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形象认知;父母的应对方式不同.导致青少年对于死亡认知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中对死亡事件是否讨论,会影响到青少年对生命以及死亡的认知。生命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死亡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死亡本质和表达态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验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维 《当代青年研究》2002,(5):47-50,44
青少年的体验具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主要表现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前者的体验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评价,后者的体验更多地关注体验材料本身的内化加工。由此形成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既取决于认知的一致或认知的失调,也取决于社会信息在个体心理上所获得的权重和位置。导致态度变化引起体验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是自我经验和个体经验的失衡,而“无条件关注”和“无条件尊重”则是解决这种失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程度,发现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30名大学生,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控制认知变量、咨询经历及人口学变量(性别、人口来源等),分析认知因素与大学生求询心态和意向间的关系。结果:认知因素在年级、院系因素上无明显差异,在性别、户籍因素上存在差异。结论: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了解,但认识不足,存在偏差;认知因素对求助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85名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城乡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及其与传统孝道态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青少年期的亲子亲合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差异;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强度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及独生/非独生主效应;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次数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传统孝道的不同方面对亲子亲合、亲子冲突的强度和次数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生源与郊区生源以及农村生源的青少年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有显著影响.与性别和生源这两个因素相比,父母受教育水平对青少年学生的解释力最大.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成才、性认知与性教育模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对青少年成才的讨论,本文从性的视角重新解读了青少年群体的特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的特征,文章认为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独特的一类,处于被型塑的人生过渡阶段.青少年成才其实是对其社会化成功的一种期待,性对青少年及其社会化意义重大.因为青少年对性的认知能力,体现了其对一系列理性观念及更广泛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就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性认知而言,既要能认识到性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同时要认识到性的不同层次内涵。青少年的性的理性认知,依赖既定的社会性教育模式,然而我国的性教育模式尚未成形,但就其建立和发展而言,应借鉴多种他国成功有效的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认知风格可分为场依存和场独立,它主要是指人们在知觉活动中所表现的对外界参照依赖的不同程度。创业意向是创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23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方式和创业意向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认知方式和创业意向是否因性别、年级、出身来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关系,通过了解认知方式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以期为学生选择择业还是创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认知方式和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显著,而与年级和家庭出身的差异不显著。认知方式与创业意向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认知方式对创业意向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同居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武汉市七所大学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个案访谈,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于同居行为趋向于认同;无论他们选择同居与否,主要考虑的都是两个人的感情;而同居生活的经历又重新塑造着他们的态度。性别、家乡、独生与否和所学学科对同居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年级与认同的关系上,呈现独特的倒U形。笔者最终得出结论,性社会化的差异是影响其态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本文在总结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于听力教学和阅读教学研究的优势和缺陷,指出其研究趋势是:(1)、趋于研究个体差异对认知负荷的影响。(2)、影响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因素趋于细分。(3)、更多干预教学策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马琴琴 《现代妇女》2014,(5):308-309
网络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它具有多元性、全球性、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显著特征。凝结的政治资源为政治民主提供契机;身份的平等为政府创建"阳光政治"提供平台;网络的民主空间提高公民政治表达自由度;非理性行为造成其政治态度畸形和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1.
如何科学地向青少年传递性知识从而避免非意愿的或是过早的性行为是澳门当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对澳门保持"健康城市"有重要的策略意义。对1338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当性态度作为中介变量时,性知识对性相关行为的中介影响呈显著正相关;且运用"知信行"理论分析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需考虑性别差异。澳门相对保守的性教育限制了青少年获取有利于其性及生殖健康的知识,同时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一旦有机会从学校或社会获得性知识,原本保守的性态度就会受到社会上开放的性态度所冲击,并影响其行为。澳门当局应从"积极的青年发展观"等策略角度,优化青少年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造成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又有青少年个体的个性特征、认知等内部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以通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优化自身人格,完善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每个大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不尽相同。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善于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交际中,积极寻找各种机会运用所学语言。不成功者只停留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不愿意用所学语言来交际。究其原因,除了遗传因素、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差异外,认知方式差异也是导致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英语语言的差异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用个人访谈法及简单抽样的方式对身边13—18岁青少年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青少年的道德两难案例和道德抉择分析,来论述生活中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是否与科尔伯格理论中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相一致,以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我国中学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认知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我们将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动初期、新兴发展期、后续发展期。认知社会语言学已历经萌动初期,目前尚处于新兴发展期,亟待长远发展。我们与国内外不少学者的观点一致,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具有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相融合的创新价值,值得支持与推进。我们期望通过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发展的概述和思考,推动更多学者关注语言、认知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深入开展不同主题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更真实地揭示语言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卓识 《现代交际》2013,(10):23-25
本文从概念化对英语“good”和汉字“好”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在认知角度上是有共性的,但因认知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0名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受灾儿童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可行性的心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差异,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上平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存在显著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某高校中留守经历长达3年及其以上的688名大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开展生命意义感与复原力关系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留守大学生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复原力各因子密切相关,在不同心理复原力组间差异显著,而寻求生命意义感均不显著;在心理复原力各维度中,只有问题解决对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寻找生命意义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知差异是不同社会文化的外在表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多样化的反映。认知差异在高速列车造型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是对处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差异、环境差异、个体差异及情感因素、认知能力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0.
刘影 《职业时空》2009,5(12):171-172
网络课程的呈现方式及学生认知风格均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已有研究表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文本、视频这两种最基本的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索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内容的呈现方式与网络课程性质的相关性。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