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德利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14-118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民俗“内容”与形式结构的统一表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文艺民俗的审美价值表现在: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建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4):20-28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皮影戏,在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冀皮影戏以民间艺术为文化土壤,充分吸收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方言、雕塑等民俗文化的精华,形成冀东、冀中和冀南不同的影戏审美特色。冀东浓郁的方言结合独特的“掐嗓唱法”自成一派,冀中的剪纸、武术、杂技等民间技艺融入表演,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冀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为影戏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此外,各地区的民众信仰是滋养冀影戏的文化土壤,形成酬神赐福、警世劝善等影戏主题,使影戏艺术成为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永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3-55
民俗与文艺学之间存在着独特而不可忽视的联系,它为美学提供了一道亮丽的色彩,铸成了文学审美的民族心理。民俗不仅是文学的背景材料,更是文学民族性、人文性、情感性的审美体现,应该说,民俗对民族文学的审美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远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7-19,31
在当代设计艺术中,民俗艺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当代设计艺术的源头活水,而且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民俗艺术教育发掘本土文化价值,充分利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丰富设计创作,是实现设计艺术多元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6.
杨波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4):82-86
对通感的解释应从心理学、美学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并从人类感官的先天关联性讨论艺术通感的生理-心理基础,从而将艺术通感定义为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本文从生命活动的理论基点出发,论述了民俗的“内容”与形式结构的关系,指出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并展述了民间文艺、民间竞技和文艺民俗审美类型 相似文献
8.
姜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86-90
从民俗学角度看,沈从文小说中出现的审美意象显示出与民间情爱主题的某种关联:风、云、雨、水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也是具有情爱内涵的意象;自然界许多动植物被赋予了情爱和子嗣繁衍的内涵;民俗节日也是民间男欢女爱的时节。小说中民俗风物的意象化是作者叙事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赵德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爱是一种原体验、一种人性的标志。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原始人类从混沈走向现代的过程以及现代社会民俗和人生民俗所具有的聚合力进行了剖析,指出爱既是民众凝聚力的基质,也是民俗审美(文艺美)的重要基质。 相似文献
11.
王卉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83-84,87
张艺谋《英雄》的美学意蕴有着独特的价值指向和理想旨趣的直接的实践基础。张艺谋对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承继及实践是编导与观众“视域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成海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
人们对工业文明和都市生活的深刻体验,使现代性问题在不到200年的时间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波德莱尔最先发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二重性,他指出现代性是过渡、短暂、偶然,也是永恒与不变,并以此命名美的双重本质.艺术家通过审美现代性理解人类文化的意义,其实表现的是道德现代性与人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情与意:艺术本体论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6):84-87
在对于艺术本体的认知上,有“唯情”和“唯意”的两种观点的尖锐对立。现代艺术的危机表明,艺术“唯意”或“唯理”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外传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情意互证两不偏废的。从禅宗“情法”互证的认知方式来看,艺术的本体为“情道合一实相”。 相似文献
14.
论审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7-12
审美解释是审美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在审美体验基础上对审美意义即生存意义进行的解释,是运用理智对作为生存体验的最高形式的审美体验进行反思、分析,从而获得自觉性,把握审美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审美体验是审美解释的基础和对象;审美解释是审美体验的概括和抽象。审美解释是获得审美意义的必要环节,是由审美体验到审美意义的过程。从审美体验出发,分解、打破这种体验的混沌状态,进入理解和阐释,就是文学意义的建构。审美解释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分离审美体验的身体性,产生审美意识,包括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二是对审美意识进行反思,进入审美阐释和审美批评。审美解释必须包括审美评价(作为对审美情感的反思)和审美释义(作为对审美直觉的反思),且二者是同一的。审美解释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超历史性,是历史性与超历史性的同一。历史性是基点和起点,超历史性是超越和终点;审美解释的历史性是过程,是外在的形式,而审美解释的超历史性是结果,是内在的实质。审美解释本质上是超越性的,它突破历史的局限,成为自由的活动,并获致终极的审美意义--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俗又称民俗,它是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是集许多个主体无意识经验而形成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人是风俗的主体,也是民俗所属的载体,风俗研究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风俗考古就是借鉴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和源流的考证,从而为史学打开超越文本的广阔领域.历史不论是用文字表述还是通过风俗来演示,都要经过现代人的选择加工,用历史的眼光对风俗进行加工.今天,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进入中国文化主流的视野,这不仅使民俗成为新世纪文化的重要资源,也将给社会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朱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28-131
中国岩画的构图要素中线条最为普见。中国岩画线条的刻画技法可分为凿刻、磨刻、线刻与涂绘,分别交揉着浮雕与绘画两种刻画效果。线条形状有直线、曲线两大类,其中曲线的运用更是多姿多彩,包括圆形曲线、弧线、波纹线、蛇线等。线条的存在方式分为实线与虚线,虚线的使用更能激发审美想象力。中国岩画线条的分布具有对称、均衡、重复等规浴,表现了中国岩画自成一体的同一性。与国外岩画相比,中国岩画线条呈现出粗犷质朴、爽朗有序、矫健有力的艺术风格,显露出对规则与秩序的追求,表现出中国远古先民们率真、简约而又整齐划一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7.
邹长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90-91
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 ,往往过多去注重从生理到方法 ,从动作到技巧 ,而却忽略了对教学和演唱的审美要求。实践证明 ,声乐艺术必须是语言清晰响亮美、声音色彩圆润美、歌声颤音生动美、气字声有机混合美、情感气质表现美。因此声乐教学和演唱万不可脱离审美的伟大法则 相似文献
18.
宋丹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153-156
在网络写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写作思维表现为四个特点:“简”表现在思维的感性化,简约化;“趣”表现在思维的简洁明快,诙谐幽默;“狂”表现在思维的天马行空,尽情挥洒个性;“真”表现在思维的多样率真和写作无功利本色带来的豁达精神。 相似文献
19.
卫才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89-191
民间工艺传说具有丰富而又广阔的精神文化审美内涵。从审美形式、审美教育、审美理想三个方面寻检工艺传说的美学意义,并力图通过对工艺传说的审美探究,将工艺审美与传说审美有机联系在一起,为研究大众生活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也为深层次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思想情感世界,找到一个最佳的视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