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惩治腐败必须加强法制张晶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法制建设,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监督等多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邓选》第三卷中围绕加强党风反政建设的重大同题,着重提出了腐败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最大危险,惩治腐败一定要坚决彻底取信于民,解决腐败问题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结合起来更能获得人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腐败等重要思想。这就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掌握小平同志这些重要思想,就能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3.
邹燕秋 《南都学坛》2007,27(1):121-124
腐败成本低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提高腐败成本是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理性选择。要建立职业资格的限制和剥夺制度,提高腐败的政治成本;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提升腐败的法律成本;要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要建立社会舆论谴责制度,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当今文明社会的公敌,惩治腐败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当务之急,更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反腐败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这个本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惩治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而重要的在于有效地预防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反腐败的高效益和低成本。通过对腐败现象实质、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如何进一步拓展源头防治腐败对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腐败作为一个社会最大的政治污染,是任何社会的政治建设中无法避免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执行部门对反腐倡廉建设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大力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前腐后继”的怪象时有发生。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视角分析封建主义流毒对腐败的影响,同时以现存制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为依据,重点探析预防腐败在我国惩治腐败这个关键时期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的状况,分析产生腐败原因和惩治腐败的对策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本文基于剖析王怀忠腐败案件,提出必须加强对各级党政负责人公共权 力的管理,建立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制度体系,以监督与惩治腐败制度管理公共权力,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反对腐败是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新问题。从我国封建制度、民主法制不健全、党建中长期忽视廉政建设等方面,分析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提出反腐倡廉不能只靠少数人,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才是惩治腐败,搞好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认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当前仍严重存在,要真正实现法制,必须由人治向法治转化,把法律作为社会控制、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当前,腐败不但表现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之中,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一些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呈现民俗化倾向。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因为我国传统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为腐败民俗化提供了路径依赖。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营造全民共同反对腐败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和惩治腐败,这是避免腐败民俗化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网对大学生观看2017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观看该剧比例很高,普遍给予好评,对国家惩治腐败充满信心,该剧对大学生展现了极好的社会引领作用等等。并从我国反腐工作中得到几点启示,从腐败产生的原因来说应更重外部因素,预防腐败首重外部措施;官员自身内部因素对其腐败堕落的作用具有根本性,必须加强内在修养;要加强对官员的及时教育与挽救,保持人民对国家惩治腐败的信心。据此,对反腐电视剧的制作提出相关建议,从内容主题上看,应该关注现实,回应群众需求;从艺术形式看,演员要表演精彩以及剧情要巧妙设计;从制作目的看,应着眼于塑造典型形象并推动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腐败也开始大规模蔓延。惩治腐败已成为国际问题。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国际反腐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制度,对我国反腐刑事法制的改革有新的启示。要从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实体法的完善、司法程序的健全等方面,切实实现我国与国际在反腐败上的接轨。  相似文献   

13.
市场取向改革与惩治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腐败与反腐败的规律性现象及其在我国当前市场取向改革中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方针和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统治者惩治官吏腐败注重法制建设,一方面制订严刑酷法打击贪赃枉法官吏,另一方面依法建立了较为严密的制度,诸如财政经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审判制度、行政监察制度等,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客观性和制约机制,限制和监督官吏的腐败行为,保证惩治腐败法律的贯彻执行,加强了封建社会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反腐败形势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普遍现象,治理腐败也是个世界性难题。尽管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构建完善的举报权利保护制度,提高腐败的发现率,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树立法制的权威,以法治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6.
腐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党的一贯政策.惩治腐败单靠打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预防,那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是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个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集体腐败是多名腐败成员结成同盟、共同腐败的现象,是当前中国腐败发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通过对131个集体腐败案例的实证分析,围绕腐败环节、涉案领域和腐败潜伏期等对集体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进行研究,并从理论层面提出集体腐败的生成扩散模式,进而围绕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惩治腐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界定了腐败的含义、现阶段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了惩治腐败的一些防范措施。这对我国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惩治腐败是深得民心的一件大事。要根治腐败,就要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消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1、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为腐败现象产生提供了机会。腐败现象包括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社会腐败等许多方面。其中,经济利益不正常追逐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基本动因。所以我们寻求滋生腐败现象的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  相似文献   

20.
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滋生的腐败现象,之所以蔓延,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教育放松;改革开放中新旧体制同时运转,为腐败滋生造成了一些新条件;法制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给腐败留下了漏洞和空子。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深化改革,加速旧体制转轨,加快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等,是清除、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重要途径和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