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舟曲藏语语音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儿化韵尾出现的频率比已知所有藏语方言都高。尤其是拱坝乡勒卧村的语音,是目前发现的藏语语音演变史上儿化韵尾现象发生和演变的最为典型的案例。儿化韵尾在舟曲藏语中形成的原因与语言内在演变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语音的先天性基础和后期语音演变中的特殊细节是藏语儿化韵尾形成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非常丰富,汉语拟声词有AA、AB、AABB、A里BC、ABCD形式,藏语则有AA、AB、ABB、AABB、ABAB、A'BAB等形式。经比较分析,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和语音造词手段极为相似,而衍生方式不同,词形上都存在一词多形现象,在造词功能、音节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特征都有别于其他语系语言。  相似文献   

3.
方言存在异读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歙县许村方言[1]的实际情况看,其异读情况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白异读,二是元音内部屈折变化,三是变调,四是在语音发展中产生的合音现象.而音变则是在语流中由于音节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许村方言看,主要是清入与平、上、去三声结合而产生的变化.严格意义上说,它不属于异读,是与异读有本质区别的语音变化形式.对于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对于揭示方言语音与中古音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方言语音内部元音的屈折变化的研究,对于中古汉语是否存在形态变化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藏语康方言和彝语北部方言为例,根据“声近义同”和“声义同源”的原则,对2400多个基本词进行了考释。经比较研究,同源词占12%。同时对藏语和彝语的语音作了比较,考释藏彝语语音演变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天峻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最东部的一个藏族牧业县。这里的藏族同胞所操的藏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只打算对该土语中的元音和韵母作一粗浅的分析。 较早期的藏语有较早期藏语的语音系统,现代藏语有现代藏语的语音系统,其中的方言土  相似文献   

6.
藏语(拉萨话)中的结构助词主要有?(?或?),?(?或?),?(?),?等,其主要功能是表示名词、代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句子结构重要而明显的标志。 藏语同一个结构助词有的有两种语音形式,一种是自成音节的,如?[ki?]?[ki?]?[la?],一种是不自成音节的,由词或短语的末一个音节发生相应的语音变化,如a变ε、o  相似文献   

