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筹兼顾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对方法的高度重视,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大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理性自觉和实践自觉,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根本性质和活的灵魂。从哲学的高度看,统筹兼顾是一种强调普遍联系的系统辩证法,一种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维,一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和谐的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要素都闪耀着哲学的光辉,哲学是智慧之学,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富有智慧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从唯物辩证法、实践哲学、唯物史观三个方面透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能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方面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哲学范畴的自信作为心理积淀的机制就是以能力为标志的关于自身整体的积极肯定的基本观念。自信与自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自尊与自信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从人类历史看,成功或成功大于失败的实践活动为自信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本体论基础;他人对个体的评价,对个体的自信机制的形成会产生重大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评价是自信机制形成的直接因素。一般而言,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是与对于自己人生的自信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而言,不同的主体以不同的自我期望作为现实的评价标准,通过实践活动的中介,对体现于其中的主体能力,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能赋予肯定性的评价。自卑和自负是自信心理机制扭曲和变形的两个极端,然而两极相通。自信与事业的成功和幸福感联系在一起,从而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李会富 《理论界》2014,(6):84-86
儒家哲学作为指导儒者生活的方法论原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它以日常生活为存在境域,以生活问题为基本内容,以生活语言为话语系统,以提升生活境界、完善生活方式为价值归宿和立言宗旨,在本质上成为一种生活哲学。这使得儒家哲学与传统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融入生命体验的生活方式,展现出浓郁的生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论和谐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玉蓉 《天府新论》2003,1(6):15-17
和谐是 2 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和自然界 ,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范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矛盾的同一性 ;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和谐价值的取向是事物的发展 ;和谐是相对的 ,不和谐是绝对的。因此树立正确的和谐观念 ,在新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管理哲学作为应用哲学之一有别于元哲学 ,是具有系统的形而上学性又区别于管理的哲学。它通过对经验材料和问题的提升与概括 ,抽取出管理发展变化中持久不变的平衡特征 ,呈现出既有科学理性又有人文关怀的整体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其真善美统一结合的精神实质和理念的形而上学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对自我和谐的认识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中,在正确揭示自我和谐本身所包涵的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多样性存在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哲学起源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人的精神家园,其内容丰富多样,尤其是具有理性概念的多种意蕴与精神价值.本文论述了古希腊哲学求真的理论理性、自由超越的精神,求善的实践理性、道德伦理的精神,分析了其中所隐含的求实用的工具理性、功利实用的精神.说明这些丰富的理性意蕴对其后哲学发展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哲学原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哲学意蕴,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树光 《船山学刊》2009,(3):194-196
第一哲学向来被视作是一种追求与人的主体无关的纯客观的学问,几乎没有人认为第一哲学存在着某种价值诉求,因而第一哲学的价值意蕴一直被遮蔽着。只有把第一哲学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本身关联起来,它的价值意义才会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自由并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文主要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自我生成角度来谈自由。“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其存在的一种方式 ;“善”体现了人的自由选择性 ,并通过对象化活动使可能变为现实 ,其间人的本质得以生成 ;“美”是在真、善统一的基础上人的内心愉悦的体验 ,是人实现了的本质力量。自由是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散文表现了人生的虚无和存在的荒诞,以及由此而来的那种焦虑、孤独和绝望,这成为张爱玲基本的人生观和她着重表现的生存体验。张爱玲散文的虚无主义意向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方玉 《兰州学刊》2007,3(11):24-26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并不在于沿袭或引用传统哲学的某些语词和某些提法,不能把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些表述与古代哲人的话语对号入座.邓小平理论的传统哲学意蕴在根源上来自浸润于传统文化中的熏陶,它不仅表现为思想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乃是思维方式上的吸纳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状况,面向未来科学发展道路的主观正确反映,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实践选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是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康德认识论不仅指出范畴在认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指出范畴在研究存在的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正是通过对范畴的本体论分析 ,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超越了古希腊本体论哲学感性直观的思维特点 ,真正把“存在”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使本体论哲学研究进入了纯粹思辨的领域 ,为在本体论的话语困境中深化对本体的哲学理解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生态思维标志着人类思维水平的提高,对生态价值的理解学界存在着分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价值可以界定为生态对人类的有用性.生态价值是人类的核心价值之一,具体来说,生态对人们的生存、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着巨大价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价值的最优化、最大化是社会的理性选择.实现生态价值的最优化、最大化需要以人为本、改进发展模式,需要强化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它蕴含交往理性于其中,使互主体性得到彰显,为理解"实然"与"应然"这一经典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交往行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可以使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0.
"话语"可解析为"言说(语)"与"语言",相应地,"言说方式"与"语言模式"两个向度就成为分析人类话语范式演进的基本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哲学话语的范武演进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心灵上的困惑及其相应的求解之道.而在三大范武演进的深层,隐含着一条逻辑线脉,印人类具有一种"驾驭"本性,基于这种本性驱动,人类开始追问世界的本原、寻找观念的可靠性基础以及发掘人的精神性内涵.而正是在上述人类意义层面上的追问、寻找和发掘,构建了人类哲学话语的不同文本及其相应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