隐身"到"显身"的过程。译者的显身,是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不断得到认可和强调,主要指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译者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的确会影响译作的类型,应该强调译者的地位,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译者的主体性分析孟浩然《春晓》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活动是跨文化和跨语际的交际和交往活动,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更不可忽略.从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诗<春晓>的十种译本着手,可对译者的主体性,即先在性、创造性、个性、心理、审美观等展开深入探讨及理性思考.只有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认识,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生机,使译作的艺术生命力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实用文体翻译可以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有越来越的学者开始重视实用文体翻译的理论研究,其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关注.本文从实用文体翻译的目的、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实用文体文本的语言特点等三方面来说明实用文体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研究长久以来忽视了翻译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译者。最近几年,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不少学者对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主要是从阐释学的角度研究的,指出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认为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大量的国内论文在国外刊物发表,这要求论文作者提供摘要的英文译文,恰当、准确的摘要翻译对于论文的发表和交流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摘要翻译的实例分析,指出摘要翻译存在的问题,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作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把握和再现两个方面,其发挥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从译者的主观感受、语言风格、意识形态、个性和主观审美偏好、文学文化修养等角度,研究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各种影响来说明译者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翻译之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借用韦努蒂在其<译者的隐身>中的观点,来阐述解构主义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和启?从而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幕前,从隐形人到主体的转变,为翻译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文章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身份应该是多重的,因为翻译涉及到的除了语言的转换,还有文化的转换,其中蕴涵着译者创造性的劳动,即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译者隐形"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隐形"文本中"译者的主体性"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反驳了"译者从属"的看法,阐明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位置的同时,指出"隐形"中处处不见译者,但仍处处可见译者,进而提出"译者隐形"文本中的"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不仅体现在隐形下译者对文本的阐释、转换和再创造,还体现在译者对文本的有目的的操纵的论点;指出在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提倡译者树立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围城》英译本出版后深受好评,但也遭受到不少批评,多是立足于目标语的角度,而忽略了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本文从语言、风格、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围城》英译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并认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进行适度的叛逆性.由于重构的译文是基于译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及译者对原文自我理解,因此重构的译文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及开放性.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相结合,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译者是汉语典籍英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对译作有重要影响.翻译伦理的回归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规范依据.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基础,以《醒世恒言》的英译本为例,从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正确发挥译者主体性,为汉语典籍英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讨论了企业外宣文本的特点,企业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者主体性适度发挥有利于提高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翻译目的层次性谈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面对不同类型的文学文本,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要依据文学翻译目的层次等级性划分,来举例说明文学翻译的目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从而证明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任意的,而是由文学翻译的目的层次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