7.
同形异义词,是指语音形式和汉字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并不一样的几个词.不同方言之间也会有语词的同形异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地区走着不尽相同的道路,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下同方言在造词时的形式上的偶合.对不同方言同形异义现象的研究,是方言区际的横向联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把这种研究搁在某一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来进行,则还会有利于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避免用普通话语音误讲方言词语,从而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壮语南部方言区的人学习使用汉语易形成“壮(南)汉语”,受母语影响,“壮(南)汉语”在词汇上有不少的失误。主要表现为:直接把南壮方言的语音形式或相应语音形式稍作修改后运用到话语交际中;书写形式相同的词语在南壮方言和现代汉语中词义大小不一致,造成壮(南)汉双语者的误用;将南壮方言的同音同语误用到汉语中;现代汉语习惯使用双音节词,而南壮方言中相应的词则常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从而造成误用;行为他动词与行为自动词的误用;表达被动状态的动词与表达主动状态的动词的误用;不同搭配习惯的误用;语气助词的借用和量词的误用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多藏语方言诸土语群的不同语音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语音层。在这三个语音层中,辅音由繁到简或彻底消失,复合元音由少变多,声调从不区别词义到区别词义,是白马藏语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白马藏语语音特点的综合分析,得知其已基本失去第一语音层的特征而接近康藏方言,说明白马藏语是安多和康藏方言之间的一种藏语次方言。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原因外,经济、宗教、历史等社会因素对语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苗瑶语辅音前缀的音节化和实词化及其变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瑶语的原始前缀的语音形式是单辅音,后来逐渐音节化。由于在各语言、方言中“音节化”的时间前后不同,因而造成苗瑶语前缀的语音不很对应。有些方言的辅音前缀在音节化过程中,由于所形成的音节与已经存在的某些实词相近而在意义上向这个实词靠拢即“实词化”,给人一种“前缀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假象。本文讨论苗瑶语辅音前缀音节化和实词化在现代各语言和方言中的反映和这些前缀的变体。所拟辅音的语音形式仅是为行文方便。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昔阳县方言的儿化现象从语音特征、范围和形式、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研究。昔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在语音上都是"儿"与前一音节紧密结合,共存于一个音节中。由于有儿化的作用,前一音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有在音节尾加一个卷舌动作,更多情况下音节会发生变化:阴声韵主要元音央化;阳声韵脱落后鼻韵尾,主要元音鼻化;入声韵脱落喉塞尾,主要元音央化;更有韵头脱落或者发生改变而导致声母也发生变化。儿化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词类很丰富。在同一词类内部,儿化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名词的儿化;"儿化"强大的构词功能使得昔阳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开口一等韵字读齐齿呼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地理分布、声类分布、韵类分布进行细致的考察,认为:开口一等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读齐齿呼现象与韵母主元音、声母的发音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这是受一定语音条件制约而产生的具有规律性语音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原始汉藏语的音节结构和构词类型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承认原始汉藏语构词类型中存在单音节→双音节和双音节→单音节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不能武断地认为原始汉藏语的构词类型是以双音节单纯词为主的。文章从3个方面对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和构词类型进行了探讨。第一,汉藏语中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由单音节词按一定的模式演变而来,证明了单音节词的原生性;第二,汉字作为文字具有固定的单音节的读音,不能任意地读为双音节词;第三,必须区分词中的语法成分和非语法成分,不能把带有语法化成分的双音节词看成单纯词。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0.1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由于演变分化而形成的变体。按照方言层次的分析,各个方言还可分成若干个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又可分若干土语。我们国内通常把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是从古代藏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现代藏语的地方变体。方言内部尽管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和发展情况,并和其他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但都是从同一语言发展而来的。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方言内部土语之间呈现出种种差异;由于语音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安多方言分布地区广阔,人口有一百多万,方言内部差别不大,都能相互通话,然而在语音上也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16.
藏语和汉语是亲属语言,它们在历史的音变中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经过将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与这两种语言方言的结合考察,反映出语言的比较研究应重视方言资源的发掘,因为语言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既要考虑不同的时空条件,又要从系统内部相互间的联系、制约和影响因素来分析,从而才能探索出语音发展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种"音义合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语音的变化,本来不同音的两个词变得音同或音近了,这两个词的本来不同的意义也因而合并了。或者相反,由于两个词的意义合并了,其中一个词就抛弃了旧有的音,而变得跟另一个词同音了。文中从古今词汇发展、方言和共同语的分歧等角度列举一批音义合并的例子,意在指明这种词汇演变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联绵词与单音节词有音近义同的现象,如"窟隆"和"孔","葫芦"和"瓠","辗转"和"展".这是语言现象,但不能排除文字现象的可能性,即单个书写形式跟两个音节对应.上古文献中文字跟语言不对应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提示书面语以单字形式记录双音节词的可能性.除了联绵词单字形式的事实,一字的两读正好构成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奇特现象也暗示联绵词的单字记录形式,并透露出部分联绵词来源于复辅音声母的迹象.这对认识双音节词的演变以及早期汉字的性质,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就探讨古藏语语音面貌而论,藏语书面语(或文语)形式大部分完全有资格代替普通的早期藏语形式(Common earily Tibetan)。因此在藏语语音史和建立古藏语形式中最重要的问题将是把书面藏语形式看做代表普通的早期藏语的语音形式。而另一方面,关于古藏语形态学的重建(reconstruction),这是不可能单单籍助于书面藏语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的简化,尤其是声调的简化,备受语言学界关注。宁夏方言有四声调、三声调、两声调三种形式,从历时角度看,语音的简化有可能是受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影响,但从共时层面看,语言自身发展演变才是导致调类简化的主要因素。结合语音实验可知,调形、调值的接近是四声调方言合并为三声调或两声调方言的重要因素。同时,在语言交流中,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式微,词调、重叠式或重叠加词缀的构词方式进一步减弱单字调的别义功能,即语流中音节长度的增加与单字调辨义功能呈反比。无论是调形调值的影响,还是多音节词的作用,宁夏方言都在朝着调类简化的方向发展。宁夏方言声调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声调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