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理论界》2017,(6)
崇高精神作为主流精神价值的提升与升华,对社会和个体的价值观念有巨大的引领作用。面对当前社会"解构崇高"、"消解价值"、消费历史的泛娱乐化倾向,崇高精神价值的传承和弘扬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困境。厘清历史虚无主义对崇高价值的消解,超验价值在大众文化样式下的隐退,媒介文化调侃英雄的泛娱乐化倾向,个人道德取向去崇高化的深刻根源,对于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历史观教育,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建构能力,坚守媒介文化的正确价值导向,使崇高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模式,实现崇高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其实存在着两种话语指向.一个话语指向是,大众文化因为与商品经济的物化逻辑合谋而对真理实施着遮蔽的策略;另一个话语指向是,大众文化又因其感性化的存在状态而为建构某种新的反科技理性维度的人性秩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英雄的退却与文学的迷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圣刚 《江汉论坛》2007,(8):138-140
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缘化和迷失的原因在于英雄从文学中退却、文学自身的沉沦.渴望英雄、崇尚英雄乃人类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人类的生存状态既有平庸、琐碎,也有伟大、崇高,但人类总是渴望伟大和崇高.英雄主义对文学具有不可缺少的价值和魅力.大凡名著之所以不朽,最根本的就是表现了人类伟大的人性、伟大的历史,具有史诗的价值.因此,作家回归崇高,英雄回归文学是当代文学崛起、重铸辉煌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李新 《东岳论丛》2003,24(6):102-105
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了世俗的上海。世俗的日常生活在张爱玲小说里是享乐主义的,在王安忆小说里是有历史感的。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张爱玲直指人生的虚无,是反英雄的,王安忆则写出人性的温暖和人性的希望,小人物也有英雄性格。她们的小说的人物命运都以悲剧结束,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感来自乱世以及由此产生的她对人性及人生的虚无绝望,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感来自她以积极的理性对耽于日常生活的人物命运进行关照,更多的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5.
仲浩群 《船山学刊》2007,(2):159-161
阿朱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悲壮的,也是崇高的,她对萧峰的感情既有对英雄的仰慕与痴爱,同时,又隐隐流露出对于父爱的潜意识渴望。对阿朱来说,爱情重于生命,其放弃生命之举像是经历痛苦思索后对爱情做出的伟大奉献。  相似文献   

6.
陈莉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83-185
大众传媒是制造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最主要手段。而大众传媒 ,尤其是日渐繁荣的电子媒介是当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属性因此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科技属性使大众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表征 ,因而要受到人文属性的约束 ,同时对大众文化进行的人文提升又不能脱离科技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研究在当下陷入困境 ,如何提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与现代哲学 ,又不同于后现代哲学的新理路是人性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将人性界说为人作为实体所杂有的诸属性之整体。这些属性间 ,有的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同质性 ;有的不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异质性。实存于特定个人身上的全部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同质性 ;分属不同实体的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异质性。忽视了逻辑异质性 ,以为只靠某一特定的逻辑化理论体系就能把握人性的整体 ,进而造就新的人性 ,这是传统和现代人性理论的僭妄之处。后现代式的人性见解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人性的逻辑异质性基础上 ,寻求逻辑化的理论智慧与基于实存同质性的生存智慧或实践智慧的互补 ,或许是走出困境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大众文化成为最为典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在市民土壤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模式,娱乐性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当代丑文化逐渐告别传统的精英姿态,它在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发生了新变.传统丑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崇高化、精神性的品性,在当代丑文化那里逐渐让位给复制性、滑稽化和生物性的内容.当代大众借由丑的刺激实现对焦虑、空虚的发泄,并由此得以暂时摆脱现实,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身体对话.  相似文献   

