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说“势”     
杨国荣 《文史哲》2012,(4):83-91
"势"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又可以视为包含普遍理论内涵的哲学范畴。作为具有普遍内涵的哲学范畴,"势"与人的行动以及实践过程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本体论上,"势"呈现为包含多重向度的存在形态,以人的行动和实践为视域,"势"则可以理解为人的行动和实践活动由以展开的综合背景或条件。从中国思想的历史演进看,对"势"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此后这方面的讨论绵延不断。不同的学派、人物从各个侧面对"势"的内涵作了诠释,这些阐发与诠释为我们从更普遍的层面把握"势"在行动中的意义,提供了历史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可能世界”具有本体论地位的缺陷导致“可能世界”不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思想。逻辑学家都是从技术层面论证后者 ,还没有重视从哲学层面加以阐释。通过区分“逻辑必然”和“现实必然”提出 :本体世界是可能世界的根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哲学研究中被悬置掉的马克思哲学视域的讨论。应当重新在学界深入讨论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以事物自身规定为指向的认知、以确认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内容的评价、以引导人的观念活动和实践活动为旨趣的规范,构成了人类认识的相关方面,认识的具体形态,体现于认知、评价、规范的统一。认知固然离不开感性材料与概念形式,但二者本身又有其现实之源;以所知和能知的互动为背景,认知过程同时涉及本体论或形而上的前提。评价过程所关涉的认识一方面以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自身的规定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以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认同合理的价值原则为条件。认识的规范性之维则以实然、必然与当然的把握为所以可能的条件。广义认识论视域中认知、评价和规范的相互关联,同时为说明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彼此沟通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5.
何为意义——论意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源于成己与成物过程。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为具体的历史内容,成己与成物首先涉及对世界与人自身的理解。无论是成就自我(成己),抑或成就世界(成物),都以把握真实的存在为前提。从知其实然的层面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被理解或具有可理解性。成就自我(成己)与成就世界(成物)不仅表现为对实然的把握,而且也展开为一个按人的目的和理想变革世界、变革自我的过程。以目的为关注之点,存在的意义也相应地呈现价值的内涵:从成己与成物的目的性之维看,有意义就在于有价值。以理解之维与价值之维为具体内容,意义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在理解这一层面,意义首先与广义符号相联系,并以符号的涵义为其存在形态,而理性原理或理由律则为意义的生成提供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根据;在价值的层面,意义则内在于人化的存在之中,并以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和现实形态的意义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意义的以上二重内涵在实践的历史展开中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6.
大乘中观学派的本体论是以“法性空”为核心观念展开的,而基督教则对“存在”这一概念做出了种种形而上学的规定与论证。比较这两种关于“存在”本性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观学派与基督教都认为世界乃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同时都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普遍性原则,并且都为信仰确立了真实的对象。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中观学派否认本体实有,强调世界“空”性。基督教则一般认为作为事物基础的“存在”表征着普遍必然的实在本质。  相似文献   

7.
孙亮 《东岳论丛》2008,29(1):129-133
本体论的内在涵义与实践本体论相悖,实践只是一种"活动关系"。实践在唯物史观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不意味着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一种世界观。感性世界之外的自在世界对于人类来讲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自在世界对于人来讲是"无"是错误的。物质本体论比实践本体论更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国家权力在社区的纵向深入使得国家和社会这两种力量交织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制约着社区的良性发展。社区建设需要回归到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宏观层面的"国家-社会"关系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到社区的各类行动者身上。在社区建设中,党组织、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是主要行动者,通过行动者的具体行动过程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在社区层面的互补与镶嵌,并达致"国家-社会"的良性互动。理论构想得到了杭州市XY街道社区建设实践的经验检视。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哲学语境中,"本"即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之"本"既是本体论意义之"本",也是历史观意义和价值论意义之"本".现实的人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根据."以人为本"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关键和科学处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梅 《东岳论丛》2019,40(9):71-80
鲁迅始终抱有"人之父"的启蒙心态和坚持"睁了眼"看取人生的启蒙立场,他对视觉机制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感官层面,还有"看"背后复杂的隐喻机制和权力运作。鲁迅围绕儿童展开的视觉文化实践最终指向"救救孩子"。鲁迅对儿童的视觉启蒙是通过相互联结的三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确立儿童视觉启蒙的合法性;第二步是去蔽,通过破除对儿童实施的"瞒和骗",使事物从"不可见"到"可见",同时警惕"看"背后的权力运作和欲望机制;第三步建构美好的"儿童相",活泼健康的"儿童相"的最终达成也是"救救孩子"思想命题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过程的科学向度与人文之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与人文的分化和对峙,不仅导致了文化的冲突,而且也引发了存在的分裂。而现代化过程的本性则要求科学与人文从分离走向统一,这既是广义的文化整合,又意味着回归具体的存在方式。科学与人文的分野,内在地蕴含着不同意义上的理性追求。从终极的层面上看,理性化的真正内涵应当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这既指知情意的相互协调,也包括知识与智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只能展开于变革外部对象与提升自我境界、人的存在与对象世界彼此互动、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历史实践之中。