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善组织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公信力则是每个慈善组织的生命力。提升公信力不仅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而且是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标准,文章分析了造成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并就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亚楠 《社会工作》2011,(24):61-64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慈善的质疑和热议,将中国慈善推向了风口浪尖。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中国慈善面临公众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数量少、筹款能力弱、公信力较低,慈善立法滞后三大问题。未来中国慈善发展应提高全民慈善意识,积极构建慈善网络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郭亚楠 《社会工作》2011,(12):61-64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慈善的质疑和热议,将中国慈善推向了风口浪尖。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中国慈善面临公众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数量少、筹款能力弱、公信力较低,慈善立法滞后三大问题。未来中国慈善发展应提高全民慈善意识,积极构建慈善网络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6.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组织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公信力则是每个慈善组织的生命力。提升公信力不仅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而且是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标准,文章分析了造成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并就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郭美美事件”使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人们捐助意愿普遍下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一事件有其自身的认识.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慈善捐赠活动有一定的兴趣与参与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捐赠信息来源单一、捐赠主动性不够强等.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和慈善组织两方面因素,因此改善大学生对于捐助活动的认知更需要从...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慈善事业该如何成长?除了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慈善法律制度和提高全民慈善意识之外,民间慈善组织自身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也是需要迫切改善的。一个内部治理结构良善的民间慈善组织会赢得更高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11):98-102
公益慈善捐赠是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其踊跃与否决定一个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公众牺牲财物支持慈善事业的内动力是慈善捐赠行为能够增加其效用。鼓励民办慈善组织发展促进公平竞争、强化慈善组织公信力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建立寓监管于服务的伙伴关系能够降低公众慈善捐赠交易成本,提高慈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慈善捐赠者效用,激发社会公众踊跃捐赠,应成为政府完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监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慈善组织建设不够规范、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其相应的对策应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