9.
香港作家李碧华,立足于香港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舞台通过自己对欲望的体认以爱情为切入点对人性进行书写,展现了被欲望扭曲后的人性面貌,批判了欲望狂欢下人性的丑陋。小说以丰富的质感和强力的当下意识对历史故事进行重新叙述,她的作品化约了香港文化的自由主义和反"崇高"精神,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0.
欧阳子的小说被认为全方位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思想观念和小说技巧,由于和台湾社会本土文化貌似断裂性关系,而历遭评论界的非议和责难.爱情和婚姻是欧阳子的主要书写场域,她以叛逆性的笔触大胆写出真实人性下的女性生存,展现了60年代台湾新女性欲望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性理论是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和主体根据。马克思认为人性实质上是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个体属性与类属性即社会属性的二元统一。人性既具有具体性、自由性,又具有历史性,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形成了马克思人性观的特质:超越对人的抽象理解,现实地把握人性;超越对人的前定理解,历史地把握人性;超越对人的片面理解,全面地把握人性。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主人公狂放不羁的深沉的爱与强烈的恨展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艾米莉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性格,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群活灵活现的人物.描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歌颂了人类最崇高的爱情与人性.在众多人物当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性格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作为一个英雄的话语,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求和平发展与统一安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透露了突出的求生意识、帝王崇拜情结与法西斯强权逻辑等暧昧不明的意识形态内容,可谓是一个崇高与崇高暧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反传统反理性的旗帜下,把“丑”作为美学的重要范畴。在形象塑造上,出现“非英雄化”的倾向。他们既非英雄,亦非坏蛋。他们因失去自我而感到痛苦,但又缺乏勇气和力量反抗日益异化的现实,因而否定人生的价值,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非英雄化”的倾向,反映了西方文学审美意识和审美视角的深刻变化:从传统文学强调表现崇高、激情的原则转向对猥琐灵魂的揭示;从刻意塑造完美理想人物转向热衷于非英雄化形象的刻划;从注重真善美的追求转向对假、恶、丑的挖掘和揭露。  相似文献   

15.
刘同般 《兰州学刊》2011,(12):181-183
刘震云在新世纪以前的小说创作,主要对"左"倾政治挟持下的"英雄情结"进行消解,但是又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种"英雄情结"。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柔"性挣扎,"韧"性突围。对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意识进行历史与现实交融性描写。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写出了人性中的劣根和劣根中的善良,但表现历史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互相融会贯通,还有一段距离,也是他在新世纪需要完成的终极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赵建常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44-147
阿斯塔菲耶夫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战争小说以其独特的人性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将战争中的爱情作为自己描写的中心,揭示战争对人类感情的扼杀;他用自己的话写出士兵眼中的战争真实,揭示人在战争中的困顿和无奈、人性在战争中的失落和扭曲;他摈弃了狭隘的战争观和民族观,从国际主义的宏阔视野出发,立足于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大声说出对和平与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离开了水泊梁山,走进世情小说<金瓶梅>中,便销蚀了豪迈的气质,而被赋予了常人的属性.原因是中国长篇小说在经历了神异化、传奇化、历史化的过程以后,作家们的创作视角转向了世俗和人间,开始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本能的观照和剖析--是作家审美视角的转换,带来了英雄豪侠的褪色和变质.  相似文献   

18.
欧阳子的小说被认为全方位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思想观念和小说技巧,由于和台湾社会本土文化貌似断裂性关系,而历遭评论界的非议和责难。爱情和婚姻是欧阳子的主要书写场域,她以叛逆性的笔触大胆写出真实人性下的女性生存,展现了60年代台湾新女性欲望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所有现实的学科的建立、发展都以其明确或不明确的人性假设基础出发,管理学作为社会学科中发展迅速、影响积极的显学,它与人性及其假设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管理思想发展中,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实践属性相对应,形成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及现实人假设.这些假设又成为管理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由此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由单一到丰富的理论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周前程 《江汉论坛》2008,1(5):57-60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在人性发展史上,思想家们往往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或理智属性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人性.而马克思的人性观则是总体人性观或系统人性观.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马克思认为人性是"本己"的,从人性的具体表现而言,人的本己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因而人性是一个有多种属性组成的复杂系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具体、历史的特点.总体性是马克思人性观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