构成化解科学与人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紧张关系的历史前提和本体论基础应是马克思曾指出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将是一门科学,即科学的世界图景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西方形而上学在其产生的初端就蕴含着形而上学本身的旨趣、规定与功能,形而上学作为高端的本体论理论顶点本质上面对着神性的纯粹至上的对象,但仍然隐含着对在世处境与境遇的表达以及对实践功能的间接回应。形而上学尽管高耸入云,实质上却是以抽象的方式迂回地说明了其在世和实践的重大问题。而且形而上学的历史也证明了形而上学有其与在世相互关联、与实践相互翻转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形而上学的在世规定与实践功能问题上提出的变革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然之则 ,方法既以现实之道为根据 ,又规范现实本身。从形而上的维度看 ,思维的秩序、行动的秩序、存在的秩序相即而非相离 ,这种相关性在本体论的层面体现了方法、实践、存在之间的深沉联系。以理解为形式 ,通过世界的敞开与自我的去蔽 ,方法在切入存在的过程中 ,又进一步融入人自身之“在”。存在与方法的如上关系在沟通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的同时 ,也具体地展示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人”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人"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人"理论批判,而且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超越,即对发展新的经济学科、推动新的经济模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生态人"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把征服自然作为主要生产能力内容的研究目标,转变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在创立新的经济学学科方面提供了帮助,推动其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产的关键问题,较为全面、协调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其实践意义上看,"生态人"理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满足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形式,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具有五大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自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力量博弈互动的必然结果;从理论逻辑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必然结论;从现实逻辑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直面当前中国问题和矛盾的必然要求;从价值逻辑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必然途径;从战略思维逻辑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全局和谋定长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对立,并且导致了葛兰西时代革命实践中宿命论与机会主义的对立。本文通过讨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立足于葛兰西对必然性的独特理解,试图以葛兰西的视角来审视"改变世界如何可能"的问题。葛兰西通过对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假定……"逻辑的重新解读阐发出一种保持了偶然性维度的必然性,从而给予改变世界以现实的可能性。葛兰西的必然性符合人构造历史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历史的必然性由人的行动所诠释,而人的行动仅仅是一种趋向,其中充满了可变因素。但在行动过程中,这些可变因素"被假定"为必然性的构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正是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恢复这种必然性的"假定"的前提而同时保持了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贺昌盛  吴晓玲 《东岳论丛》2019,40(4):106-112
文学是人类的心灵呈现出来的其所感知的世界的样态,小说的书写则是对于现代世界的一种特定的"心灵赋形"活动。基于中国"城/乡"结构形态的特殊性,汉语的现代小说在空间维度上主要呈现为"移植性"摹仿的都市叙事形态与融入自然的乡土叙事形态两相并置的形式样态,"乡土"小说叙事是现代中国文学贡献于世界文学的最富有独特意义的"空间形式"范本。但在"心灵-世界-形式"的一般结构模型中,现代中国小说还远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程度,中国文学自身的创造性活力仍然有待于更深层面的激发。  相似文献   

18.
李嘉美 《理论界》2010,(3):105-106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强调世界是物质的,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人与外部世界作用的重要环节。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一样,是强烈反对传统哲学家仅在先验层面上纯思辨地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而将社会的现实和实践完全排除在自己的对象范围之外,因此,哈贝马斯要重建"实践理性",发掘"实践"大于"理论"的优先性,并面向生活世界,使后形而上学在现实社会获得存在意义和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实践理性:基于广义视域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理性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实践理性以如何使存在合乎人的理想及人的合理需要为关切之点。在形式的层面,实践理性主要表现为正当性原则,其内涵在于合乎一定的价值原则或实践规范。在实质的层面,实践理性则表现为向善原则,其要义在于行动或实践过程合乎行动主体或实践主体的合理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同时意味着价值(善)在实质意义上的实现。行动与实践过程同时涉及手段与方式。就行动和实践过程中的手段、方式而言,实践理性又具体展开为有效原则,其内在的要求在于合乎实然(事实)与必然(存在的法则)。正当原则与向善原则主要从价值的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体现了理性与实践的关系,有效原则更多地从手段、方式、程序上展示了理性的实践形态。在以上视域中,行动和实践的理性品格,主要便表现为行动和实践过程本身合乎社会规范、体现合理需要、依乎存在法则。以求其善为总的指向,正当原则、向善原则、有效原则彼此相关,从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正当与善的交融、目的与方式的互动等方面展示了实践理性的具体内涵,并实际地统摄、引导着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0.
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位一体”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唯物主义哲学,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精神与物质关系主要理解为本体与属性的关系,二是将其理解为实践关系。前者只能得到自然唯物主义,而后者则必然地得到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作为内部地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突破口,由此,必然把整个世界历史理解为“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必然内在地导致物质本体论、认识—改造论与历史观的“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人的批判性与建设性实践活动和人在实践中的发展,是贯通整个体系的主线。由此而导致一系列极其深刻、丰富而“管用”的理论结果,构成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